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青楼薄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头有钱胆气壮,男人有钱就变坏。  

赵孝骞出门便上了马车,吩咐直奔潘楼东街。  

坐在摇晃的马车上,赵孝骞嘴角难压,无声地勾出一抹暗黑系微笑。  

十八岁了,不能再纯洁了!  

如果是一条十八岁的狗,它都儿孙满堂了。  

而赵孝骞这个大活人,还是堂堂大宋世子,居然…俗称“处男”。  

狗见了他都会笑。  

第一次逛大宋的青楼,赵孝骞决定不带任何朋友,自己单刀赴会。  

当然,陈守和麾下禁军还是要带上,赵孝骞没那么傻缺,汴京城里得罪了那么多旧党,他又不是石家庄赵子龙,怎敢单枪匹马乱跑。  

汴京的潘楼东街是青楼勾栏集中之地。  

此地青楼林立,勾栏遍地,既有单干拉客的中年老妓,也有年轻貌美的花魁娘子。  

可以说,潘楼东街照顾了汴京高中低各种消费阶层,不管口袋里有多少钱,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女人。  

当然,青楼与勾栏里那些拉客的老妓不一样,它属于高端消费场所,皮肉生意也做,但主要是以高雅闻名。  

举凡进青楼的客人,其实以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为主。  

才子佳人对坐,才子作诗填词,佳人抚琴题书,画面多么和谐美丽。  

基本不会有才子作诗填词之后,突然开口问“做全套多少钱”。  

而所谓的花魁娘子,虽然沦落风尘,但往往也是心高气傲。  

她们不是脑满肠肥的暴发户用钱能砸躺下的,某个姓赵的亲王已经试过,不行。  

她们看重的也是年轻俊秀才华横溢的才子,有容貌有才气,懂得疼惜人,也要识风情。  

所以说,花魁娘子的入幕之宾要求很高,寻常人连面都见不到。  

这也是青楼的营销策略,勾着你,吊着你,就是不让你得到,再使点绿茶白莲手段,你不得倾家荡产往青楼里钻?  

马车到了潘楼东街,赵孝骞下了马车,转身四顾,果然处处灯笼高挂。  

印象里姑娘们站在楼阁上,摇着手绢冲着楼下娇声喊“大爷快来玩呀”之类的画面没看到。  

相反,四周其实很安静,就算有客人走进青楼,也如同拜访友人般淡定随意,没有人在青楼里咋咋呼呼,也没有老鸨在外面拉客。  

大宋的青楼给赵孝骞的第一印象,其实更像一种高端上流的交际场所。  

眼神扫视一圈后,赵孝骞看到一家挂着“醉花阴”的青楼,笑了笑,然后走了进去。  

招牌有点意思,醉花阴是词牌名,但字面意思又透着浓浓的暧昧气息,老板是个会做生意的。  

吩咐陈守等人门外等候,赵孝骞独自走进这家青楼。  

进门便觉堂内明亮,房梁上挂了许多灯笼,一名穿着长衫的知客迎上来,先斯斯文文地长揖一礼,然后露出亲和的微笑。  

“小人这厢有礼,公子面生得很,似乎没来过,不知公子有何需要,是要听姑娘唱曲儿,还是听琴赏舞。”  

赵孝骞有点忐忑,第一次来青楼,不懂里面的流程,难免有些露怯。  

然后感受了一下怀里黄金的重量,赵孝骞露出自信的微笑。  

“先弄一桌好酒好菜,再叫姑娘唱个曲儿。”赵孝骞回道。  

没提什么花魁娘子,赵孝骞很清楚所谓的花魁,其实就是不见底的销金窟,钱花了,人还不一定能睡得到,活爹就是反面教材。  

“公子可有相熟的娘子?”  

“没有,多叫几个我先看看。”赵孝骞淡定地道。  

知客笑着将他领到楼上一间雅阁里,然后告退。  

没多久,几名丫鬟端着酒菜进了雅阁,然后一股香风飘来,一群莺莺燕燕排队走进雅阁内。  

赵孝骞精神一振,这味儿对了!  

又是该死的前世的乡愁!  

姑娘们进来了六七个,看着赵孝骞年轻雍贵的模样,纷纷掩嘴笑开了花儿。  

接下来便见一个个姑娘轮流上前自我介绍。  

“我是珍珍。”  

“我是怜怜。”  

“我是爱爱。”  

“额是王刚!”  

赵孝骞皱眉,神情有点失望。  

怎么说呢,没想象中那么绝色倾城,眼前这几位姿色还是有,大多是中等偏上,如果打分的话,平均分大约能打六七十左右。  

王刚比较出众,她七十五。  

自己的处男之身若交付给她们,未免有些屈辱了。男人也需要高端的仪式感的。  

“换一批!”赵孝骞果断挥手。  

很快又进来一批,一批又一批,仍是不满意。  

不仅赵孝骞的脸黑,知客的脸也黑了。  

这人是竞争对手派来砸场子的吧。  

或许赵孝骞的表现太特别,整个青楼都有些讶异了。  

距离赵孝骞雅阁对面不远的另一间雅阁里,一名怀抱琵琶的绝色女子正垂头抚弄琵琶,调试琴弦。  

丫鬟兴冲冲跑来告诉她,青楼来了一位贵公子,口味却刁钻得很,换了三四批姑娘,仍未见到满意的,知客都快哭了。  

绝色女子神情淡然,不为所动,眼神里只有一股淡淡的鄙夷。  

“渔色之徒罢了,庸俗得很。”女子平静地道。  

“听知客说,这位贵公子身份不凡,不仅乘坐的马车华贵,还有许多禁军跟随,娘子何不去结识一番,兴许能托付个好人家呢。”丫鬟不死心地劝道。  

女子摇头:“既已沦落风尘,此生哪有什么好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