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二感应二(2/5)
,人尽死,文本没有水中,闻有人言:“但念佛,必不死也。”如是三言之。既而随波涌出,已着北岸,遂免死。后于江陵设斋,僧徒集其家。有一客僧独后去,谓文本曰:“天下方乱,君幸不预其灾,终逢太平,致富贵也。”言讫,趋出外不见。既而文本就斋,于自食碗中得舍利二枚。后果如其言。(出《法苑珠林》)
【译文】
唐朝中书令岑文本是江陵人,他从小信奉佛教,经常念诵佛经法华经普门品。曾经有一次他坐船在一条大江之中,船坏了,乘船的人都淹死了。他也沉到了水中,在水里听到有人说:“只要是念佛,必然不会死。”连续说了三遍,随即他随着波浪涌出水面,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北岸,免除了死亡的灾难。后来他在江陵准备了很多斋饭,和尚们都集结到他们家吃饭,一个和尚单独等到最后才走,临走时对他说:“天下正处在混乱之中,你幸运得没有遭受灾难,一定能够赶上太平时节,最后发财致富。”说完话走出门外就不见了,岑文本送走和尚也开始吃斋饭,从饭碗里得到了两枚佛宝。“舍利子”,后来他的命运果然同和尚所说的一样。
郑鲜
唐郑鲜字道子,善相法,自知命短,念无以可延。梦见沙门问之:“须延命耶?可大斋日,放生念善,持斋奉戒,可以延龄得福。”鲜因奉法,遂获长年。(出《宣验记》)
【译文】
唐朝有个人名叫郑鲜,字叫道子。他善于通过观察人的相貌来推测别人的命运。他知道自己的寿命短,但没有办法可以延长。有一天,他在梦中问和尚如何才能延长寿命?和尚对他说:“如果想要延长寿命,可以选定日期做很多的斋饭给和尚们吃;还应该将人们饲养或抓获的动物放回大自然,还给它们生活的道路;还必须吃斋并遵守佛教的戒律,这样就可以延长寿命并得到幸福。郑鲜按照和尚所说的去做,于是得到了长寿。
张楚金
唐则天朝,刑部尚书张楚金为酷吏周兴构陷。将刑,乃仰叹曰:“皇天后土,岂不察忠孝乎?奈何以无辜获罪。”因泣下数行,市人皆为觑欷。须臾,阴云四塞,若有所感。旋降敕释罪。宣示讫,天地开朗,庆云纷紏。时议言其忠正所致也。(出《御史台记》)
【译文】
唐朝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刑部尚书张楚金被残酷迫害忠臣的奸臣周兴定计陷害,将要被杀头的时候,他仰天长叹说:“老天爷和土地神啊!你们难道不查看谁是忠臣孝子吗?为什么让没有罪的人去死?”说着流下了几行眼泪,围观的老百姓都哭了。不一会儿,阴云四布,似乎苍天有了感应,随后皇帝降旨免除了张楚金的罪名。刚刚宣布完这个消息,天上的阴云立刻散去,出现了吉祥的彩云。当时的人们都议论说:“这是由于张楚金的忠心和正直感动了天地的结果。”
罗道悰
唐司竹园罗道悰上书忤旨,配流。时有同流者道病卒,泣曰:“所恨委骨异壤。”退悰曰:“吾若生还,当取同归。”遂瘗之而去。及还,为大水漂荡,失其所在。道悰哭告之,请示其灵。俄而水际沸涌,又咒曰:“如真在此下,更请一沸。”又然,遂得之,志铭可验,负之还乡。(出《广德神异录》)
【译文】
唐朝司竹园的罗道悰,在写给皇帝的报告中违背了皇帝的意思,被定罪后押送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同伴中有一个人病死了,这个人在临死的时候哭着说:“所悔恨的是将尸骨扔到了远离家乡的地方!”罗道悰说:“我如果能活着回去,一定将你的尸体带回家乡安葬。”这个人死后,罗道悰将他掩埋了。等到罗道悰结束劳役,准备回去的时候,掩埋同伴尸体的地方被大水淹没了,无法找到原来的标记。罗道悰哭着祈求说:“请你显灵为我指示一下方位。”说完水面就翻起了水花。他又说:“如果真是在这下面,请水面再翻涌一次。”果然水面又翻涌起来。于是他在这块水面的下面,将同伴的尸体捞取上来,还有墓上的志铭可以验证,于是背上这尸首回了家乡。
陵空观
唐景龙四年,洛州陵空观失火,万物并尽。惟有一真人,岿然独存,乃泥塑为之。乃改为圣真观。(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中宗景龙四年,洛州的陵空观发生火灾,所有的东西全都烧光了,只有一个“真人”的泥塑像没有损伤,以后陵空观就改名为“圣真观”。
皇甫氏
唐仆射裴遵庆,母皇甫氏,少时常持经。经函中有小珊瑚树。异时,忽有小龙骨一具,立于树侧。时人以为裴氏休祥,上元中,遵庆遂居宰辅云尔。(出《广异记》)
【译文】
唐朝仆射裴遵庆母亲姓皇甫,她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经常手持经卷念诵。她的藏经匣里有一棵小珊瑚树,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小珊瑚树的旁边出现一具立着的小龙骨。人们认为这是她吉祥如意的兆头,果然到了上元年间,她的儿子裴遵庆当上了宰相。
田仁会
唐田仁会为郢州刺史,自暴得雨。人歌曰:“父母育我田使君,精诚为人上天闻。田中致雨山出云,但愿常在不患贫。”(出《广德神异录》)
【译文】
唐朝的郢州刺史在闹旱灾的时候,自己曝晒在太阳底下,为老百姓求来了雨。人们编了一首歌来赞颂他说:“像父母养育了我们一样的田刺史,他一心为了老百姓感动了老天爷,田里求来雨解除了旱灾,但愿他永远在这里使我们不再遭受贫穷。”
徐州军士
唐王智兴在徐州,法令甚严。有
【译文】
唐朝中书令岑文本是江陵人,他从小信奉佛教,经常念诵佛经法华经普门品。曾经有一次他坐船在一条大江之中,船坏了,乘船的人都淹死了。他也沉到了水中,在水里听到有人说:“只要是念佛,必然不会死。”连续说了三遍,随即他随着波浪涌出水面,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北岸,免除了死亡的灾难。后来他在江陵准备了很多斋饭,和尚们都集结到他们家吃饭,一个和尚单独等到最后才走,临走时对他说:“天下正处在混乱之中,你幸运得没有遭受灾难,一定能够赶上太平时节,最后发财致富。”说完话走出门外就不见了,岑文本送走和尚也开始吃斋饭,从饭碗里得到了两枚佛宝。“舍利子”,后来他的命运果然同和尚所说的一样。
郑鲜
唐郑鲜字道子,善相法,自知命短,念无以可延。梦见沙门问之:“须延命耶?可大斋日,放生念善,持斋奉戒,可以延龄得福。”鲜因奉法,遂获长年。(出《宣验记》)
【译文】
唐朝有个人名叫郑鲜,字叫道子。他善于通过观察人的相貌来推测别人的命运。他知道自己的寿命短,但没有办法可以延长。有一天,他在梦中问和尚如何才能延长寿命?和尚对他说:“如果想要延长寿命,可以选定日期做很多的斋饭给和尚们吃;还应该将人们饲养或抓获的动物放回大自然,还给它们生活的道路;还必须吃斋并遵守佛教的戒律,这样就可以延长寿命并得到幸福。郑鲜按照和尚所说的去做,于是得到了长寿。
张楚金
唐则天朝,刑部尚书张楚金为酷吏周兴构陷。将刑,乃仰叹曰:“皇天后土,岂不察忠孝乎?奈何以无辜获罪。”因泣下数行,市人皆为觑欷。须臾,阴云四塞,若有所感。旋降敕释罪。宣示讫,天地开朗,庆云纷紏。时议言其忠正所致也。(出《御史台记》)
【译文】
唐朝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刑部尚书张楚金被残酷迫害忠臣的奸臣周兴定计陷害,将要被杀头的时候,他仰天长叹说:“老天爷和土地神啊!你们难道不查看谁是忠臣孝子吗?为什么让没有罪的人去死?”说着流下了几行眼泪,围观的老百姓都哭了。不一会儿,阴云四布,似乎苍天有了感应,随后皇帝降旨免除了张楚金的罪名。刚刚宣布完这个消息,天上的阴云立刻散去,出现了吉祥的彩云。当时的人们都议论说:“这是由于张楚金的忠心和正直感动了天地的结果。”
罗道悰
唐司竹园罗道悰上书忤旨,配流。时有同流者道病卒,泣曰:“所恨委骨异壤。”退悰曰:“吾若生还,当取同归。”遂瘗之而去。及还,为大水漂荡,失其所在。道悰哭告之,请示其灵。俄而水际沸涌,又咒曰:“如真在此下,更请一沸。”又然,遂得之,志铭可验,负之还乡。(出《广德神异录》)
【译文】
唐朝司竹园的罗道悰,在写给皇帝的报告中违背了皇帝的意思,被定罪后押送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同伴中有一个人病死了,这个人在临死的时候哭着说:“所悔恨的是将尸骨扔到了远离家乡的地方!”罗道悰说:“我如果能活着回去,一定将你的尸体带回家乡安葬。”这个人死后,罗道悰将他掩埋了。等到罗道悰结束劳役,准备回去的时候,掩埋同伴尸体的地方被大水淹没了,无法找到原来的标记。罗道悰哭着祈求说:“请你显灵为我指示一下方位。”说完水面就翻起了水花。他又说:“如果真是在这下面,请水面再翻涌一次。”果然水面又翻涌起来。于是他在这块水面的下面,将同伴的尸体捞取上来,还有墓上的志铭可以验证,于是背上这尸首回了家乡。
陵空观
唐景龙四年,洛州陵空观失火,万物并尽。惟有一真人,岿然独存,乃泥塑为之。乃改为圣真观。(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中宗景龙四年,洛州的陵空观发生火灾,所有的东西全都烧光了,只有一个“真人”的泥塑像没有损伤,以后陵空观就改名为“圣真观”。
皇甫氏
唐仆射裴遵庆,母皇甫氏,少时常持经。经函中有小珊瑚树。异时,忽有小龙骨一具,立于树侧。时人以为裴氏休祥,上元中,遵庆遂居宰辅云尔。(出《广异记》)
【译文】
唐朝仆射裴遵庆母亲姓皇甫,她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经常手持经卷念诵。她的藏经匣里有一棵小珊瑚树,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小珊瑚树的旁边出现一具立着的小龙骨。人们认为这是她吉祥如意的兆头,果然到了上元年间,她的儿子裴遵庆当上了宰相。
田仁会
唐田仁会为郢州刺史,自暴得雨。人歌曰:“父母育我田使君,精诚为人上天闻。田中致雨山出云,但愿常在不患贫。”(出《广德神异录》)
【译文】
唐朝的郢州刺史在闹旱灾的时候,自己曝晒在太阳底下,为老百姓求来了雨。人们编了一首歌来赞颂他说:“像父母养育了我们一样的田刺史,他一心为了老百姓感动了老天爷,田里求来雨解除了旱灾,但愿他永远在这里使我们不再遭受贫穷。”
徐州军士
唐王智兴在徐州,法令甚严。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