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王保保是干气没办法。  

但有时候卖弄学问不恰当,也会给自己惹祸。  

原本他和张士诚没有太大利益冲突,双方相安无事。  

当时朱元璋的主要敌人是陈友谅。  

他怕二者左右夹击自己,就写信安抚张士诚,希望双方能保持和平。  

然而他在信里却将张士诚比作隗嚣。  

隗嚣是何许人呢,西汉末东汉初的一个军阀,先是投靠刘秀,后来又反叛被刘秀剿灭。  

你拿隗嚣来比人,这不是红果果的羞辱吗。  

张士诚盐商出身,属于恩仇必报的那种。  

你臭要饭的敢羞辱我,那这事儿没完。  

于是双方就产生了摩擦,后来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被朱元璋擒获,直接选择在狱中自杀。  

张士诚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真的兄弟情深。  

从此就和朱元璋不死不休。  

直到他的势力被消灭,都没有向朱元璋低头。  

可以说,朱元璋和张士诚起冲突,深层原因是军阀互相吞并。  

但诱因就是因为那封比喻不恰当的信。  

言归正传。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特别喜欢读书,身边随时都带着大批书籍。  

受李善长的影响,他对法家书籍读的比较多,甚至可以说受法家思想影响很大。  

管子作为法家祖师爷,管子一书朱元璋身边自然也有。  

只是以前他比较重视秦晋法派的思想,也就是商鞅韩非子那一派,对齐法派(管仲一派)并不重视。  

现在受到马钰那句‘孔孟为本,管荀为用’的影响,他开始重新审视管子的思想。  

越看就越觉得,确实非常的实用。  

管子的很多策略,完全可以套用到目前的大明。  

这让他对马钰更加的重视。  

-----------------  

就在朱元璋研读管子的时候,朱标却和宋濂起了冲突。  

一切都要从他研读管子和荀子说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