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泉清真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道道金色天雷降临,劫光好似开天辟地,其中蕴含的威力,足以倾覆山川,抹除世间的所有金丹修士!  

李泉清竭力与之对抗,手掌五雷弥罗伞不停震动,将之前吞噬的天雷重新喷涌而出,化作五色雷光与之对抗!  

反守为攻!  

但这同样是有代价的,弥罗伞释放五雷精气,自身防御自然弱上许多,那一层撑开的光幕几近于无。  

李泉清只得以肉身强行渡过天劫,接受其中的雷霆精气洗礼,浑身衣衫破碎,身上开始出现焦黑的伤痕。  

嗡!!  

与此同时,瀚海碗同样悬浮在他脚下,不停嗡鸣,帮助主人消耗掉这些天威劫雷,朝着元婴灵宝蜕变。  

一道道雷霆炸开,全都是金灿灿的劫雷,如同金色的雷霆之海,将整座劫云都撑开了,照亮天地十方。  

“还有最后一道…”  

李泉清目光紧盯着天空,在雷劫中苦苦支撑着,显得十分狼狈。  

他脚下玉龙潭数百里水面沸腾,漫天水柱冲天而起,整座四阶灵脉的精气都被抽取,被他一个人尽情炼化。  

丹田之中,那一枚金丹滴溜溜旋转着,原本稍显黯淡,此时光芒再次变得明亮,法力在经脉中肆意咆哮。  

李泉清看起来伤势严重,浑身漆黑,宛如化作焦炭,实际上并没有伤到本源,体内脏腑只不过是轻伤。  

不得不说,渡劫秘宝果真给力,整个过程,远比他想象的还要轻松。  

轰隆隆!  

雷音咆哮,漫天劫云忽然开始迅速收缩起来,紧接着第三十六道天雷酝酿,宛如有着自己的生命一般,不停吞吐。  

李泉清瞳孔微缩,蓦然见到金色的雷霆之海中,一抹紫意蓦然绽放,如同灵霄上的神辉倾洒,贵不可言。  

灿金色的天雷缓缓落下,夹杂着一缕紫气晕染,所过之处,虚空如同破碎的琉璃,寸寸崩裂。  

世间万物都将在刹那间灰飞烟灭!  

“好强大的天雷,恐怕足以覆灭元婴之威!”  

万鱼池深处,老族长满脸震撼,手中灵珠法宝闪耀光华,将这一幕场景尽数铭刻其中,留给家族后辈作为记录参考。  

紫金色的劫雷肆虐,如同镇压万古的开天之剑,破碎的虚空天穹深处,仿佛有一股至高气息降临。  

在这最后关头,李泉清不再保留,丹田处鲸皇圣甲蓦然放光,穿透血肉筋骨,化作一层湛蓝色的甲胄披在身上。  

他之前没有没有动用,便是担忧雷劫威力再度增强,如今落雷无悔,自然是保命要紧。  

轰!!  

紫金色的天雷咆哮着落下,仿佛一头劫光汇聚的真龙,一头撞在弥罗伞之上,无穷雷光释放而出。  

五雷弥罗伞发出一声哀鸣,撕拉一声,伞面处裂开一道小口子,从长空中跌落,符文黯淡无光,气息骤降。  

李泉清暴露在雷霆之中,直面天劫,威势浩荡,整个人都被无穷雷光所淹没。  

等到漫天耀眼光芒散去,穿着圣甲的人影再度显现在视野之中,细小的紫金色雷霆在铠甲表面炸开。  

毫发无伤!  

“天道不会…不承认吧?”  

李泉清看着头顶依旧在弥漫翻滚的黑色劫云,心中微微有些发慌。  

他自己寻思,这也不能算是作弊吧?  

只能说是规则范围允许之内的,小范围灵活辗转挪移!  

李泉清迟疑片刻,打开圣甲,装模作样吐出几口鲜血,以示尊重。  

你看,我伤的好重喔!  

元婴天劫,恐怖如斯!  

最终,头顶劫云尽数散去,只剩下最为菁纯的天地精气,替修士洗礼根骨,铸就元婴之基。  

天道至公,既然已经渡过四九天劫,那便是再无劫难。  

一道道七色虹光弥漫天际,这是罕见的天劫精气,代表着稀薄的世界本源,造化万物。  

李泉清见状,顿时长舒口气,金丹从体内飞出,将漫天精气吞噬一空。  

可以望见,虹光氤氲,化作一朵七色彩莲,将这一枚完美无瑕的金丹托起,圆润饱满,大道无缺。  

愈发晶莹剔透的金丹内部,三缕婴气纠缠,不停壮大,而后化作一个模糊的婴儿轮廓出现。  

“破!”  

伴随着李泉清的低喝声,金丹猛地一颤,随后光芒大盛,“咔嚓”一声脆响,表面裂痕蔓延。  

蔚蓝色的金丹好似承受着无尽压力,每一道裂纹,都喷薄出无比浓郁的生命精气。  

碎裂的金丹碎片化作浓稠的法力液滴,在李泉清天灵盖三尺上方,重新汇聚塑形。  

渐渐地,一个模糊的婴孩轮廓出现,五官尚未清晰,却已有了灵动的气息,端坐莲台,威压弥漫天地。  

上万名李家族人见到这一幕,有些已经忍不住,发出欣喜的欢呼声,沸反盈天。  

也正是这一刻,四周时空都仿佛凝固停滞。  

紧接着虚空泛起涟漪,若有若无,如梦似幻的雾气悄然弥漫。  

那些欢呼声渐渐远去,族人们的面容也变得模糊,仿佛整个人从世界中被剥离而出。  

域外心魔,降临了!  

就在这最危险的时刻,李泉清怀中,一枚白玉般的丹丸忽然自主跃出,撑开一道圣光守护肉身与元婴。  

圣婴丹!  

这枚珍贵至极的结婴圣物,并非口服,而是外用,抵御心魔!  

李泉清勉强成型的元神婴儿,小手一张,顿时将圣婴丹抱在怀中。  

白玉般无瑕的丹药表面,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