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秘辛(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半月后,沧浪墟,庞然的探海战舰之上,宁缺孤身而立,眉宇之间尽是忧郁,两眼之中更见彷徨。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事就是这样变化无常,但宁缺没想到它可以无常到这种地步,一夜之间就让自己成为了剑阁遗脉。  

不错,剑阁遗脉!  

圣地仙门,总有后手,保证大难之时,香火传承不绝。  

分支隐脉便是其中之一。  

他不仅为剑阁遗脉,更是萧氏族裔,与那致使剑阁覆灭的萧家血脉同源。  

数年前,剑阁覆亡之际,重宝“隐天镜”发动,传书于各支隐脉,启用了最后的后手。  

作为后手之一,他就这样成为了剑阁遗脉,萧氏族人,身不由己的踏上逃亡生涯。  

说实话,如果有的选择,他真不想背负这份血脉,与那位“北域第一仙”牵上因果。  

但奈何他没有选择,覆灭九霄剑阁之后,万道学宫并未罢休,仍在北域之中大肆搜捕剑阁遗脉,分支隐宗,一副赶尽杀绝,不死不休的架势。  

血脉牵连,斩之不去,万道学宫如此做法,让他没有选择,只能顺势而为,凭借宗门布置,家族后手保全自身。  

虽有外有传闻,对俘虏的剑阁弟子,万道学宫并未狠下杀手,连萧氏一族都未夷灭,只是作为阶下之囚,要服各种劳役而已,但生而为人,性命自由皆贵,无论如何他都不想受那无妄之灾,牢狱之苦。  

所以,他来到了这里。  

按照宗门布置,家族后手,能够覆灭剑阁之人,必是绝顶真仙乃至真仙之上的存在。  

此等人物,覆灭剑阁之后,必定雄霸天下,他们这些分支隐脉要么假意归顺,隐忍蛰伏,要么避其锋芒,远走他乡。  

前者不用多说,深藏不露,一心蛰伏即可。  

后者重点,则在无尽之海!  

九霄剑阁,传承久远,有一底蕴之物,乃是无尽海图,记载了天下五域通行的航线,只要按图索骥,便可逃离北域,图谋发展,日后东山再起,续上剑阁香火,甚至请下上界祖师,搬来救兵强援,夺回基业。  

但宁缺并没有这个想法,反而更趋向于第一个选择,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一生,毕竟那“北域第一仙”的威压太重太重,他着实提不起挑战之心。  

此外,按照“隐天境”的说法,他们这些分支隐脉作为暗子,已经埋布了数万年甚至十数万年,期间一直断绝来往,根本没有痕迹可以找寻。  

那位轩辕剑主,虽通天机之法,可谓神仙人物,但也不可能问过去未来十数万年之事,那是地仙天仙都未有的能为。  

再加上隐天镜已毁,除了几支摆在明面上的牺牲品,其他暗子几乎没有被挖出的可能,完全可以隐忍蛰伏,图谋后世之机,何必冒险死拼?  

什么前往他域,东山再起,说得简单,那无尽海图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东西,谁能保证那些航线还能通行,一个不好可能就要葬身鱼腹。  

所以…  

他还是来了!  

没有办法,人心总有侥幸,一丝不甘作祟,让本意躺平的他鬼使神差来到了这里,想着给自己预留一条后路。  

但来到之后,他更加迷茫了。  

“明月阁的玄武战舰,乃是六阶探海战舰,以中品仙器北宫玄武珠为核心,亿万法器组建而成,威能远胜龟灵岛的龟灵战舰,每次出海都会有一位大乘仙真常驻,此次更是三仙齐动,明月阁老太君,冰极宫老祖,火鸦山老祖皆尽出马,据说要深入外海,探出一条新航线…”  

“明月阁老太君,冰极宫老祖,火鸦山老祖,尽是旁门大乘,当初在灵宝大会上用血本拍下了九天玄经,能够以此洗练仙体,改换大乘根基,获得劫境长生之望,所以这些年一直为此奔波,谋求修行资粮。”  

“三位大乘联手,加上明月阁,冰极宫,火鸦山之资,辛劳数年才购得这玄武战舰,听说还用了几分人情,看当年那位明月仙子与轩辕剑主相交的份上打了不少折扣。”  

“新航线这大头是落不到我们身上了,但若是发现什么秘境或者新的灵岛,那我们也有希望赚上一笔。”  

“以这玄武战舰的体量,只要不遇上那些堪比仙人的太古海兽与绝险秘境,那几乎不会有出事的可能。”  

船上修士,数量众多,议论之声此起彼伏,更叫宁缺心中彷徨。  

那位轩辕剑主,将这天下大势,弄于股掌之间,一道开海之令,便让无数修士舍身忘死,前仆后继,自身更是凭此攫利,投入虽然巨大但回报更是惊人。  

仅此一重手段,便将差距拉开,让人心生绝望,更遑论其真仙之力与学宫之基。  

他们这些剑阁遗脉,拿什么与其竞争?  

还东山再起,夺回基业…  

“宁公子?”  

混乱思绪,便一呼声打断。  

宁缺惊醒,循声望去,只见一人走上前来,乃是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貌不惊人,唯有眼见灵动,人情世故,练达非常,正是半月前在归墟坊市给他做咨客的那名小厮——韩历!  

“原来是韩兄弟。”  

宁缺眼神一凝,随即归于平常,轻笑说道:“你怎么也在这船上?”  

半月前韩历带他游览归墟坊市,两人一见如故便互报了姓名,勉强也算有个交情。  

韩历哈哈一笑:“这不是明月船队要开辟新航线了吗,我就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