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威震天下(1/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眉山府。  

功法:镇国龙枪.化劲进度:855/2000  

城墙之上,陈三石放下长枪。  

灵禾药膏消耗干净后,修炼速度明显减慢许多。  

从诛杀叛逆梁纪年到如今,已经足足过去足足十日。  

“啾——”  

陈三石终于等来海东青的回复。  

这一次它是从东南方,大荒外飞回来的,是来自京城京军的回复!  

打开情报。  

陈三石得知领军的人是武圣姜元伯,他们最多再有十日就会抵达罗天大关。  

此时从眉山府出发,刚刚好。  

只要能跟大军汇合,就算是胜利。  

“传我将令!”  

“开拔——”  

剑门峡谷。  

西齐国大军营寨。  

“留下一万人马在峡谷垫后!”  

“其余人静默撤离!”  

钟无心在黑暗中指挥着将士们:“十五日之内,务必回到西北!”  

“报!”  

一名将士骑着快马匆匆赶回来,几乎滚落马下。  

“如何?”  

钟无心抢先问道:“董安部撤走没有?”  

“大、大帅,不好了!”  

将士惊慌失措地说道:“董…董安他,自尽了!”  

“自尽?你在跟本帅开玩笑?!”  

钟无心简直怀疑是太久没有休息从而出现幻觉,他一把扯住对方:“原因呢?”  

“不知道啊!”  

将士回答道:“明州军的人,就说董安看到梁纪年的死讯之后,没多久就自杀了,一句话都没有跟他们多说!”  

“痴人,董安真是个痴人!”  

钟无心即便是城府再深,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也终于还是控制不住情,他破口大骂:“这个混账一死,我大齐复兴大业毁矣!”  

他稍加思索,就明白姓董的为什么要选择自杀。  

其一,是输给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打击太大。  

这个董安是出了名的兵痴,从十岁开始就研究兵法,后来遇到房青云算是碰上此生最大的心魔,于是便以在兵法上赢过房青云为最大的目标,这也是他会他投靠西齐国的重要原因。  

结果…  

连房青云还没赢过,就又跑出来一个更可怕的陈三石。  

而且四渡洪泽河的手法,恐怕是房青云都做不出来的神来之笔!  

不,应该说是全天下人!  

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仗!  

重新在舆图上复盘一遍就会知道,究竟有多么可怕,这才是真正的兵法,真正的战术,陈三石不指挥自己人,他直接…  

指挥敌人!  

太可怕了!  

即便是到如今,钟无心也对那位尚且没有见过面,只听过姓名的年轻人,有着一种深深的敬畏感,此人不死,将来必定能够超过吕籍,超过孙象宗,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一仗,如果是从说书先生的嘴里编出来的。  

那么这个说书先生,一定会被人骂死,被人砸臭鸡蛋、烂菜叶,说他是胡编乱造!  

但偏偏。  

四渡洪泽,是真的!  

此一战过后。  

那个年轻人的名字,必定响彻天下!  

从此以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如此沉重的打击下,董安怎么承受得住?  

其二,自然就是天书。  

不同于梁纪年造反,是为图谋权力,董安造反,纯粹就是为了天书。  

如今天书跑到陈三石的手里,他怎么也不可能再拿到。  

对于董安来说,这一战自然也就失去意义。  

双重叠加之下,焉能不自杀?  

只是他一条命不要紧,要连累整个大齐遭殃!  

“混账东西!”  

钟无心不断重复地骂着:“早知道,哪里用得着什么‘瓮中捉鳖’之计!”  

原本。  

他们大齐是准备直接大军开拔进入明州境内的,然后正面对战盛朝的兵马。  

是梁纪年和董安共同出策。  

说他们有办法,能够先吃掉大盛朝四万兵马,外加上一堆先天武圣之体,直接拿到“大势”,然后趁着孙象宗不在,一鼓作气打垮凉州和大盛。  

结果…  

哪里是什么瓮中捉鳖,明明是自食恶果,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早知道这样,直接开战,就算代价大一些,总归是有五成赢面在的!  

如今,却是一成都没有了!  

“大帅,卑职的话还没有说完。”  

将士接着说道:“董安的副将李天成他们,貌似正在朝咱们这边靠拢,说是失去主帅以后不知道如何是好,希望跟咱们合并一处后再做打算。”  

“不好!”  

钟无心立即反应过来:“他们不是来合兵,他们是反水了,要跟吕籍前后夹击咱们!快,快撤,一个人也不要留下来,全军连夜撤退,直接退回长城以西!”  

“那岂不是…”  

几名副将一直在身侧旁听,他们问道:“不打了?”  

“还打个屁!”  

钟无心怒道:“董安活着还有机会,他和梁纪年一起死了,‘大势’就彻底断送,再打下去必败无疑,撤的慢都不行,快!”  

“撤——”  

玄武营大军营寨。  

“老大!”  

“好消息!”  

“天大的好消息!”  

聂远神色兴奋地闯入营帐,拿着手中的密信。  

“老三,你怎么也愈发不稳重?”  

吕籍刚刚穿好战甲,拿上硕大的方天画戟:“能有多大的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