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猜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长荣真人入伙,发展战略敲定。  

第一件事情,算是完成了。  

那第二件事许阳垂下目光,望了一眼荒野之中,那幽深破败的古刹,再回过头来向长荣真君问道“道兄,方才此间,可有异动”  

长荣真君点了点头“不出道主所料,那老妖确有想法,不过阴阳两界相隔,又有重重阵势镇压,纵然它有万年道行,也一样无可奈何。”  

许阳一笑“劳烦道兄了。”  

“分内之事,何谈劳烦”  

长荣真君摇了摇头,又道“但这鬼蜮盘踞,始终是重隐患,道主可有解决之法”  

许阳一笑“自然是有,只不过我新晋真君,需要一段时间巩固修为境界,此外,郭北书院斩杀数万妖魔,也需要一段时间整理消化。”  

“说的也是。”  

长荣真君点了点头“那道主准备何时动手”  

“十年之后吧”  

许阳笑道“十年时间,应该差不多了,届时,犁庭扫穴,功于一役,必将此毒瘤拔除,说不定还能斩了那黑山老妖,除去一大祸害。”  

“十年”  

长荣真君喃喃一声,随后亦是点头赞同“也好,准备充足,方才万无一失。”  

此次,郭北书院斩杀数万妖魔,战后收获,极其惊人。  

但此世道法体系,不同于现世修真。  

修真界中,妖兽浑身是宝,斩杀之后就能利用,分解成各种材料。  

但道法世界的妖魔不行,因为神魂修法,聚众而成,妖魔吞噬生灵,自带生灵怨气,使得妖魔的法力,魂魄,肉身,都拥有妖邪性质。  

凡人别说食用了,长时间接触,都会被妖气邪气感染,堕落成妖魔之属。  

纵是修者,也不能直接将其作为资粮,否则不仅没有助益,还会损坏修为根基,甚至堕入邪道。  

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净化妖邪之气,之后才能食用。  

这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  

所以,许阳定了个十年发展计划。  

十年时间,应该够郭北书院将这批资粮消化了。  

期间,还能对外发展扩张,进一步提升实力。  

届时,扫灭鬼蜮,轻而易举,甚至还可以打打那黑山老妖的主意。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等万年老妖,最是难缠,如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历史上,也曾有道法天师出手,将兰若鬼蜮扫灭过几次,但每次都只得几百年宁静,几百年后就会重新聚成鬼蜮。  

原因,就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黑山老妖。  

黑山不灭,老妖不死。  

老妖不死,鬼蜮则存。  

想要灭掉这黑山成精的老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哪怕道法天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许阳觉得自己可以挑战一下。  

眼见许阳有意除去那黑山老妖,长荣真君亦是说道“倘若十年之后,道主能除去那黑山老妖,天下大定,指日可待”  

许阳点了点头;“自当尽力而为”  

此方世界,道法显圣,虽然没有灵根体质之限,但对于心性的要求却极高,尤其是正道正法,非大德者不能成。  

这样的世界,这样的修法,营造出的环境,自然不会像现实修真界一样残酷,做什么事情,都要师出有名,否则就是邪魔行径,人人得而诛之。  

哪怕是争夺道统气运,也不能直接去抢别人的地盘,只能竞争香火,还得是正当竞争,不能行蛊惑之事。  

简单点来说,就是比拼业务能力。  

消灾祈福,斩妖除魔,治病救人这些都是道门责任业务,也是道门竞争的主要手段。  

如果许阳能除去黑山老妖,那他在道界的威望必将达到顶峰,再加上郭北书院的体量,以及他道法天师之能,天下不说传檄而定,也不会有太多反抗。  

毕竟争龙之事,是为道统传承,争夺气运发展,不可能为一时的发展机会,而赔上整个道统的身家性命。  

这是舍本逐末。  

修者长生久视,这一次争不过,几百年后再来就是,没必要赌上性命。  

定下十年之期,许阳来此的第二件事情也做完了。  

最后,第三件事情,也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许阳问道“道兄,方才可曾观战”  

长荣真君点了点头“除去老妖几次异动,其他时候都在观望。”  

许阳沉声说道“那道兄应当见到破我雷霆炼狱,铁壁围城的那只血甲天龙了。”  

“嗯”  

长荣真君并无意外“道主可知此妖魔来历”  

许阳摇了摇头“并不知晓,但据我推测,它应当就是此次推动万妖来攻,图谋郭北的幕后黑手。”  

“哦”  

长荣真君眉头一挑“怎一回事”  

“具体如何,我也不知。”  

许阳沉声,道出原委“当日我心血来潮,便启灵眼玄光,洞见邙山之地,妖魔聚首,那楚家狼,剑魔猿,惊雷蛟,三尊妖王齐齐突破妖帝,又与原形为血蜈蚣的寻龙君一起,串联各方妖魔,欲谋郭北书院。”  

“三尊妖王,齐破妖帝”  

长荣真君皱眉说道“是巧合,还是”  

“当时我便有怀疑,如今看来,更非巧合。”  

许阳点了点头“定是那血甲天龙暗中相助,幕后推动。”  

“这”  

长荣真君听此,亦是惊疑“那血甲天龙竟能助妖王晋升妖帝,还一口气突破三尊”  

“这绝不是寻常妖魔。”  

“不错”  

许阳点了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