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诸金显化(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金雷贯空,阴气弥散。  

双方隐有对峙,最终还是那渡黎先行服软,他到底不敢担下冒犯离火的罪名。  

他收拢身边异象,看向许玄:  

“少阳之物,可不是好拿的。”  

许玄目光渐沉,看着对方手中的那一杆玄金戊土之枪,肃声道:  

“坠入幽冥,妄称帝裔,何其可笑?到底是哪一脉是乱臣贼子,自有公论。”  

渡黎目光渐冷,并不回应,身形渐渐散去,化作一片浓重的阴光沉入地下,不见踪影。  

天陀却是破口大骂起来,语气不忿:  

“一帮游魂野鬼,威风摆的比昔日雷宫还足。”  

威华真人身形一转,看向许玄,似有几分犹疑:  

“雷判,第三道神通成了?”  

这位大离雷部主人心中稍惊,这才多久时日,对方便又修成一道神通。  

纵然有他授意相助,可这速度未免也太过骇人。  

若是放在其余道统,还算正常,可这却是最为难修的社雷,雷部的社雷种子至今还困着,不得出关。  

许玄掂量手中那一枚全阳道种,收起神通,散去心剑:  

“幸得公孙剑仙相助,斩了那恨海魔头,成了神通,不过是居北斗。”  

他目光稍凝,语气中多了几分真挚:  

“先前之事,谢过威华神将出手了。”  

威华淡然一笑,身旁的神光渐渐收拢,只道:  

“不算什么,你既是我雷部的司判,自然不能遭了阴世的胁迫,只是,这一枚道种,雷判可莫要空置了,用上才好。  

“阴阳异象散落,最后一层戊光也将消退,帝宫之中,多有重宝,现在多取一件,日后面对辽人,也多有几分把握。”  

这位神将转而化作一线雷光隐去,遁往外界。  

这时许玄才看见洞天之外,重重金雷横空,贯彻天地,中有一枚如山岳般的玄黑雷印沉浮不定。  

斗枢上罚印,雷宫遗留,神雷法宝。  

‘雷部竟将这一尊法宝搬来此处,难怪那渡黎不敢造次’  

许玄此刻御风行于天际,将那一枚全阳道种收入内景。  

此物飘然落于天陀手中,霎时有少阳玄光生发,道气弥散。  

这一枚道种中的经文被天陀拘出,合为功法,让他面色一喜:  

“《日月不仪道卷》,修成神通日月闲,正是东华秘法,较之我修行的还更为古老,属于上闲观的修士所撰。”  

这老妖语气中颇有惊喜,只道:  

“靠这一枚道种,足以造就出一位少阳紫府!”  

许玄心思急转,少阳之法久未显世,如今有传,必然和那一处少阳洞天脱不了关系,这枚道种或许有大用!  

他身旁又有神通激荡,震撼山岳,打得千峰倾倒,地脉变动,中岳的戊光迅速消散,直至显出五座玄台。  

玄台之上分有五道灵土,以器物乘之,为鼎、为罐、为盘.赫然是灵宝一级!  

居中之位,正是一道玄黄二气迷蒙的大鼎,雕刻玄纹,有玄鸟泣血,长垣环绕,横堰截流之景。  

而其上玄纹最为神异的却是一似麟似鹿,通体白麟的异兽。  

兽首如羊,自头上生出一支如玄玉般的独角,身如麋鹿,尾似蛟龙,四肢踏在大地之上,旁有四时安然,万民祭拜之景。  

“白麒麟”  

天陀语气肃然,悄声道:  

“戊土果位所应的仙兽当是建戊,乃是万山之主,为有翼龙骧,祂下育二血,一为白社,二为玄鸟”  

这一座宝鼎毫无疑问是此处洞天最为贵重的灵宝之一,诸修皆有意动。  

可霎时间就有离火、伏土、丁火、艮土之光升腾,几位高修已经围着这一处玄台斗起法来,使得天昏地暗,一时诸修难近。  

“看来是取不到了,己土的那道”  

许玄目光一转,见那一处有庚金之气冲天而起,杀意凛然,为白骨盈野,积血如河之景,杀气滚滚,避退旁人。  

庚金神通,伐不敬!  

明王伐不敬,以造金戮,大者如鲸鲵,小者似獍枭,一一杀之,封土为京观,以惩淫慝。  

这一道神通为太真一脉的秘传,乃是破阵子的上位,高至六品,为庚金杀伐之极。  

万金手中更有那柄金鳞,眼下自然无一人敢近。  

许玄拔剑而出,调转剑锋,杀向那一道蕴土玄台。  

台上有一青泥玄瓮,内里是一片丰收得获的神异青气,有四时安然,风调雨顺之兆,隐有霄雷生出。  

“青黎养霄瓮,对应蕴土神通彻青黎和霄雷神通变时雍,内里是一道.顺节宝时壤。”  

天陀声音稍沉,这一道玄瓮颇为不凡,兼有蕴土霄雷。  

“彻青黎又为返璞归真之沃土,落在地中,顺应节气,受霄雷之化,此器.最养灵根、法体和性灵,斗法也不差!”  

许玄手执清白羽扇,奋力一鼓,同时催动司天劫。  

天地间顿时风雷大作,二灾齐显,吹得那一处玄台上的修士摇晃不止,当下坠落,先被刑解之雷轰击,又遭飓灾之风卷动。  

眼下紫府太多,许玄也只能尽快出手,不然一旦遭了围攻,就是再多一道神通也扛不住。  

他眉心天眼骤然显出一道金华,三道灵光凝如一体,太阳清世之性高悬在上,下化阳炳之光,普照六合,中承正仪之尊,位定乾坤。  

这一道灵光的威能十分骇人,瞬间就将通往这一处蕴土玄台的道路打开。  

许玄不再犹豫,披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