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两军对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面对赵云的盘问,关羽难以作答,便皱了皱眉头,瞥了他一眼,冷冷的说道:“这是我军机密,不需你们操心!”  

“本将现在只想知道,你们可还有回军作战的勇气?”  

“当然有!”田楷硬着脖子,仰着头,大吼一声:“我们幽州将士绝不是贪生怕死的孬种!”  

赵云见此情形,也只能暗叹一声,拱了拱手,道:“末将麾下的骑兵部队实力未损,也能回军作战…”  

既然两人都想再战一场,他也只能舍命陪君子!  

而且,自己率领骑兵,在周围侦查巡视,也不用担心敌军突袭。  

如此以来,就算攻不破平原,也不会惨败收场。  

没过多久,关羽便指挥水军,护送大军渡河…  

此时,他的麾下,只有五千精锐,如果加上田楷手下的残兵败将,差不多有七八千人。  

另外,还有一万郡兵,正在后方汇聚,准备加入到攻城作战中。  

黄河岸边的动静,自然瞒不过距离不远的平原郡城。  

得知青州军队渡河北上,曹操顿时就喜出望外,大叫连连。  

之前,他还在担心青州军因为内部空虚,而不敢出兵呢…  

没想到,对方居然主动送了过来。  

“好!好——”  

曹操站在南面的城门楼上,遥遥的向前望去,虽然已经看不清黄河岸边的形势,但他却仿佛已经看到了希望!  

“将军——”  

这时,几位平原士族急冲冲的快步奔来,气喘吁吁道:“青州军正在南边渡河,将军为何不出兵南下,半渡而击?”  

面对青州大军的进逼,最紧张的就是平原城内的士族豪强!  

要是万一让他们攻破城池,刚刚背叛的这些人必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而且,刘备在青州还一直在改革税制,组建郡兵,这也同样是在侵犯地方豪强的权益!  

所以,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曹操出兵,保护平原郡城的安全。  

可惜,曹操跟他们的利益方向,却并不相同,摇了摇头,道:“不妥!不妥…”  

“之前田楷之所以兵败,不就是因为出城作战,半渡而击吗?”  

“而且,我军远道而来,大战一场,已经精疲力竭,不堪再战…”  

“所以,本将打算驻守城池,以逸待劳!”  

“尔等也要筹集青壮民夫,帮助我军守城…”  

那几人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只得同意下来。  

毕竟,这次守城作战,同时也在守卫自己的身家性命,自然要竭尽全力!  

“哈哈哈…”  

曹操见此,大笑一声,道:“你们放心,本将已经写好了求援文书,即将派出信使,向本初兄求援…”  

说着,就从身旁的程昱手中,接过一张帛书,在他们身前抖了抖,继续道:“你们也都看看吧,若是没有异议,就在这封书信上签名,一同向本初求援!”  

居然还要联名求援!  

这可是我们从来没有遇到的路数…  

公孙犊新奇之下,向前一步,接过那张帛书,拿到众人身前,一同观看。  

片刻之后,他们就面色古怪,互相对视一眼,心中感叹连连。  

因为在这封书信中,曹操诉说自己虽然攻破了平原,但也损失不小,而在黄河南岸,青州军却聚集数万兵马,不日就将前来攻城!  

形势危在旦夕,请袁绍速速派兵,前来支援!  

“你可真能吹!”  

“要不是我们亲眼看到了此战经过,还真要被你骗到呢…”  

公孙犊偷偷的抬起头,瞥了曹操一眼,心中腹诽不已。  

就在这时,站在对面的曹操出声发问:“怎么样?可有什么问题?”  

公孙犊等人看到曹操似笑非笑的模样,情不自禁的打了一冷战,连连摇头,道:“没有!没有…”  

反正对于他们这些本地士族来说,故意夸大青州军实力,也会有更大的好处!  

只要能让袁绍以最快的速度,派来最多的援兵,平原这边才会更加安全!  

“既然如此,你们就立刻签名吧——”  

曹操瞥了他们一眼,满意的点点头,道:“本将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求援信件送到邺城!”  

“喏——”  

公孙犊等人齐声应诺,在旁边找来准备好的笔墨,相继签下了自己的姓名。  

最后,曹操收起帛书,打量一番,点了点头,立刻招来一队骑士,让他们带着信件,疾驰而去。  

那些士人见此情形,总算是放下心来,告别之后,一同离去。  

曹操眼光幽深,默默地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轻笑一声,摇了摇头,转身看向南方。  

“只要把青州军拖在平原城下,等到冀州兵马赶至,他们之间的大战,恐怕就不可避免…”  

站在一旁的程昱按着城墙,感叹一声。  

“不错!”  

曹操也点头同意,忍不住的心中暗想——  

袁绍与刘备之间,在平原附近大战,必将拖延他们的势力发展!  

如此以来,我才有机会从中取势!  

没过多久,关羽就率领联军,赶到平原城下。  

可惜此时,城门紧闭,根本没有军队出战…  

关羽骑着战马,抬头向上望去,发现城墙上面,影影绰绰,站了不少士卒。  

同时,城门楼上的旗帜,也已经换上了大大的“曹”字!  

“来人!前去骂战——”  

关羽感觉有些尴尬,只能希望曹操忍耐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