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都是算计(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更深的了解。  

在府衙的掌控之中,浮在水面上的一切,都有律法和规则作为约束。  

可在水面之下,彼此的斗争却你死我活,极为凶险。  

哪怕强如延寿修士,执掌灵机,掌控命岛,甚至还有强大的师门背景,依然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  

谁能想到,堂堂延寿,在房主眼中,不过是炼器的宝材罢了!  

而在景迁的前世,现实也同样如此。  

当一个人的权力或者财富,超过一定限度之后,寻常的规矩,甚至于法律,都无法约束于他。  

万众瞩目的明星,也可能沦为其玩物。  

只不过,在这伟力归于自身的世界,一切表现的更加明显,更加直观。  

若是实力不济,所有外在附加,都是虚妄。  

景迁不由得对实力的提升,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望!  

命碑空间之内,他注视着安全区外的青行灯神魂,一时之间也是颇有感触。  

这位长生者,可谓是重生以来,悬在他头上的一柄利刃,曾几何时,也是他生命安全的最大威胁。  

可如今,对方却以如此戏剧化的方式,陨落在了他的面前。  

单以修为来看,对方无疑超越了鳄龙,成为了他口粮之中的最强者。  

而他脑海之中的知识和信息,无疑更是价值连城!  

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要跟对方好好相处了。  

在青行灯的身旁,鳄龙的气息已经不足巅峰期的三成。  

过去三个月中,景迁通宵达旦,夜夜征伐,距离彻底斩灭鳄龙,也只是时间问题。  

他可以非常自信的说一声,自身越阶杀戮的经验,绝对冠绝浑洲。  

而这些宝贵的经历,都会转换为他的修行积累。  

景迁从虚界一跃而出,钻入海洋之中,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出来浑洲岛这一趟,修为的增长固然不算小,可眼界的开阔,却让他直面了更加真实的世界。  

他急需休整,不如归去!  

拖了这么久,那海市中的井氏大厦,说不得已经完全盖好,只等他回去开盘了。  

浪潮命格法力全开,他向着北方一阵疾驰。  

虽说相隔了几个月的时间,无论死活,苏悯儿可能都不在原地了,可他还是得回去看一眼才放心。  

此去绛珠岛仍有十万里之遥,而他在海中的速度,比次元虚空,快了五倍不止,游得快些,十日之内就能抵达。  

日行万里,已经是普通龙象修士想都不敢想的速度了。  

而闯入这一片新的海域,景迁突然多了数不尽的、素未谋面的海族兄弟。  

他一一上门拜访,连吃带拿。  

丰收的快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路杀、一路烧,九品白牙海妖如雨打风吹去!  

效果自然也是极其显著:  

浪潮(紫瞳1.7/10)!  

纵然耽搁了些许时间,可随着浪潮命格继续重铸,他游泳的速度,还变得越来越快了。  

可是,不知为何,随着他持续前进,海妖的数量在急剧下降。  

前几日里,隔个几百里,就能遇到一位好朋友,奉献一波。  

可到了后来,海妖出现的频率大幅下降,以至于近乎完全消失。  

起先,景迁还以为是有人在背后传递消息,可等到海面之上的无垠苍穹,开始逐渐变色,他才终于意识到,是阴年到来了!  

景迁面色瞬间凝重,不再乱逛,而是直线朝绛珠岛游去。  

所谓的阴年,是这方世界的一种独特天象,其背后的原因景迁不得而知。  

可这阴年的恐怖之处,无论是景氏传承所载,还是阿宝十日谈中所述,都让他记忆犹新。  

在这片广袤无边的瀚海之上,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副祥和安定的景象。  

日升月落,云起云灭,偶尔有细雨微风,也是寻常变化,不值一提。  

这些正常的年份,被称之为阳年。  

与之相对应的,少则四五年,多则七八年,便会有阴年降临。  

在这一年里,日月不现,昼夜不分,草木不长,牲畜不孕。  

整片瀚海都会被一层看不见的阴霾所笼罩,整整一年,天色都会变得昏暗而沉闷。  

在这遮蔽了日月的阴霾之下,潮汐力量发生剧变,整个瀚海都会掀起无边巨浪,整年不息。  

动辄百米甚至几百米的恐怖巨浪,将阻断几乎所有的海上航运。  

唯有最勇猛,最强大的水手,才能于阴年行船。  

而更重要的是,阴霾之中,有阴鬼出没,它们无形无质,却凶猛异常,专以生灵魂魄为食。  

在阴鬼吞噬完魂魄之后,还会占据其肉身,将其化作阴尸,在这昏暗的阴霾之中游荡。  

哪怕是最弱的阴鬼,也有九品白牙的修为。  

被阴鬼寄生,血肉生灵能直接晋升整整一阶,成为更加强大的阴尸。  

即便是强如七品蓝血大妖,若是被寄生了,都能再进一步,成为横压十万里海疆的紫瞳大鬼。  

只不过,修为越高的生灵,越难被寄生罢了。  

每一次阴年,那茫茫多的恐怖阴鬼,才是所有生灵活物的公敌。  

若有修为在身,还能抵挡一二,如若不然,只能自求多福。  

对于普通凡人来说,若想避劫,唯有得到命火的照耀,才能驱散阴鬼。  

因此,只有烧起了命灶的大岛,才能成为人族聚居地。  

命火覆盖之外,则是危机四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