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阴世金血(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中岳巍巍。  

棕黄戊光沿着山体升腾变化,千百玄峰拔地而起,森然矗立。  

帝阙玄宫,玉宇金楼,皆依循这磅礴山势而筑,错落于险峻之间,更有潺潺金色溪流自其中涌出,恍若山岳中流出的鎏金血泪。  

四方天象,应和而转。  

东升青阳,南涌阳精,西现阴煞,北落清霜,旁位四岳按照四时之序而变,异象渐生,弥散四方。  

许玄仗剑而立,黑袍猎猎,孤身位于山崖之畔,目如深潭,静静看着戊光退去。  

山岳之间的气机驳杂而恢弘,大半离国仙道、诸多海外紫府,乃至不少化形妖魔,金刚大士,皆都在此,静候山开。  

林林总总,仅在许玄灵识感应之中,便有数十道紫府一级的强横气息沉浮。  

又有数百玄峰显化,光华流转,显出性质各异的宝台。  

上陈诸多宝物、灵器,多是古代大蜀征伐四方,收集各道而得,被一片厚重迷蒙的地气压着,昭示着昔日的赫赫武勋。  

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峰峦之间大片盘踞不散的深邃黑暗,凶厉煞光凝如实质,其中甚至有灵宝一级的波动,正是昔日的赵庭遗物!  

昔日大赵一统北方,奉修煞气,却为蜀所灭,甚至不少核心之物都被镇在此作为陈设。  

不过,并无人敢去动这些赵庭遗物,只见一道身影突兀地出现在那煞光最为浓烈的峰顶。  

来人一袭苍灰魔纹道袍,青年样貌,神色冷峻,一对薄眉好似刀剑,乌眸瞥来,凌厉目光剐的人肌肤生疼。  

紫府中期的气势隐隐散发,更有极为强横的煞气神通变化,为恶犼,为环蛇,为大渊,为黑日,和下方的器物呼应,使得这一片煞海如同沸水翻滚。  

多数紫府已然猜到来人身份,自然不敢招惹。  

戚氏败亡,为蜀所诛,自入了幽冥之后再难修煞,那位国师也取不走这些事物,代其来此的,正是黑煞道统的真传。  

问恶。  

没有一人敢轻视这位紫府,仅仅是黑煞之名,就足以让诸多紫府敬重,更何况还和那位国师扯上关系。  

可周边的宝物灵器却是无主,散落在峰顶,使得诸多紫府蠢蠢欲动。  

不知是谁率先出手,一道匹练般的虹光卷向最近的一枚玉珏,霎时间引得诸多紫府纷纷出手,神通暴动,打得山岳震荡。  

许玄拔剑,此刻默默感应起体内稷书,扫过这一片玄峰,顿觉一股凌然魔气升腾而起,让她心中有感。  

“殆炁之物。”  

他并不理会周边争夺各色宝物、灵器的紫府,而是径直行往边缘的一座陡峭石峰。  

此峰荒石遍布,并无灵机,亦无宝华,落在灵识感应之下仅是一片空空,山上也未见什么神异,故而少有紫府来此。  

可在稷书感应之下,此峰上赫然有一道极为深沉恐怖的殆魔之气,威势惊人。  

银色律文凭空而显,将某种无形、狰狞的事物拘出,于是便有滚滚殆魔之光冲天而起,化作恶兽。  

此兽赤色黑纹,身如玄牛,尾似蛟龙,共生出九条长颈,其首似蛟似鸟,以赤金般的鳞甲覆之,狰狞威严。  

“是件甲衣。”  

天陀看出虚实,语气稍喜,殆炁作为第一魔道,古代辉煌之处远在血煞之上,灵器更是一等一的厉害。  

此道为古代魔考之源,亦可视为上天降劫,和雷宫之道并不冲突,正好以社雷驾驭。  

这甲衣似有灵性,暴动不止。  

殆光凝作的九首噬咬而下,玄铁般的赤鳞熠熠生光,其口中有万千魔齿,魔性狰狞,不时喷吐坎水离火,殆光阴煞。  

许玄祭出心剑,黑律飘然落下,这九首魔物犹豫一瞬,竟然还要作乱,自其中显出一道魔气滚滚的狰狞甲衣。  

“好凶的事物。”  

昔日降伏那大风振巽扇时,内蕴的一点灵性触及黑律便归顺,哪似眼前这件魔甲,凶戾难驯,挣扎不休!  

青黑殆炁魔光终于如潮褪去,显露出内里真形,赫然是一件赤黑二色的甲衣,黑色魔纹蜿蜒盘踞,多生尖角锐刺,显出万分的威严和凶煞。  

苍色胸甲之上雕着一九首恶兽之形,灵性十足,择人欲噬,鼓动水火,驾驭殆光,威势颇为惊人。  

甲胄之畔,一方青黑古碑无声显化,碑体斑驳,缠绕着丝丝缕缕的魔气,碑体上有几个扭曲纠结的古老魔文:  

“水火恶甲,上承无生夙业,下作九婴为神,”  

许玄眸光沉静,径直上前一步。  

不见其如何作势,便有神通催动将这一幅甲衣拘来,雷霆锁链束缚在上,更有一道黑律镇压,才让这水火恶甲停止挣扎。  

“水火恶甲.是古代无生魔君所传,可惜有损,不然当为灵宝一级。”  

天陀语气中有些可惜,不过转而道:  

“到底是殆炁之物,又炼了九婴这等水火之兽,威能不差。”  

许玄颔首,正欲将这凶甲收起,忽见天中离火直直坠落,好似炎天降下。  

灼热离火烧来,有焚山煮海之威,峰顶弥漫的森森魔气如同遇见克星,发出嗤嗤之声,顷刻间被蒸发、驱散干净。  

烈焰流光之中,一道身影踏火而降,着一身杏黄袍服,上以金线绣着山河纹路,颇为不凡,呼应离光。  

其人容貌英武,眸如大星,天然带着一股威严和神异之气,他眼神沉凝,看向许玄。  

来人正是宋世仪,一身离火神通翻滚变化,烧的这一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