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威震天下(2/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消息,董安死了不成?”  

“对!董安死了!”  

聂远一巴掌将密信拍在桌子上:“李天成等人来信,声称他们答应将功折过,正在朝着剑门峡谷的方向全速前进,准备跟咱们前后夹击,一举吃掉西齐国!”  

“当真?!”  

吕籍急忙问道:“董安怎么死的,李天成等人联手将其刺杀?”  

“不。”  

聂远一字一顿地说道:“是被小师弟活活气死的。”  

吕籍沉默。  

这一刻起他知道。  

八大营里将会多出一个什么样的人。  

“报!”  

“吕帅!”  

“斥候传来消息,半日之前,钟无心大军的主力开始陆续撤离剑门峡谷!”  

“那还等什么,追!”  

吕籍没有在巨大的变故下冲昏头脑:“三千陷阵军跟我在前冲锋追击,其余人在后方分成左右两个部分,防止李天成等人是诈降!”  

“擂鼓,进军!”  

阳春府外,荒野。  

沙文龙赤手空拳杀死三十余骑的追兵后,带着曹樊继续流亡,也就在此时,海东青带着来自剑门峡谷的情报回来。  

“吕将军说剑门峡谷告破,叫我们尽管往前走!”  

“吕将军果真神勇…”  

曹樊感慨道:“剑门峡谷易守难攻,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  

“但是…”  

沙文龙的脸色阴晴不定:“不是吕将军打下来的,而是西齐国主动撤退,因为、因为陈三石四渡洪泽河后,直奔眉山府诛杀了梁贼,然后又活活气死董安。”  

“你说什么?!”  

闻言,曹樊身上的伤势一瞬间都似乎痊愈,他骤然从地面上跳起来:“沙将军,伱没有搞错,这不是敌方的假情报?”  

“世子,这确实是真的。”  

沙文龙长叹一声:“你自己看看吧。”  

“他是怎么做到的?!”  

曹樊双手不断地颤抖着,目眦欲裂,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四渡之后的战果,直接…导致西齐国全军撤退,也就是说…此次明州战役,相当于是陈三石仅仅率领三千人就平定叛乱!  

“一人,定一州!  

“这何止是首功,是天功!  

“是我大盛朝三百余年来,能排在前十的天功!”  

“世子!”  

沙文龙眼瞅着对方要到下,慌忙上前扶住:“世子!”  

“沙将军,我争不过他了…”  

曹樊不得不承认道:“不光是我,从此以后年轻一辈,没有人争得过他。”  

“树大招风,未必是好事,以后他需要面对更多的麻烦!”  

沙文龙劝说道:“而且世子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了,回去之后,休整一年半载,紧跟着就征战草原,讨伐蛮族的功劳,可要比平叛大得多!”  

“沙将军。”  

曹樊咬着牙齿说道:“你说于松为什么抗命,他不抗命,结果就应该是姓陈的他们统统死在攻打阳春府的路上,你跟我领着一千余骑突围,从后方袭击剑门峡谷,跟吕将军里应外合,大破敌军。这天功,本该是你跟我的,是咱们的,咱们得!”  

“世子说的没错,他一个参将,怎么敢抗命!”  

沙文龙拳头握得咯咯作响:“等到回去以后,我自会把他的罪状罗列清楚!倘若所有将领都像他这样,我看这仗也不用打了,全都乱套了得了!”  

罗天大关。  

“梁纪年已死!”  

“尔等叛逆速速受降,否则诛灭九族,一个不留!”  

陈三石部众仅剩一千五百余人,所过之处,无一不望风而降,直到跟京师亲卫军汇合,彻底打通罗天大关,稳住南方局面。  

与此同时,也得到董安自尽的消息。  

“这人,倒是个喜欢钻牛角尖的。”  

陈三石知道。  

董安一死,就意味着这场仗结束了。  

“陈千总!”  

路书华等人都很兴奋:“你领着我们立下此等天功!”  

“是啊。”  

谢思述跟着说道:“不光是立功,这次跟着你,我们都学到不少东西。”  

“何止!”  

严长卿钦佩地说道:“回去以后,我要把此次明州平叛战役的全过程好好在舆图上复盘,然后整理以后写下来,相信用不了多久,全天下的兵家之人都会视若珍宝!”  

“陈千总!”  

“姜大帅他们带来的有好酒,今天晚上咱们可要一醉方休啊!”  

“走走走!”  

在一群人欢呼庆祝的时候。  

陈三石默默离开,骑着千寻在罗天大关附近的荒郊之中搜寻着,最终在数十里外的山谷当中,发现三十几具尸体。  

附近的野狼很多。  

许多尸体都被啃得不成样子。  

他好不容易才通过曾经装有“醉倒圣”的水囊,辨认出于松残缺腐烂、没有首级的尸体。  

“千寻。”  

陈三石拍拍马头:“去,喊赵康他们过来,把弟兄们的尸体都搬回去好生安置。”  

他回头可以就地取材,搜罗一些药材,防止尸体进一步腐烂,然后尽量在战事真正结束以后都运送回凉州,落叶归根。  

只是目前大局虽然已定。  

但接下来还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收尾。  

好在后续,不会再出现任何危险,陈三石等人只需要跟着京师大军一路平推,绝大多数情况下,估计都不需要亲自上阵,只用在旁边看着就好。  

京城。  

万寿宫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