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红玉做樽乘灵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嗯!”  

陆师伯微微点头。  

不带个人情绪色彩来看,秋虹对于这个陆师伯的第一印象倒也不错。  

看起来不是那么古板的老夫子,反而有几分放荡不羁的意味自在其中。  

所以,方才那一声他倒也喊得颇为顺口。  

一为身份,二为眼缘。  

树下空地,冉冉升起一座道台。  

陆师伯盘膝坐在其上,挥袖说道:“你们也坐吧!”  

说罢,诸位真传所站立之地,纷纷的有青色蒲团自地上升起。  

人影一一落座。  

他见所有人都安然坐下之后,点了点头。  

开口说道:“吾名陆攸,道号飞胤,久居长悠之山,百余年前金丹成就,如今有幸端坐上首为诸位真传,略讲剑中道理。”  

他的声音清朗,在山间回荡。  

尔后,便又说道:“诸位且先饮玉露灵浆。”  

继而衣袖一拂,法力化作绚烂剑光,摇动身后铁树。  

片片红叶被剑光击打而下,以某种秋虹看不懂的方式化作流水一般。  

然后在飞动的过程中变化成一三足酒樽,这时间正是其方要落到那方水池前的一瞬。  

在水池里面杯口一扬,便盛满里面的仙露灵浆。  

尔后就由七彩的剑光负着,挨个送到下面诸多真传弟子的手中。  

七七四十九位真传,自然也是同样数量的红玉酒樽。  

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果真是金丹大修的手段,出手便为不凡。”  

秋虹心中感叹,伸手将剑光上的酒樽拿下。  

忽有所感,抬头一看。  

便见陆师伯面上露出笑意,视线朝他看过来。  

秋虹低头思索。  

单单是这一手,剑光分化,分心数十用而丝毫不乱的手段,就当的起坐在上首的那个位置。  

窥观而知全豹,便知真传无庸人。  

不过羡慕虽羡慕,此时让他分心去学,自然也是不愿的。  

自家路途尚起,还在摸索钻研之中,又如何有心思再涉猎其他。  

听上几耳,增长下见识便可。  

贪多嚼不烂的蠢事,秋虹常常引以为鉴。  

“秋师弟,秋师弟!”  

罗衣轻轻推了下秋虹,见他不知为何出了神。  

以为是被陆师伯的手段所惊,捂嘴轻笑着说道:  

“这玉露灵浆可不能久置,不然啊,效用可是要大打折扣的。”  

继而在秋虹看不见的地方,偷偷添了了下嘴唇,似乎是在回味着味道。  

再一看她手中的酒樽,早已是空空如也。  

秋虹回神来。  

把玩着薄如纸张的三足酒樽,里面浓稠似玉液流淌的酒浆,泛出微微沁人的馨香。  

听她这么一说,秋虹就不在犹豫的将酒樽举至嘴前,一口饮下。  

继而一种让人语罢不能,却又难以回味的味道流淌在唇舌之间。  

识海之上,覆起了一层清亮的光芒。  

“怎么样。”  

罗衣好奇的问着:“是不是有一种还想再来一杯的感觉。”  

秋虹看她一眼,算是明白了她先前说到每年只能来一次时的遗憾语气是怎么一会事,原来是因为这个的缘故。  

他这阔气的师姐,原来还是个吃货啊!  

秋虹觉得,对她的了解又多了几分。  

然后脸上流露出回味的表情,道:“确实如此。”  

“是就对了。”  

罗衣也是分外认同的说然后瞅了眼陆师伯,偷偷的道:“要不是为了这玉露灵浆,我才不会来听什么讲道呢。”  

秋虹不置可否。  

“罗师姐,这可是有何用处,为什么陆师伯要在开始讲道时,让我们饮上一杯。”  

“这个嘛,自然是为了保护我们了。”  

“保护?”他有些不解。  

“你想啊,我们虽说都是同一届真传,但入门先后不同,修行时日夜不同,修为自然也有很大的区别。”  

“像那边的三位师兄,都是修持日久,法力盈满,本命剑器也修持到火候的,将要下山度过三劫,就能成就金丹的人物。”  

秋虹看了过去,正是方才显得不合群的三人。  

“而有修为高深的,自然就有差些的,就好比你我之流。”  

“这样一来讲道的师叔师伯们就不好只顾一处,单讲一边。于是在讲道之前,便要赐下这玉露灵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护你的识海。适合的道理、法诀便能入耳,不适合的就化作大道洪音,增添上几分感悟。”  

她这么一说,秋虹便是明白了。  

原来起的是个筛子加回收再利用的作用。  

这也让秋虹不得不称赞青冥在授徒这一道上,可谓是颇有研究。  

“当然,也是为了防止出些意外的情况。”  

顿了顿,她又说道:“以往里,也有些初次讲道的师叔师伯把握不住火候,稍一不甚就讲的超了出去,道音演化剑气洪流,贯在识海里。”  

“若是没了它保护,怕是现在要少上几层真传的数量咯。”  

罗衣低声的说着。  

秋虹恍然的点头,对她表示感谢。  

她则是豪不在意的摆摆手,示意这都是应该的。  

秋虹心有戚戚。  

不曾想到,这听个讲道,还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稍有不慎,还会丢了自家的性命。  

还好青冥的长辈考虑的周全,不然就不知今日能有几人是站着回去的。  

一看这陆师伯就不像是个会收敛住言语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