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洪熙(2/6)
瞻基监国。
永乐二十年十月。
“前方战局怎么样了?大父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送回来军报,此番终于是传回来消息还真是令人兴奋呢。”
朱瞻基看着下面的锦衣卫,还有他身上那封插着羽毛的信封有些激动。
“回太孙殿下的话,瓦剌部族已经全面投降。我军占据了哈密城以北、金山以南的西域土地,除了马哈木之子脱欢率和硕特部逃往讹答剌城以外基本上都献上了降书。”
“讹答剌城?那不是帖木儿汗国的地盘吗?”
朱瞻基没想到帖木儿汗国居然敢冒着与大明帝国开战的后果,去接纳脱欢。
“区区一万和硕特余部,帖木儿汗国就算是收了也没什么好处吧?”
“这臣就不知道了,臣只听说了帖木儿军队似乎在葱岭一带有集结的迹象。”
“大父怎么处理的?”
“陛下亲率全部大军翻越葱岭,和亦力把里汗国的军队联手进攻了帖木儿汗国的边境!”
“什么?”
朱瞻基拍案而起,差一点就原地裂开。
“你说大父越过了葱岭,已经和帖木儿汗国开战了?”
“上一封军报中说是打到了撒马尔罕城下,先锋大军正在阿姆河与乌浒河中间扫荡帖木儿汗国与瓦剌部族的军队。”
“都打到河中去了?”
朱瞻基是太小看了他这个大父了,朱棣这人有钱有军队能干出来什么事情不是常理能够揣度的。
而且区区征讨帖木儿汗国还不算什么,更让朱瞻基惊讶的是两个月后的军报。
朱棣一路攻占讹答剌城、布哈拉城、撒马尔罕城、玉龙杰赤城等中亚重要据点,而后在锡尔河大战中斩脱欢等瓦剌部族余部又大破帖木儿汗国与金帐汗国联军于咸海。
朱棣在花剌子模旧都玉龙杰赤城召集波斯、亦力把里、大食诸国使节觐见,宣布大明帝国将代替帖木儿汗国成为这个地区所有国家的宗主国。
朱棣在疯狂收狗之后,立马叫这些藩属国进献了大量的粮食。
不管是水稻还是小麦,反正是能吃的东西全都送到了明军大营。
朱棣这一路上基本都是在以战养战,通过帖木儿汗国国库养活大明帝国的军队。
可是二十万人的粮食,可不是几个粮仓就能解决了的。
朱瞻基从本土和草原已经运送了两次粮食,再送一次估计大明帝国的国库就要空了。
而且朱瞻基调度了汉蒙两族将近三十万的民夫往返于西域地区,这劳役可已经闹的是民怨沸腾了。
朱棣收的这一手狗,不光是解决了粮食问题还打通了从波斯地区到阿富汗地区的粮道。
下西洋舰队通过海运从印度地区采买的粮食,可以高效率的送到朱棣的大营。
帖木儿汗国的大汗在被朱棣打到逃往金帐汗国地界避难之后,立马向朱棣请求和谈。
不过朱棣没打算直接结束这场战争,有了充足军粮的朱棣征募中亚与波斯地区国家的军队三十万向金帐汗国进攻。在哈萨克一带的战斗中,帖木儿汗国的军队被明军消灭。帖木儿汗国的大汗也被亦力把里军队所斩杀,帖木儿汗国正式分裂成十余个小国家。而且分裂之后的国家,全部向大明帝国臣服。
金帐汗国也被朱棣打到分裂,原本雄踞北亚与东欧的蒙古汗国因王子争夺汗位而分裂。
金帐汗国分裂后带来的权力真空,给了另一个国家以机会。
拜占庭国。
或者说是大清帝国。
朱允炆借着朱棣的战争,趁机统一了小罗斯(乌克兰)地区。
而被朱棣带在军中的奥斯曼国王子穆拉德,也通过朱棣召集了一万多旧部。
穆拉德率部进入伏尔加河流域,一路击败基辅罗斯大公国的军队。在占领了莫斯科南方的梁赞之后更以此为都城,成功的建立了新奥斯曼国。
新奥斯曼国以儒家立国,而且成为了大明帝国第一个欧洲附属国。
朱棣现在的名声,可谓是从伊比利亚半岛到阿留申群岛、从两河流域到河中地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朱棣在规整好中亚地区的新秩序后,本来已经宣布大军按次序班师。第一批的十万大军都已经从波斯上船登陆广州港回国了,可就在朱棣和第二批十万大军将要出发的时候又出事情了。
欧洲的几个十字军团本来是对付大清帝国在巴勒斯坦地区登陆,结果把明军的使节认成了大清帝国赛里斯八旗的军官。十字军团抓住了大明帝国的使节,还用非常下作的手段羞辱了他们。
朱棣听闻此事之后,一怒之下率领第二批十万大军从波斯地区出发、在大食诸国征了批粮食与军队就来到了巴勒斯坦地区。
十字军团是由法兰西的一个大公率领的部队,其人数也达到了将近八万的数字。
本以为以逸待劳的十字军团能够击败明军,结果朱棣给十字军团上了一课。告诉他们什么叫战争,也告诉了他们亚洲谁说了算。
明军先锋部队只用火炮轰了一下,再配合骑兵部队冲锋了一次就解决了战斗。
明军不光是击溃了十字军团把他们赶回了欧洲,还开进了耶路撒冷城。这个中亚第一圣城,就这样落入了明军的掌控之中。朱棣于此又召见了北非与南欧国家的使节,向他们宣布大明帝国在亚洲的权威。
因为那些十字军逃回欧洲之后,大肆宣扬朱棣的威名。尤其是他
永乐二十年十月。
“前方战局怎么样了?大父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送回来军报,此番终于是传回来消息还真是令人兴奋呢。”
朱瞻基看着下面的锦衣卫,还有他身上那封插着羽毛的信封有些激动。
“回太孙殿下的话,瓦剌部族已经全面投降。我军占据了哈密城以北、金山以南的西域土地,除了马哈木之子脱欢率和硕特部逃往讹答剌城以外基本上都献上了降书。”
“讹答剌城?那不是帖木儿汗国的地盘吗?”
朱瞻基没想到帖木儿汗国居然敢冒着与大明帝国开战的后果,去接纳脱欢。
“区区一万和硕特余部,帖木儿汗国就算是收了也没什么好处吧?”
“这臣就不知道了,臣只听说了帖木儿军队似乎在葱岭一带有集结的迹象。”
“大父怎么处理的?”
“陛下亲率全部大军翻越葱岭,和亦力把里汗国的军队联手进攻了帖木儿汗国的边境!”
“什么?”
朱瞻基拍案而起,差一点就原地裂开。
“你说大父越过了葱岭,已经和帖木儿汗国开战了?”
“上一封军报中说是打到了撒马尔罕城下,先锋大军正在阿姆河与乌浒河中间扫荡帖木儿汗国与瓦剌部族的军队。”
“都打到河中去了?”
朱瞻基是太小看了他这个大父了,朱棣这人有钱有军队能干出来什么事情不是常理能够揣度的。
而且区区征讨帖木儿汗国还不算什么,更让朱瞻基惊讶的是两个月后的军报。
朱棣一路攻占讹答剌城、布哈拉城、撒马尔罕城、玉龙杰赤城等中亚重要据点,而后在锡尔河大战中斩脱欢等瓦剌部族余部又大破帖木儿汗国与金帐汗国联军于咸海。
朱棣在花剌子模旧都玉龙杰赤城召集波斯、亦力把里、大食诸国使节觐见,宣布大明帝国将代替帖木儿汗国成为这个地区所有国家的宗主国。
朱棣在疯狂收狗之后,立马叫这些藩属国进献了大量的粮食。
不管是水稻还是小麦,反正是能吃的东西全都送到了明军大营。
朱棣这一路上基本都是在以战养战,通过帖木儿汗国国库养活大明帝国的军队。
可是二十万人的粮食,可不是几个粮仓就能解决了的。
朱瞻基从本土和草原已经运送了两次粮食,再送一次估计大明帝国的国库就要空了。
而且朱瞻基调度了汉蒙两族将近三十万的民夫往返于西域地区,这劳役可已经闹的是民怨沸腾了。
朱棣收的这一手狗,不光是解决了粮食问题还打通了从波斯地区到阿富汗地区的粮道。
下西洋舰队通过海运从印度地区采买的粮食,可以高效率的送到朱棣的大营。
帖木儿汗国的大汗在被朱棣打到逃往金帐汗国地界避难之后,立马向朱棣请求和谈。
不过朱棣没打算直接结束这场战争,有了充足军粮的朱棣征募中亚与波斯地区国家的军队三十万向金帐汗国进攻。在哈萨克一带的战斗中,帖木儿汗国的军队被明军消灭。帖木儿汗国的大汗也被亦力把里军队所斩杀,帖木儿汗国正式分裂成十余个小国家。而且分裂之后的国家,全部向大明帝国臣服。
金帐汗国也被朱棣打到分裂,原本雄踞北亚与东欧的蒙古汗国因王子争夺汗位而分裂。
金帐汗国分裂后带来的权力真空,给了另一个国家以机会。
拜占庭国。
或者说是大清帝国。
朱允炆借着朱棣的战争,趁机统一了小罗斯(乌克兰)地区。
而被朱棣带在军中的奥斯曼国王子穆拉德,也通过朱棣召集了一万多旧部。
穆拉德率部进入伏尔加河流域,一路击败基辅罗斯大公国的军队。在占领了莫斯科南方的梁赞之后更以此为都城,成功的建立了新奥斯曼国。
新奥斯曼国以儒家立国,而且成为了大明帝国第一个欧洲附属国。
朱棣现在的名声,可谓是从伊比利亚半岛到阿留申群岛、从两河流域到河中地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朱棣在规整好中亚地区的新秩序后,本来已经宣布大军按次序班师。第一批的十万大军都已经从波斯上船登陆广州港回国了,可就在朱棣和第二批十万大军将要出发的时候又出事情了。
欧洲的几个十字军团本来是对付大清帝国在巴勒斯坦地区登陆,结果把明军的使节认成了大清帝国赛里斯八旗的军官。十字军团抓住了大明帝国的使节,还用非常下作的手段羞辱了他们。
朱棣听闻此事之后,一怒之下率领第二批十万大军从波斯地区出发、在大食诸国征了批粮食与军队就来到了巴勒斯坦地区。
十字军团是由法兰西的一个大公率领的部队,其人数也达到了将近八万的数字。
本以为以逸待劳的十字军团能够击败明军,结果朱棣给十字军团上了一课。告诉他们什么叫战争,也告诉了他们亚洲谁说了算。
明军先锋部队只用火炮轰了一下,再配合骑兵部队冲锋了一次就解决了战斗。
明军不光是击溃了十字军团把他们赶回了欧洲,还开进了耶路撒冷城。这个中亚第一圣城,就这样落入了明军的掌控之中。朱棣于此又召见了北非与南欧国家的使节,向他们宣布大明帝国在亚洲的权威。
因为那些十字军逃回欧洲之后,大肆宣扬朱棣的威名。尤其是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