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直隶解元,江左徐郎(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次,苦一次。  

正如民间流行的曲子那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但很快,有乡人看到许多认识的人热热闹闹地跟着队伍。  

不免好奇,大胆地靠近过去。  

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及时雨徐公明乡试的捷报传来。  

差役是巡按御史衙门的人,听说巡按御史是徐三元,哦不对,徐老爷的未来老丈人,决计不会弄错!  

「是解元呢。」  

有乡人不懂什麽叫解元,于是有人解释,「乡试的状元公,就叫解元其实正确说法是乡试第一名叫解元。  

但直接用状元来比喻,再不懂的乡人,也就懂了··  

许多乡人都跟着与有荣焉。  

解元郎是他们江宁府的人。  

有清水县的乡人昂首挺胸,「什麽江宁人,解元郎是清水县的人,你们隔壁吴中县的人,休想过来蹭喜气————」  

很快也有考究的老学究,说江宁徐氏,本系某某乡里」·  

哎,对于解元郎的祖籍,确实众说纷纭,没人说得准。  

于是长长的报喜队伍,不免产生争执。  

大家都在想,解元郎到底是哪个乡里,哪个村出身。  

不过一旦有隔壁县的人凑热闹,清水县的人,一下子同仇敌气。  

反正没你们的份儿!  

「胡了。」李老爷终于胡了一把,准备喊青哥儿开饭,随便将就糊弄一下,  

吃点东西吧。  

这时,外面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还有唢呐,十分喧哗。  

「什麽声音?」李老爷随口一问。  

他刚开口说话,便有门子进来。  

「中了,老爷————.」门子语无伦次。  

「中了什麽,我这是胡了。」李老爷没反应过来。  

「公—公明少爷中了—·解—」子激动得差点没喘过气。  

「中了。」李老爷先是一惬,反应过来。  

捏着牌的手有些颤抖,问:「中什麽了·———  

这时候,外面有人声嘶力竭地高呼,  

「捷报,捷报!贵府老爷徐讳青高中南直隶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解元。」李公站起身。  

王护卫丶马护卫也纷纷站起来。  

「青哥儿,咱们快出去—.」李公颤声道。  

徐青慢条斯理,说道:「叔父,你别着急。」  

他不疾不徐地整理衣襟,心想:「果然是解元,我道有成矣。」  

随即,徐青缓缓起身。  

「走吧。」  

徐青踏过门槛时,有些心不在焉,踩在门槛上,力道没控制好,只听咔一声,门槛竟而断掉。  

王护卫和马护卫相视一笑,随即跟上。  

走出李宅大门时,有秋香等婢女,提着一箩箩铜钱赶过来。  

原来,周氏临走前,吩咐秋香等人操持家务,早早备好了铜钱。  

秋香等人,记得老夫人的吩咐,这几日早已将报喜的铜钱准备妥当,一等捷报传来。  

便带着铜钱赶过来。  

上面还特意用红绳串着,十分喜庆。  

徐青出门,见了过来报喜的差役。  

这些差役都知徐青是巡按御史老爷的未来姑爷,现在又是南直隶乡试解元,  

见了真人之后,更是觉得解元郎整个星宿下凡似的,不可直视。  

还是周围的乡人起哄,闹着讨要喜钱,才又热热闹闹起来。  

秋香等人挨个发喜钱,随后有郭壮等衙门公差,过来维持秩序。  

徐青早已经派人去吩咐城里的酒楼饭馆,准备流水席。  

等捷报一来,便纷纷开始赶工。  

里里外外的人群,直把这巷子里里外外都占满。  

周围的邻居都没感到被打扰,反而纷纷过来沾喜气。  

往后,这李宅的巷子,都得改名解元巷了。  

江宁府出过不少进土,但解元郎,百年来还是头一遭呢。  

那可是南直隶的解元。  

不多时,清水县的县令郑知县过来庆贺。  

虽然之前有龈,但现在郑知县和徐青的关系已经大为缓和。  

不缓和不行啊,老巢都被徐青抄了。  

一时间,城里城外,各界名流过来祝贺,城里的热闹,都快赶上过年的时候了。  

不管真心假心,乡试解元的名头一加上,哪怕许多对徐青心生怨气的乡绅豪强,这时候面上都客客气气的。  

毕竟徐青中了解元,肯定马上要迎娶南直隶巡按老爷的千金,这桩婚事,百分百不可能有波折了!  

这时候,有许多本府的士人为之感慨不已,  

「江宁府百年文气,于今为盛。」  

「国朝两百年,养士何止百万。十五岁的直隶解元,唯江左徐郎而已。」  

何知府听说之后,更是高兴不已。  

徐青青云直上,他将来也有个好助力,只可惜,不是他的女婿啊。  

咋这辈子他碰见的好事好人儿,总让冯西风捷足先登。  

何知府高兴之馀,遗憾颇多。  

是夜欢宴不尽。  

后世有应天府名土,本科乡试第六名亚元谢泉手札记载「是夜,火树银花,蔚为壮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