卷第二百二儒行(怜才高逸)(6/6)
座山。他穿短褂,腰扎绦带,独自烧香习禅。或一年,或半载,才跟妻子草草地见上一面。陈琡在任幕僚期间,只有流沟寺的长老跟他有来往。他也是穿着短褂跟长老见面。这期间,陈琡自述檀经三卷,现在还珍藏着呢。临走时,陈琡留一章经卷给长老,说:"行走时如独轮的车,经常畏惧道路倾覆。不动时如圆底的器具,经常害怕别的物件触碰它。动与不动都如此担惊受怕,怎么能不尽早远离俗世呢。"唐僖宗乾符年间,陈琡的弟弟陈琏又去辅佐薛能在徐州做幕僚。陈琡从丹阳撑着小船到彭门去看弟弟。薛能敬重他的为人,请他入城小住。陈琡坚决拒绝,说:"我已立过誓,不踏入公门啊。"薛能就带船前往彭门拜访陈琡。两人谈话投机,谈了整整一天,到了晚上才返回。陈琡这个人哪,他的孤介和怪僻就是如此。
孔拯
孔拯侍郎为遗补时,尝朝回值雨,而无雨备,乃于人家檐庑下避之。过食时,雨益甚,其家乃延入厅事。有一叟出迎甚恭,备酒馔亦甚丰洁,公侯家不若也。拯惭谢之,且假雨具。叟曰:"某闲居,不预人事。寒暑风雨,未尝冒也。置此欲安施乎?"令于他处假借以奉之。拯退而嗟叹,若忘宦情。语人曰:"斯大隐者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侍郎孔拯为遗补时,有一次上朝回家遇雨,没有雨具,在一家房檐下避雨。到吃饭时,雨下的越来越大了。这家人将他请到客厅里,走出一位老者恭恭敬敬地迎候他,并送来丰盛洁净的酒菜让他吃,大概王公大臣家的酒菜也不一定有这丰盛。孔拯不好意思地表示谢意,并向老人借雨具一用。老人说:"我闲居这儿,不参与世上的事情,寒暑风雨我都不出去,准备雨具干什么呢?"就叫人到别家去借来雨具给他。孔拯离开这家人家,感慨得似乎忘却了自己是个官员。对人说:"我避雨遇到的这位老人,一定是位大隐者啊!"
孔拯
孔拯侍郎为遗补时,尝朝回值雨,而无雨备,乃于人家檐庑下避之。过食时,雨益甚,其家乃延入厅事。有一叟出迎甚恭,备酒馔亦甚丰洁,公侯家不若也。拯惭谢之,且假雨具。叟曰:"某闲居,不预人事。寒暑风雨,未尝冒也。置此欲安施乎?"令于他处假借以奉之。拯退而嗟叹,若忘宦情。语人曰:"斯大隐者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侍郎孔拯为遗补时,有一次上朝回家遇雨,没有雨具,在一家房檐下避雨。到吃饭时,雨下的越来越大了。这家人将他请到客厅里,走出一位老者恭恭敬敬地迎候他,并送来丰盛洁净的酒菜让他吃,大概王公大臣家的酒菜也不一定有这丰盛。孔拯不好意思地表示谢意,并向老人借雨具一用。老人说:"我闲居这儿,不参与世上的事情,寒暑风雨我都不出去,准备雨具干什么呢?"就叫人到别家去借来雨具给他。孔拯离开这家人家,感慨得似乎忘却了自己是个官员。对人说:"我避雨遇到的这位老人,一定是位大隐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