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都是算计(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一道剑斩,固然使青行灯伤上加伤,却也让他真正面临生死的抉择。  

他毫不犹豫的使出了每一位延寿大修,面临生死绝境之时,都会动用的最后底牌。  

那就是燃烧寿元,换取强大法力!  

青行灯出身神朝大势力镜云神社,乃是摘星法脉的真传弟子。  

他凝聚完美法相,于晋升之时,熔炼紫瞳寿命,每日可增寿元一日零两刻。  

算上各种延寿的灵药、秘法,他足足积累出来了接近三百年的富裕寿元。  

当他将寿元燃烧,一股雄浑的生命元气,骤然爆发,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景迁造成的伤势!  

明明受了致命伤,却在这元气的浇灌之下,迅速恢复。  

于此同时,他身化一道血色灵光,向着北方极速遁去。  

青行灯的寿元在极速消耗,头顶的一缕黑发,已经开始慢慢褪去颜色,变得枯黄。  

他也没有恋战,只是全力飞遁,自身状态太差了,他只想尽快脱劫而去。  

而在他下方的深海之中,同样有一个身影,正以丝毫不逊于他遁光的速度,牢牢地缀在他的身后。  

景迁依然没有放弃对于青行灯的追杀!  

纵然对方的伤势恢复了一些,可法相与灵机的失落,依然补不回来他缺损的战力。  

景迁并没有失去胜利的可能。  

有着须弥命格在身,他始终掌握着退路和先手,这让他具备强大的信心。  

两人就这么一追一逃,在这茫茫碧海之中,一路穿行。  

以九品追杀七品,真可谓攻守易势,倒反天罡!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迁成功的概率,在逐步的下降。  

飞遁之中的青行灯,正在尽全力调整自身法力,重塑自己的法相。  

只需要将法相初步凝聚,他一身的命术、寿术,就全都回来了。  

到时候,就是他反过头来,虐杀景迁的时机!  

正在此时,天边忽有一声清脆悦耳的鸟鸣传来,直入青行灯与景迁的耳膜。  

景迁只觉得情况不对,果断放弃了追杀,遁入了虚空之中。  

而那青行灯无处可避,转而向大海之中落去。  

却见一道翡翠一样的遁光,径直落在了他的肩膀之上,将他定在了空中,再不动弹。  

这遁光显化身形,却是一头红足白喙的婀娜神鸟。  

神鸟身长也就两尺,浑身却有深厚的法力灵光显现。  

而被它踩在身下的青行灯,却完全挣扎不得,呆呆的的立在高空。  

只听青行灯开口怒喝:  

“祝寿,放开我,你要干什么”  

“我乃命岛之主,你还能杀了我不成”  

却见这神鸟没有回答,而是张开鸟喙,吐出了一道绛紫色的浑厚命火。  

汹汹命火直落而下,狠狠的烧在了青行灯的身上,直烧的他皮开肉绽,疯狂惨叫!  

“祝寿,你这是在找死!”  

“我师门绝不会放过你!”  

可这神鸟不管不顾,只是接连吐出来一道又一道命火,灼烧青行灯。  

“啊啊啊啊!”  

毫无准备的命火烧身,几乎将青行灯给烧化了!  

这紫色的命火来自于浑洲府衙之中的六品命灶,算得上是浑洲之地的最强命火。  

自然也有着最强的神效与威能。  

在命火之中,青行灯肉身逐渐晶化,他一身的血肉、神魂与法力,被活生生的炼成了一盏三寸长的琉璃青灯。  

随后,这神鸟将法力拧成了一根细绳,将这青灯穿在自己的脖颈之上,振翅高飞。  

次元之中,景迁正躲在暗处旁观,他看的分明,那青行灯被烧死了,世间解从那灯身之上,捕捉到了新的信息:  

灵机:退海灯压伏要求:神鬼之相、灵宝之相寿数负担:一日两刻/日而那神鸟的身份,自然也是不言而明。  

浑洲府衙,海事房房主祝寿,凝炼精卫法相,跨越万里海疆,阴死了青行灯,并将其炼做了灵机,收归己有。  

自此之后,祝寿也有了通往伏灵境界的登天之梯,不用让令明机专美于前了。  

栖织式岛上,那栖狸神社已经完成了重建工作。  

只不过,重建之后的庙宇,形制大变,就连其中供奉的神明,也已经完全不同。  

曾经矫健的狸猫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头丈二高的大金蟾。  

这头金蟾,与那浑洲海市尽头小庙里的金蟾一般无二,只是大上了一圈。  

而这金蟾面前,站着两人,其中一位正是民事房海市管事李继。  

站在他面前的,是他的顶头上司,凝练六命金蟾法相的民事房房主李辕。  

只见李辕开口说道:  

“李继,这座命岛就交给你了,命灶之中,我已加满了漓龙身上的蟒膏,足够维持两百年了。”  

“你需把握好机会,尽快定了寿命,晋升延寿。”  

“这一把,祝寿算计失误,竟然造成绛珠岛陆沉,不过,于我民事房而言,却是分毫无损。”  

“这栖织式岛原定就是我们的,你只管好好经营就好,民事房会给你最大的支持!”  

李继深深行了一礼,开口说道:  

“是,大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栖织式岛与绛珠岛的竞争可谓双输,背后的一切,都是算计!  

景迁隐藏在次元之中,亲眼见证了祝寿将青行灯炼成灵机的全部过程。  

震惊之余,也是对这浑洲局势,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