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九知人一(2/7)
文王问武陔说:"陈泰同他的父亲司空相比较怎样?"武陔说:"渊博典雅,能以天下的声威和教化为己任这方面,不如他父亲,精明干练,处理事物,比他父亲强。"
裴頠
冀州刺史杨淮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淮与裴頠、乐广友善,遣见之。頠性弘放,爱乔之有风韵。谓淮曰:"乔当及卿,髦小减也。"广性清淳,爱髦之有神检,谓淮曰:"乔自及卿,然髦尤精出。"淮笑曰:我二儿之优劣,乃裴、乐之优劣也。"论者评之,以为乔虽高韵而无检局,乐言为得。然并为后之双隽。(出《世说》)
【译文】
冀州刺史杨淮有两个儿子,杨乔和杨髦,都是在很幼小的时候就具有一定的才干。杨淮和裴頠、乐广的关系很好,他叫两个儿子来拜见他俩。裴頠性格豪放,喜欢杨乔有风度气质。他对杨淮说:"杨乔将来能赶上你,杨髦稍差一点。"乐广性格高洁淳朴,喜爱杨髦的聪明检点。他对杨淮说:"杨乔能赶上你,但是杨髦更为出色。"杨淮笑着说:"我两个儿子的优点和缺点,就是裴頠和乐广的优点和缺点。"有人评论说:"杨乔虽然风度韵致好,但是缺少约束检点,还是乐广的说法比较准确。然而两个孩子都很出色,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对杰出的人才。"
匈奴使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怀远国,使崔季圭代当之,自捉刀立床头。事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使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英雄也。"王闻之,驰杀此使。(出《商芸小说》)
【译文】
魏武王将要会见匈奴的使者,但他认为自己的形象丑陋,不足以给边远的国家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便叫崔季圭来代替,自己在旁边持刀侍立。会见结束了,他派使者问匈奴的使者:"魏王怎么样?"使者说:"魏王的形象非常好,然而他身旁的助手才是个真正的英雄呢!"魏王听了,派人骑马追上这个使者,将他杀了。
恒温
晋殷浩既废,桓温语诸人曰:"少时与之共骑竹马,我弃去已,浩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出《世说新书》)
【译文】
东晋的殷浩被废为平民,桓温对众人说:"小的时候我和他一同骑竹马玩耍,我抛弃的东西,殷浩总是拾起来,所以他赶不上我。"
谢鲲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出《世说新书》)
【译文】
明帝问谢鲲:"你自己说说同庾亮相比较怎么样?"谢鲲回答说:"规规矩矩地上朝当官,作为百官的样板,我不如庾亮。要讲胸中的真才实学,我自己认为超过他。"
唐太宗
贞观五年。上谓长孙无忌等曰:"朕闻主贤则臣直。人固不自知,公宜论朕得失。"无忌曰:"陛下武功文德,跨绝古今,发号施令,事皆利物。臣顺之不暇,实不见陛下有愆失。"上曰:"朕欲闻己过,公乃妄相谀悦。今面谈公等得失,以为鉴诫。言之者可以无过,闻之者足以自改。因曰,无忌善于筹算,应对敏速。求之古人,亦当无比。兵机政术,或恐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聪悟,临难不改节,为官亦无朋党。所少者骨鲠规谏耳。唐俭言辞俊利,善和解人,酒杯流行,发言启齿。事朕三载,遂无一言论国家得失。杨师道性纯善,自无愆过,而情实怯懦,未甚更事,急缓不可得力。岑文木性道敦厚,文章所长,持论恒据经远,自不负于理。刘洎性最坚贞,言多利益,然其意尚,然诺朋友,能自补阙,亦何以尚焉。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所称意。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出《唐会要》)
【译文】
贞观五年,皇帝对长孙无忌等人说:"我听说皇帝英明,大臣才敢于直言。人难以正确评价自己,大家说一说我的优点和缺点。"长孙无忌说:"皇帝的战功和以礼乐教化统治国家的政绩,超过古今所有的帝王。发号施令,作出各项决策,都非常正确有效,我忙于执行,没有空闲的时间,实在没有看见皇帝有什么过失。"皇帝说:"我想要听自己的过错,你这是随便奉承讨好。今天要当面议论大家的优点和缺点,以便今后戒鉴。说的人不论对错都没有关系,听的人应该注意加以改正。"皇帝接着开始评价说:"长孙无忌善于精心谋划,反应迅速,对答如流,就是古人也没有能比得上他的人。但是领兵打仗和治理国家恐怕不是他的长处。高士廉知识丰富,思维敏捷,遇到困难,也不改变自己的立场,做官不搞宗派,所缺少的是不能大胆提出意见。唐俭说话爽快,善解人意,愿意喝酒,敢于讲话,为我服务三年,却没有一句话是议论国家兴亡的大事的。杨师道性格纯朴善良,自然没有过错,然而性格实在怯懦,办不了什么大事,什么时候都不能指望他出力起作用。岑文的本性诚朴宽厚,写文章的长处是善于引经据典,道理论述得明白。刘洎的性格最坚贞,说话大多涉及到利益关系,但是其意图,如果是答应朋友的,他一定想办法办成,也不应该提倡。马周处理事物敏捷,性格很忠诚正直。至于识别评价人物的本领,直爽地说,我比你们都强。褚遂良学问稍好一点,性格也很坚强正直,非常亲近依附于我,就像飞鸟如果靠近人,自然应该爱护。"
李绩
武德初
裴頠
冀州刺史杨淮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淮与裴頠、乐广友善,遣见之。頠性弘放,爱乔之有风韵。谓淮曰:"乔当及卿,髦小减也。"广性清淳,爱髦之有神检,谓淮曰:"乔自及卿,然髦尤精出。"淮笑曰:我二儿之优劣,乃裴、乐之优劣也。"论者评之,以为乔虽高韵而无检局,乐言为得。然并为后之双隽。(出《世说》)
【译文】
冀州刺史杨淮有两个儿子,杨乔和杨髦,都是在很幼小的时候就具有一定的才干。杨淮和裴頠、乐广的关系很好,他叫两个儿子来拜见他俩。裴頠性格豪放,喜欢杨乔有风度气质。他对杨淮说:"杨乔将来能赶上你,杨髦稍差一点。"乐广性格高洁淳朴,喜爱杨髦的聪明检点。他对杨淮说:"杨乔能赶上你,但是杨髦更为出色。"杨淮笑着说:"我两个儿子的优点和缺点,就是裴頠和乐广的优点和缺点。"有人评论说:"杨乔虽然风度韵致好,但是缺少约束检点,还是乐广的说法比较准确。然而两个孩子都很出色,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对杰出的人才。"
匈奴使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怀远国,使崔季圭代当之,自捉刀立床头。事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使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英雄也。"王闻之,驰杀此使。(出《商芸小说》)
【译文】
魏武王将要会见匈奴的使者,但他认为自己的形象丑陋,不足以给边远的国家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便叫崔季圭来代替,自己在旁边持刀侍立。会见结束了,他派使者问匈奴的使者:"魏王怎么样?"使者说:"魏王的形象非常好,然而他身旁的助手才是个真正的英雄呢!"魏王听了,派人骑马追上这个使者,将他杀了。
恒温
晋殷浩既废,桓温语诸人曰:"少时与之共骑竹马,我弃去已,浩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出《世说新书》)
【译文】
东晋的殷浩被废为平民,桓温对众人说:"小的时候我和他一同骑竹马玩耍,我抛弃的东西,殷浩总是拾起来,所以他赶不上我。"
谢鲲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出《世说新书》)
【译文】
明帝问谢鲲:"你自己说说同庾亮相比较怎么样?"谢鲲回答说:"规规矩矩地上朝当官,作为百官的样板,我不如庾亮。要讲胸中的真才实学,我自己认为超过他。"
唐太宗
贞观五年。上谓长孙无忌等曰:"朕闻主贤则臣直。人固不自知,公宜论朕得失。"无忌曰:"陛下武功文德,跨绝古今,发号施令,事皆利物。臣顺之不暇,实不见陛下有愆失。"上曰:"朕欲闻己过,公乃妄相谀悦。今面谈公等得失,以为鉴诫。言之者可以无过,闻之者足以自改。因曰,无忌善于筹算,应对敏速。求之古人,亦当无比。兵机政术,或恐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聪悟,临难不改节,为官亦无朋党。所少者骨鲠规谏耳。唐俭言辞俊利,善和解人,酒杯流行,发言启齿。事朕三载,遂无一言论国家得失。杨师道性纯善,自无愆过,而情实怯懦,未甚更事,急缓不可得力。岑文木性道敦厚,文章所长,持论恒据经远,自不负于理。刘洎性最坚贞,言多利益,然其意尚,然诺朋友,能自补阙,亦何以尚焉。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所称意。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出《唐会要》)
【译文】
贞观五年,皇帝对长孙无忌等人说:"我听说皇帝英明,大臣才敢于直言。人难以正确评价自己,大家说一说我的优点和缺点。"长孙无忌说:"皇帝的战功和以礼乐教化统治国家的政绩,超过古今所有的帝王。发号施令,作出各项决策,都非常正确有效,我忙于执行,没有空闲的时间,实在没有看见皇帝有什么过失。"皇帝说:"我想要听自己的过错,你这是随便奉承讨好。今天要当面议论大家的优点和缺点,以便今后戒鉴。说的人不论对错都没有关系,听的人应该注意加以改正。"皇帝接着开始评价说:"长孙无忌善于精心谋划,反应迅速,对答如流,就是古人也没有能比得上他的人。但是领兵打仗和治理国家恐怕不是他的长处。高士廉知识丰富,思维敏捷,遇到困难,也不改变自己的立场,做官不搞宗派,所缺少的是不能大胆提出意见。唐俭说话爽快,善解人意,愿意喝酒,敢于讲话,为我服务三年,却没有一句话是议论国家兴亡的大事的。杨师道性格纯朴善良,自然没有过错,然而性格实在怯懦,办不了什么大事,什么时候都不能指望他出力起作用。岑文的本性诚朴宽厚,写文章的长处是善于引经据典,道理论述得明白。刘洎的性格最坚贞,说话大多涉及到利益关系,但是其意图,如果是答应朋友的,他一定想办法办成,也不应该提倡。马周处理事物敏捷,性格很忠诚正直。至于识别评价人物的本领,直爽地说,我比你们都强。褚遂良学问稍好一点,性格也很坚强正直,非常亲近依附于我,就像飞鸟如果靠近人,自然应该爱护。"
李绩
武德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