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过海(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古海兽?”  

“怎有可能!”  

“这才刚出归墟不久啊!”  

听老叟所言,韩历也是大惊失色。  

他虽不清楚什么中域什么神州,但对这太古海兽却十分了解。  

这些太古蛮荒遗留下来的异种,一直令南海修士饱受苦楚,每头太古海兽的实力都不下于大乘修士,其中佼佼者更是堪比劫境仙人。  

如此存在,威胁可想而知,每一次太古海兽来袭,都会给南海修界造成巨大损失,不知道多少修士凡人,灵岛宗派,因此葬身海底。  

所以,太古海兽之名,南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乃是夜能止啼的存在。  

但自学宫立道,布下五方大阵,镇压南海以来,海兽袭扰之事已有千年未见,下令开海之后更是如此。  

但如今…  

“有何奇怪,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变幻无常才是这无尽海的常态啊。”  

老叟大笑一声,收起鱼竿,望向周边,只见海水汹涌翻腾,大量触须攀爬而出,犹若蛟蟒,又似狂龙,缠住玄武战舰,迸发万钧之力,似要将其拖入海中。  

“是墨龙!”  

“力比劫仙的太古海兽!”  

“此怪力大无穷,更有玄元控水之力,万万不能让它拖入海中。”  

“速向学宫求援!”  

“阵法全开,战舰升空,所有修士立即返回,输送法力助长阵势!”  

触须纠缠,巨兽拖拽,玄武战舰立时动作,万器齐催,阵势全开,一头玄武神兽虚像凝现,抵住墨龙之须,联动战舰之身,欲要升空而去,脱离此处险境。  

修者超凡,虽有飞天遁地,破虚穿空之能,但无尽海却是一个例外。  

因为无尽海的形成,乃是太古地核遭陨星重击,神州破碎,五域分离的结果,内中的时空相当纷乱,各种天灾异象不计其数,还有大量时空裂缝,可谓凶险无比。  

除非有通天本领,否则在这无尽海中,御空飞行的风险远大于海底穿梭。  

最为稳妥的做法,还是贴近海面航行,下遇海兽袭击,可以升空躲避,上遇空间裂缝,则可以沉入海底。  

但这种理想状况,并不属于当下的明月船队。  

“昂!!!”  

玄武昂啸,战舰奋力,灵宝万器齐动,也难挣开那犹若蛟蟒狂龙的粗壮根须。  

玄武战舰,不过六阶,对这堪比劫仙的墨龙,只能勉强角力,根本无法摆脱,更别说升空而去。  

“太古海兽,灵智低下,全凭本能行事!”  

“令其吃痛,或可解围!”  

“两位道友,一同出手!”  

只听一声厉喝,三道遁光飞出,化作二男一女,三位仙真修士。  

正是明月阁,冰极宫,火鸦山的大乘老祖。  

“喝!!!”  

只见那明月阁老太君怒喝一声,擎起手中龙头拐杖,以力劈华山之势,向一根粗壮的墨龙须重击而去。  

冰极宫老祖与火鸦山老祖也祭出法宝,冰火两重攻向那纠缠战舰的墨龙触须。  

“呜!!!”  

顿时一声悲鸣,激荡十方海域,三根触须遭到重击,喷出大量黑液,叫这海水墨染一片。  

墨龙吃痛,悲鸣嘶吼,但却未知难而退,反倒激发了凶性,触手狂乱而起,海水更是扭转,化作一个巨大的漩涡,势要将这玄武战舰吞噬。  

“不好!”  

“这畜生!”  

“发了凶性!”  

三名大乘修士,险险避过触须,看着漩涡之中狂乱扫动的墨龙,面色难看无比。  

这太古海兽,灵智蒙昧,全凭兽性本能行事,只要利用得当,那纵是大乘也有将其击退的可能。  

但也只是可能而已,当下就未成功,眼看墨龙凶性激发,玄武摇摇欲坠,三人知晓已到决断之时。  

是壮士断腕?  

还是葬身鱼腹?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钓叟摇了摇头,看向韩历二人,淡声说道:“小子们,自求多福吧!”  

说罢,纵身一跃,遁光急去,在狂乱舞动的墨龙须中一阵穿梭,转眼便不见了踪影。  

留下韩历二人,面色苍白,不知如何是好。  

虽然他们早有准备,购置了不少遁水符箓与水行法宝,但当下这种局面什么法宝能够保命脱身?  

那老货当真小气,也不舍得带他们一程,亏自己还给他献上了醉仙居的灵酒。  

“走!!!”  

二人手足无措,战舰之中,却有人当机立断,驾起遁光飞身而出,欲要死中求活。  

然而,面对那如龙狂舞的触须,还有玄元控水的漩涡,不是每一人都能如那钓叟一般脱身的,只听一阵噼啪声响,不知多少人遁光破碎,坠入海中。  

就在此间…  

“轰!!!”  

一声巨响,天地轰动,五色神光破虚而出,白玉仙城巍巍而现,凛凛镇至海涡。  

“呜!!!”  

深海之中,又听鸣动,似感受到威胁,墨龙身影渐现,万千根须破海而出,直向镇压而来的白玉仙城击去。  

结果却见,五色神光如剑扫出,墨龙根须纷纷破碎,精血如雨而下,更叫海域漆黑一片。  

“呜!!!”  

无数根须被断,墨龙吃痛,凄厉悲鸣,方才浮出的身躯随之下沉,化作一道暗流汹汹而去。  

白玉仙城见此,也未进行追赶,屹立虚空之中,洒下大量修士,救援落海之人,同时搜集海中散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