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得仙缘(3/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也已经到位。  

仍旧是嫪公公带头,只不过他乔装打扮,没有以真实身份示人,其余寻仙楼的人,也都蒙着面,瞧不清楚面容。  

“张大侠?!”  

嫪公公问道:“你怎么来了?”  

“自然是来取东西!”  

陈三石简单清点。  

寻仙楼的人也有十几个。  

他问道:“道友,这仙迹洞窟是本大侠发现的,怎么你这样子,是准备吃独食?”  

“呵呵”  

嫪公公否认道:“怎么会呢,在下迟迟没有下水,不就是在等道友,道友要是再不过来,我也是准备派人去请你的,只是…”  

他警惕地说道:“道友怎么带这么多人过来,是何用意?”  

“此为当今皇孙,世子殿下!”  

陈三石明知对方清楚,但还是介绍道:“根据我的判断,太祖遗物,没有皇室之人,是不可能取得走的,故此请来协助。”  

“这位前辈。”  

曹樊开口道:“底下是我曹家先祖留下的宝物,你们这样…只怕是有些不太合适吧?”  

崔从义,云霄子等人,做出准备动手的架势。  

“哦?”  

嫪公公冷笑:“世子殿下这般说话,是准备跟我们动手?”  

陈三石提醒道:“密室入口有石门,这位道友能够打开,如今时间紧迫,本大侠奉劝你们,不要再这里浪费时间。”  

“呵呵”  

最终。  

曹樊做出决断:“前辈不要误会,既然大家都不可或缺,那就交个朋友。”  

“嗯,世子殿下好气量。”  

嫪公公试探道:“可是…这么多人一起下去,也不是很妥当吧?”  

最后。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张癞子身上,等待着他给出答案。  

“这样吧。”  

陈三石清清嗓子,仰着下巴说道:“我、廖世中道友,再加上曹樊,三个人一起下去,其余人都在这里候着,这样对于大家来说也都算有保障,万一出现什么意外,也好有人接应。”  

“我没问题。”  

嫪公公笑呵呵地说道:“我和道友也算是生死之交,上次如果不是道友的话,只怕我已经死在下面了,我信得过道友。”  

“世子…”  

冯公公等人却是有些紧张。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不论是张癞子还是寻仙楼,实际上都是陌路。  

和张癞子合作,完全是因为忌惮他知道秘密,又摸不清楚实力。  

他们甚至不知道眼前的人是寻仙楼的人。  

“无妨!”  

曹樊决断道:“我跟他们下去,崔将军你们先在此等候。”  

“得到的东西,这样如何?”  

嫪公公说道:“如果能平分就平分,如果无法平分就共享。”  

“那还等什么!”  

陈三石示意两人先下水,然后才不急不慢地由浅到深走入谭中,消失不见。  

“世子殿下,变化真大啊。”  

冯公公看着潭水:“若是换成以前,断然不可能会做出如此妥协,那可是太祖留下来的东西,怎能与外人…”  

“世子做的没错,不过,这也只能是权宜之计而已。”  

崔从义沉声道:“眼下的情况,不允许我们在此浪费太多时间,而且也不清楚这些人的来头和实力,最起码也要先等东西拿出来,趁着还有时间,冯公公,你快去让范将军顺便过来一趟,太祖遗物同样至关重要,不可以落到外人的手里。”  

“我这就去。”  

冯公公消失不见。  

“福生无量天尊!”  

云霄子吟唱道号:“今夜过后,想必世子殿下会有大蜕变,将来必然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两拨人马。  

寻仙楼和香火神教,就这样在潭水旁边开始对峙。  

密室。  

石门。  

“嗡隆隆——”  

嫪公公故技重施,顺利打开石门,然后就是甬道中的火把逐一亮起,跟上次前来时的场景一模一样。  

他和陈三石都没有急着进去。  

站在门口足足等候盏茶时间后,才并肩朝着里面走。  

很快,就来到宽敞的通道,看见上次险些要他们性命的曹燮木人。  

马奴时期的曹燮,和宗门时期的曹燮,化作一滩烂木头,散落的到处都是,剩下的争霸时期、寻仙时期,和初登帝位时期这三尊,则是归于原位。  

“太、太祖?!”  

初来乍到的曹燮,在见到这些木雕和碑文上的文字后,陷入到深深的震撼当中。  

直到他看到最后一尊雕像,脚下的脑袋后,骇然大惊。  

“这…这是怎么回事?!”  

“何人敢对我曹家祖宗如此不敬…”  

这话。  

曹樊没有说出口。  

他大概猜到,张癞子等人已经来过此地,只是没办法取走东西,才又把自己拽过来的。  

“砰砰砰!”  

曹樊整理衣衫,姿势标准地跪下,郑重其事地磕了三个响头:“祖宗,孙儿不孝,来叨扰您老人家了。”  

做好这一切后。  

他才小心翼翼地捧起人头,重新放在龙椅之上。  

“两位,咱们继续吧。”  

又往前走出百余步,就再次见到石台。  

“龙渊剑!”  

曹樊一眼认出:“这就是太祖当年破甲两千的神剑,旁边木匣子里…应该就是太祖给后人留下来的仙缘了,嗯?两位,怎么不过来?”  

他回过头,就看见张癞子和嫪公公保持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