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国(1/6)
朱瞻基都想好了,只要朱文城敢得寸进尺他就当场拿下这家伙。
毕竟大明帝国的尊严不容侵犯,就算是同宗同源的清国也不能欺辱大明帝国。
“朱文城,朕最后警告你一次。不要在提什么请牌位,太祖爷的牌位只能在大明帝国的宗庙!
你们清国只是大明帝国皇室的旁支立国,怎能和我们本家争夺正统?”
“瞻基皇兄,你这话就有些过分!”
“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
“瞻基皇兄,你我心知肚明这当年的往事。什么正房偏房的按道理来说都不该这么办,父皇在本宫出发之前特意说过要重申宗法。这太祖爷的正统,我们大清帝国必须要了!”
“也就是说,允炆叔父决定好了与朕争夺这个正统了?”
朱瞻基眼中的怒火喷涌而出,他认为朱文城如此的猖狂就是认为他不敢怎么样。
“来人啊,请太子殿下去锦衣卫坐坐。叫赵然备好茶水,请太子殿下喝喝茶!”
喝茶,在锦衣卫喝茶。
朱文城怎么可能不知道锦衣卫,在朱瞻基下令之时立马便慌了神。朱文城怒斥朱瞻基不讲邦交礼仪还意图对大清帝国的皇太子殿下使用刑罚,这种外交侮辱大清帝国是不能忍受的。
“你还知道朕在侮辱你呢?
你刚才那股嚣张作态怎么变成了现在这般色厉内荏,你可让朕好生的瞧不起啊。
告诉你朱文城,这太祖爷的正统只能在大明帝国。如果允炆叔父还有争夺的心思,那今后的援助和移民可就要暂停了。”
朱文城闻言只能暂且作罢,不敢多说什么。
“好了,现在说说联姻之事吧。
方才朕跟你说过,只允许小旗主入赘而不许朕的女儿外嫁。这一点是朕的底线,也希望太子殿下能够理解。还有你妹妹和大明帝国勋贵将门联姻,朕也可以亲自为你牵线搭桥。”
“是,臣弟当然知道。”
朱文城见朱瞻基再次提起联姻之事,哪里不知道是朱瞻基在转移话题。不愿意破坏氛围的朱文城已经让朱瞻基在宗法上难看了,自然不能再打朱瞻基的脸。
“可是瞻基皇兄,这入赘也是需要嫁妆的嘛。
父皇其实需要更多的支持,不知道瞻基皇兄能不能看在联姻的份上多关照一下呢?”
“关照?你想要什么关照?”
朱瞻基有些疑虑,他没太听懂朱文城话中的含义。
“就是说一旦定下来联姻,瞻基皇兄肯定会许诺一批物资作为交换。父皇让本宫问问瞻基皇兄,能不能提前预支这批物资。
也就是说先交货,后订婚!”
“朱文城你是不是过于不要脸了,这种话你也说的出口?”
朱瞻基很惊讶,这不要脸的言论他朱文城也真敢说。
“瞻基皇兄你若是在大清帝国的角度上,你也会这么想。地处四战之地,周围还都不是中原文化的势力。若是要点面皮,我们还真发展不起来。
就是靠着这股不要脸的精神,我们八旗才能无往不利的!”
“很好,很有精神!”
朱瞻基气乐了,他是万万没想到这小小的小亚细亚半岛居然出了朱文城这么一个天才。
“行了,先吃饭吧。”
大明帝国宣德十年。
朱瞻基还是答应了朱文城的联姻请求,不光是把张辅之子和伊莎贝拉公主的婚事定了下来还举行了马氏小旗主的入赘婚礼。
而朱瞻基对于朱文城请求的各种支援,也当然是全部到位了。
婚礼十日后。
北京,大明门。
旌旗猎猎,遮云蔽日。一千名士卒站在城楼下的阅兵操练场上,前面百余名精锐士卒的明光铠熠熠生辉。特制的火枪钢刀反射着毒辣的日光,散发着磅礴的威势。后面的士卒似乎还有些慵懒,但是依旧神采奕奕。身上的皮甲虽然有些简陋,但看的出是精心制作的。一千人就这样站在台下,静静的注视着台上的人。
“这是朕为你准备的教官团,为大清帝国赛里斯八旗训练一支可靠的新军。”
“这也是嫁妆的一部分?”
自从宣德五年离开大明帝国的朱文城,直到现在才有机会回来。
“当然!”
“多谢陛下圣恩!”
朱文城走到教官团面前,看出来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之士。
“今日,本宫启程回盛京。尔等随我,共赴盛京、保卫大清!”朱文城特意换上一身轻便的铠甲,站在台上威风凛凛。身旁的朱瞻基见状很是揶揄的笑了笑,这朱文城也知道什么场合该穿什么衣服的道理。
“我等愿随太子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教官团带头的军官高声喊着,一副原因为朱文城效命的模样。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身后一千名教官团成员也跟着喊了出来,盛势十分的浩大。
“出发!”朱文城大手一挥,全军开拔。
从军行,从军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揽功名!
一路上朱文城倒是想跟随大军一路骑马,顺便作作秀体现太子殿下与士卒同在的态度。但是李唐安的骑术和小身板实在是受不了,待教官团行到天津地界朱文城的侍从赶紧买了辆马车。朱文城倒是也不推脱,一屁股就坐上了马车。但是这辆的马车没弹簧减震措施,车还是向天津知府借的。按礼制刺史的马车似乎真的不大,搞的朱文城每天都要
毕竟大明帝国的尊严不容侵犯,就算是同宗同源的清国也不能欺辱大明帝国。
“朱文城,朕最后警告你一次。不要在提什么请牌位,太祖爷的牌位只能在大明帝国的宗庙!
你们清国只是大明帝国皇室的旁支立国,怎能和我们本家争夺正统?”
“瞻基皇兄,你这话就有些过分!”
“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
“瞻基皇兄,你我心知肚明这当年的往事。什么正房偏房的按道理来说都不该这么办,父皇在本宫出发之前特意说过要重申宗法。这太祖爷的正统,我们大清帝国必须要了!”
“也就是说,允炆叔父决定好了与朕争夺这个正统了?”
朱瞻基眼中的怒火喷涌而出,他认为朱文城如此的猖狂就是认为他不敢怎么样。
“来人啊,请太子殿下去锦衣卫坐坐。叫赵然备好茶水,请太子殿下喝喝茶!”
喝茶,在锦衣卫喝茶。
朱文城怎么可能不知道锦衣卫,在朱瞻基下令之时立马便慌了神。朱文城怒斥朱瞻基不讲邦交礼仪还意图对大清帝国的皇太子殿下使用刑罚,这种外交侮辱大清帝国是不能忍受的。
“你还知道朕在侮辱你呢?
你刚才那股嚣张作态怎么变成了现在这般色厉内荏,你可让朕好生的瞧不起啊。
告诉你朱文城,这太祖爷的正统只能在大明帝国。如果允炆叔父还有争夺的心思,那今后的援助和移民可就要暂停了。”
朱文城闻言只能暂且作罢,不敢多说什么。
“好了,现在说说联姻之事吧。
方才朕跟你说过,只允许小旗主入赘而不许朕的女儿外嫁。这一点是朕的底线,也希望太子殿下能够理解。还有你妹妹和大明帝国勋贵将门联姻,朕也可以亲自为你牵线搭桥。”
“是,臣弟当然知道。”
朱文城见朱瞻基再次提起联姻之事,哪里不知道是朱瞻基在转移话题。不愿意破坏氛围的朱文城已经让朱瞻基在宗法上难看了,自然不能再打朱瞻基的脸。
“可是瞻基皇兄,这入赘也是需要嫁妆的嘛。
父皇其实需要更多的支持,不知道瞻基皇兄能不能看在联姻的份上多关照一下呢?”
“关照?你想要什么关照?”
朱瞻基有些疑虑,他没太听懂朱文城话中的含义。
“就是说一旦定下来联姻,瞻基皇兄肯定会许诺一批物资作为交换。父皇让本宫问问瞻基皇兄,能不能提前预支这批物资。
也就是说先交货,后订婚!”
“朱文城你是不是过于不要脸了,这种话你也说的出口?”
朱瞻基很惊讶,这不要脸的言论他朱文城也真敢说。
“瞻基皇兄你若是在大清帝国的角度上,你也会这么想。地处四战之地,周围还都不是中原文化的势力。若是要点面皮,我们还真发展不起来。
就是靠着这股不要脸的精神,我们八旗才能无往不利的!”
“很好,很有精神!”
朱瞻基气乐了,他是万万没想到这小小的小亚细亚半岛居然出了朱文城这么一个天才。
“行了,先吃饭吧。”
大明帝国宣德十年。
朱瞻基还是答应了朱文城的联姻请求,不光是把张辅之子和伊莎贝拉公主的婚事定了下来还举行了马氏小旗主的入赘婚礼。
而朱瞻基对于朱文城请求的各种支援,也当然是全部到位了。
婚礼十日后。
北京,大明门。
旌旗猎猎,遮云蔽日。一千名士卒站在城楼下的阅兵操练场上,前面百余名精锐士卒的明光铠熠熠生辉。特制的火枪钢刀反射着毒辣的日光,散发着磅礴的威势。后面的士卒似乎还有些慵懒,但是依旧神采奕奕。身上的皮甲虽然有些简陋,但看的出是精心制作的。一千人就这样站在台下,静静的注视着台上的人。
“这是朕为你准备的教官团,为大清帝国赛里斯八旗训练一支可靠的新军。”
“这也是嫁妆的一部分?”
自从宣德五年离开大明帝国的朱文城,直到现在才有机会回来。
“当然!”
“多谢陛下圣恩!”
朱文城走到教官团面前,看出来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之士。
“今日,本宫启程回盛京。尔等随我,共赴盛京、保卫大清!”朱文城特意换上一身轻便的铠甲,站在台上威风凛凛。身旁的朱瞻基见状很是揶揄的笑了笑,这朱文城也知道什么场合该穿什么衣服的道理。
“我等愿随太子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教官团带头的军官高声喊着,一副原因为朱文城效命的模样。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身后一千名教官团成员也跟着喊了出来,盛势十分的浩大。
“出发!”朱文城大手一挥,全军开拔。
从军行,从军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揽功名!
一路上朱文城倒是想跟随大军一路骑马,顺便作作秀体现太子殿下与士卒同在的态度。但是李唐安的骑术和小身板实在是受不了,待教官团行到天津地界朱文城的侍从赶紧买了辆马车。朱文城倒是也不推脱,一屁股就坐上了马车。但是这辆的马车没弹簧减震措施,车还是向天津知府借的。按礼制刺史的马车似乎真的不大,搞的朱文城每天都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