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收徒(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低下头。  

李守却不管这么多,组织了下语言,有些犹豫:“这恶毒印记为赤鲧之人所留,犬子遭难后,每逢月圆之夜,便会忍受万蚁噬心的疼痛,  

而且每日气血,意劲都会被汲取一分,随着时间流逝,其副作用还会增长,听闻佛首为佛胎再世,一身佛法为七海之最,更是天纵奇才,  

故,烦请佛首施以援手,看上一看!”  

他说完,再次按着一旁的李昂,一同拜了又拜。  

没办法,他们已经找过不少人了,皆无计可施。甚至于金鳖岛的碧央真人,也束手无策,也只是给了几个法门,加了几道封印,略微遏制那所谓的咒印。  

“贵岛碧央真人,武道通天,李天王为何…”林末疑惑道,只是说到一半,看着李守尴尬的神色,随即理解地点点头。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轻轻敲击着座椅旁的石质扶手,作沉思状。  

两三息后,轻声叹息。  

“也罢,就让我看看吧。”  

话音落下,高台之上,人影消失。  

林末瞬息出现在李昂身前,轻轻抚摸着后者脖颈,看着黑色的繁密咒印,下一刻,眉头皱起,微微动容。  

“这…这是…”  

“佛首,可有办法?”李守顿时关切问道。  

李昂原本因被抚摸触碰,微红忸怩的脸庞,也下意识眉头一紧,不由看向一旁的林末。  

“这,办法…”林末顿了顿,“此枚印记,不知以何种意劲为基构筑,更由不知名手段种在令郎体内扎根,犹如种子发芽般,根须盘根交错,  

想要破解,其实也有办法,但是令郎体质好像有些特殊,给人生生不息之意,本是好事,可在这种情形,一荣俱荣,一衰俱衰,本座即使想要动手,也…”  

他说到最后,犹豫了会,还是摇摇头,没再说话。  

“佛首可是觉得犬子与您没有缘法?”李守大急,连忙从怀中取出一朱红色玉盒,将其翻看。  

“佛首,您看看,这够不够缘!此为蕴地莲子,为天材卷至宝,蕴地莲花采摘所留,虽不及后者珍贵,却也是能洗经伐髓的至宝…”  

“哦?”林末看着盒子中,那如蚕豆般的赤色莲子,来了些兴趣。  

蕴地莲花他自然不陌生,尤其是在见识到李昂的特殊体质后,更是花费了不少心思查找相应讯息。  

对于其结莲子,自然也知道大致情况。  

如李守所言相差无几,这蕴地莲子,虽没有蕴地莲花那般效果强悍,但也有后者几分神效,可以说是能让人脱胎换骨的至宝。  

他倒是无用,可族中弟子,乃至他的子嗣,却是有大用。  

“李天王,这不是有没有缘的问题,我与阁下一见如故,若是能帮,其实都会帮,只是…”林末再次犹豫,似乎有些挣扎。  

“还望佛首指条明路…”李守一咬牙,居然再次从袖中取出一枚赤色玉盒。  

翻开,又是一颗莲子…  

林末微微动容,惊了。  

他故作推辞,只是不想让他人觉得此事好办,没想到李守这般富裕。  

不…应该是李昂这小子这般富裕。  

而看着一脸关切,一脸期待的李守,林末心中也不免有些触动。  

心中念头闪过,林末起了恻隐之心,缓缓点头:  

“李天王,非是我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实在是这毒印太过麻烦,我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便是以印制印。  

正好我十年习武,一朝悟道,悟出了一方佛胎印,有降魔度厄之效,兴许能抗衡一二,只是我立佛胎印,非门下弟子不可亲传,  

这倒不是死规矩,主要缘由为,佛胎印可凝聚佛胎,却也会引起武夫心猿意马,需我不时加持,更何况令郎情况特殊…”  

他缓缓说道,一脸正色,让人极易信服。  

李守一愣,听到这,顿时麻了。  

治个毒,把自家儿子送出去?  

这是哪门子事?  

可仔细一想,对方所说,和自家好友蓝狂人所言,确是不谋而合。  

而李昂身负毒印,连碧央真人都无从下手,若是一个小辈,轻易就能解决,那倒奇了怪了。  

想着自家儿子毒印发作,一脸痛苦的情形,李守脸上神情变化,终于狠下心:  

“林佛首,您之实力,人品,皆为上上,李某十分敬佩,犬子确实有赖您出手,烦请佛首将其收为弟子,顺便以解其厄!”  

他说着,一把把一旁的李昂拽了过来。  

比起金鳖岛,他还是更在意自家儿子的安危,更加在意其的成长。  

毕竟自家三个孩子里,小子一出生便多灾多难。  

光是于腹中孕育,便耗时三年,更于临产之时,遭人暗杀,险些流产。  

这一切都使得李守心有亏欠。  

“本座没有收徒意向,更何况令郎为金鳖岛弟子,怎能夺人所好。”林末顿了下,却是出乎李守意料的拒绝了。  

“当然,就如我所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段时间,令郎可伴我左右,不过能否治好,却是不能保证。”  

以李昂的天赋,在金鳖岛,其实可以说是序列极为靠前的道子种子。注定了不可能脱离金鳖岛,再加入灵台宗。  

既然如此,不妨主动退一步,索个人情,  

至于日后。  

得了他咒印,便是他的人,是否为他弟子,其实也不重要了。  

李守浑身一颤,看着林末,眼中真正浮现了一抹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