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关羽出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曹操大获全胜,志得意满的踏入城内。  

“恭喜将军克服平原!”  

以公孙犊为首的平原士族聚拢过来,满脸谄笑,拱手道贺。  

“不知袁将军后续有什么安排?”  

他们之所以配合曹军,反叛田楷,自然是看在袁绍的脸面上,而不是如同丧家之犬的曹操。  

平原郡城处在黄河北岸,与刘备的地盘隔河相望,随时处在对方的兵锋之下!  

如今,虽然在曹军的帮助下,赶走了田楷,但却仍然没有摆脱危险。  

所以,城内的士族豪强迫切需要获得袁绍的支持与保护!  

“你们且放心!”  

曹操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想法,便露出满脸的自信,摆了摆手,道:“本初兄已经把公孙瓒压制在幽州,不日就将统一河北,挥兵南下!”  

“如此以来,我们脚下的平原郡城,就将成为进攻青州的根基之地!”  

“所以,本初兄一定不会再让它落入刘备手中!”  

“若是南面青州军胆敢出兵侵犯,本初兄也必定会派兵前来支援!”  

周围的士族豪强听到他的保证,不禁大松一口气,连连赞叹道——  

“若能如此,我们就放心了!”  

“总算可以不用像之前那样担惊受怕了…”  

“多谢袁将军对我们的支持与保护!”  

曹操见此,扯了扯嘴角,抬头看向南方。  

如今,刘备即将击败袁术,占据青徐两州,麾下实力太过强大!  

必须要尽可能的给予牵制!  

可惜,袁绍此时,还在一门心思的想着重复光武帝的统一过程。  

甚至还向自己吹嘘,将要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桓、鲜卑之众,南向而征伐天下!  

所以,在全据河北之前,只要刘备没有主动向北进军,袁绍也不会出兵南下…  

不过,时移世易!  

此时的天下形势,与两百年前的光武帝时期,根本就不同呀!  

若让刘备继续发展下去,就算是光武帝复生,恐怕也不是他的对手…  

所以,曹操拿下平原之后,反而希望南面的青州军能够出兵来攻!  

如此以来,才能把袁绍和刘备拖进战争之中,延缓他们的发展进程…  

田楷和赵云率领残兵败将,退到黄河岸边,在青州水军的帮助下,渡河南下。  

这时,关羽也带领数千兵马,来到黄河南岸的高唐。  

他也自然听到了曹操出兵的消息,连忙赶来支援,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  

看到两人垂头丧气的模样,关羽眯着眼睛,寒声问道:“你们初战一场,就败下阵来,甚至还丢失了平原郡城?”  

“嗯…”  

田楷满脸沮丧的点点头,咬牙切齿道:“我们也没有想到,城内士族居然会群起反叛…”  

“尤其是公孙犊,枉我之前如此信任于他!”  

“哼——”  

关羽冷哼一声,心中很是鄙夷。  

在平原盘踞了那么长时间,居然还会遭到如此规模的背叛,实在是让人瞧不起。  

于是,他就眯着眼睛,转而问道:“你们接下来,还有什么打算?”  

“我准备借道辽东,返回幽州…”  

田楷向北看了看,继续道:“我家将军正在幽州苦战,我要回去为他效力!”  

在历史上,田楷虽然能力不足,但对公孙瓒却忠心耿耿,他在青州被袁军击败后,也同样返回幽州,回到公孙瓒麾下,最终战死沙场…  

“末将也想返回幽州…”赵云神色黯淡,拱手作答。  

此时,虽然他对公孙瓒满怀失望,已经暗怀隐退之心。  

不过,他的节操和人品却不允许自己半途而废,就算想要脱离出去,也要回去之后,亲自与公孙瓒道别。  

关羽捋着胡子,斜眼看了看他们,不屑道:“像你们这样,打了败仗之后,只想着逃窜而回…”  

“若在本将军麾下,早就把你们拖出去斩了!”  

“你——”田楷气急,瞪大了双眼,恶狠狠的瞪了过去。  

自从退到黄河南岸,这厮就从来没有正眼瞧过自己!  

之前,田楷身为败军之将,中气不足,只能忍耐下来…  

没想到对方得寸进尺,如此傲慢的讥讽自己,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  

站在一旁的赵云也挺起腰杆,拱了拱手,道:“不知关将军有何指教?”  

“自然是出兵渡河,夺回平原!”  

关羽微微抬头,看向北方,用嘲讽的语气问道:“你们可还有再战的勇气?”  

当然有!  

田楷瞪着双眼,挺直腰身,张口就要回答。  

刚才那次战败,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太过大意,遭到了背叛…  

所以,他的心中很是不服,若能再战一场,洗刷耻辱,他也自然不会拒绝。  

不过,站在一旁的赵云却率先开口,拱手问道:“现如今,平原城内的士族豪强刚刚背叛,若是我军回返,他们必定会拼死抵抗!同时,曹贼麾下,也有数千士卒,不知关将军能够调动多少兵马?”  

“而且,刘使君正在徐州征战,抽调了大量的粮草物资,若是冀州袁绍出兵来援,关将军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之前,赵云在平原附近侦查巡视,了解的信息更多,思考的也更多一些,自然清楚双方治下的形势。  

关羽此时,自然没有应对之策,甚至连攻城器械都没有准备…  

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田楷居然在照面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