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碧玉台上众修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秋虹下了灵鹤,过右偏门,直往讲道的碧云台所去。  

却是不能成为此代真传中最晚到的一个,虽说他并不在意,但总归是要保一保自家的师父脸上的面皮的。  

小西山异常的大,上次来便有所察觉。  

却没想此时再入其中,更觉不凡。  

“整个山应当是布置下了掌中日月、须弥芥子之类的神通。”  

秋虹心有所悟。  

不然明明在外界看起来并不甚高大的消息山,怎么会让他一直往上走了大约有一柱香的时间都未曾到了半山腰。  

讲道所在的地方为小西山的碧云台。  

位置处于小西山的背面,也就是和外物殿、星辰阁之类的建筑相背。  

他身处正面,自然要多绕上一段路。  

道旁奇花异树林立,几若铺满小西山剩下的空余。  

其内里倒是能隐隐约约的看见的一些灰色的声影。  

正是上次来所见的猿猴。  

此刻他们倒是没了那般顽劣的表情,老老实实的在用阔叶折叠成的小杯,仔细的去收集种种奇花异草上滴落的露珠。  

秋虹倒是知道有些灵性深重的白猿,走上修行之路后,便不食血肉。  

反而朝饮晨露,饿食灵果。  

修清净自然之体。  

叶鸿向他讲述青冥时曾说过,门内还有位白猿修成的剑仙。  

千百年来,也不褪去猿猴之身,整日游戏清穹山川之间。  

自称白猿老剑仙,也是一桩趣事。  

就这般随意的想着,忽的转过一片山壁。  

眼前豁然开朗。  

到了这时,他才方明何为碧玉之意。  

自然是字面上的意思。  

眼前这一片背靠斜山,面朝云海的半山平台,竟是一块巨大无比的碧玉镶嵌在山崖之间。  

表面虽亮,却不反强光。  

莹莹碧色,反而让秋虹的脑袋更是清亮了几分。  

显然这碧玉台最次也是件灵宝之类的物件,而且拥有平心净念,增长智慧的效用。  

中心处,有一方小池,边生一红叶树。  

其枝干宛若金铁,散发着金属般的幽光。  

而在其背后的山林之中,不时的有秋虹方才见到的猿猴,手捧绿叶,将其中辛苦收集的露水倒入到水池里面。  

往来络绎不绝,约有上百之数。  

也不知忙碌了多久,那中心的小池还是那般荡漾这水波,不涨分毫。  

再看其上人影,三三两两已有许多。  

但显然,正主未到,尚没有开始。  

秋虹放下心来,往前走了几步,不至于堵上道路。  

这才寻了一块石壁,依靠下来,观察着往来众修。  

有高冠博带像是儒生之人,正迎风独立,气度不凡。有披头散发敞胸露怀的浪荡子,依靠山石,饮酒笑看。也有清冷道姑模样的女子,静立一旁,少言寡语。  

更多的则是,三五聚集一起,谈天说地,互论修行。  

气氛上,除了几个孤寂不合群的,倒也说的上是其乐融融。  

就这般看着,秋虹也没有上前攀谈的想法。  

无他,有代沟啊!  

看着这些真传,个个俊美年轻异常,  

但实则,那个不比秋虹大上十余年岁数。  

就是现在蹦出来一个说,今日是我六十大寿,师兄弟们听完讲道一同去庆祝,他都毫不意外。  

一代真传,两甲子。  

百二时光,千般人。  

差了岁月的修持,总归是谈不到一起的。  

就算秋虹有着远超同龄人的心智,但稚嫩的面孔总是做不得假。  

上前来,人家只会当你是弟弟,却不能做同道。  

何必上前徒认兄长呢?  

且看看再说。  

秋虹靠在一旁,转运真气砥砺剑光。  

别说,这地方对于修行有着不小的好处,就算讲道听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在这里修持一天也算小有收获。  

他不在观察其他真传,闭目修行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感觉到有东西在蹭自己的腿。  

软绵绵的感觉。  

当即便停了功决,睁目看了下去。  

一双蓝色泛着水光的大眼睛和他对上,一身洁白的毛发。  

不是罗衣的云犬又能是何物。  

抬头一看,罗衣果真在一旁笑吟吟的看着自己。  

“罗师姐。”  

他当即打了个招呼。  

“没想到秋师弟还是这般刻苦修行的人呢,来此听讲道,还不忘磨砺剑光。”  

她笑着说道。  

秋虹直起身来,道:“方觉此地有些玄妙,对于修行颇有好处,便尝试一番,却是未见师姐前来。”  

“嘻嘻,你也是个聪明的。”  

她走过来,离了一些距离和秋虹并肩,道:“这碧云台原本只是一方普通山石,但是当年清雲剑仙常在这里教导弟子,久而久之便染了道韵,禁制自生,成就灵宝。能助修士增长智慧,明悟道理,更散发碧云灵机,助长修为。”  

“可惜每年只能上来一次,其他类似的地方可都要收门内的仙功的。”  

她遗憾的砸了砸嘴,似是在可惜什么。  

但秋虹总觉的她不是为了蹭这每年一次的免费修行机会,而是别有所图。  

“哦,对了,这小西山也是清雲剑仙所留下的哦。”  

秋虹轻轻点头。  

表示对那位前辈的称赞敬仰之情。  

罗衣此时显的比昨日活泼了几分,也闭口不提昨日提醒他之事。  

显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