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直冲布政使司衙门(1/2)
幽州!
幽都路布政使司衙门!
“嗒嗒嗒~~~”
清晨的阳光下,众多凌乱且急促的脚步声在布政使司衙门的大街上响起,一群三四十名带刀黑衣人组成的队伍,迅速奔向了布政使司衙门。
在这群黑衣人的后面,还大步行走着面容冷肃的张学礼,他被沈缉带着数名黑衣人簇拥着。
没错,就是张学礼和沈缉等人!
此时已是张学礼带人离开营州的第二天清晨。
经过一天一夜的赶路,张学礼等人沿路在驿站换马接力,快马加鞭之下,于今日清晨抵达了幽州城。
然后,张学礼马不停蹄,召集了情报司的一支行动队后,直接朝布政使司衙门奔了过来。
此时,情报部的这支行动队便直冲布政使司衙门。
“站住!这里是布政使司衙门,你们是何人?”
布政使司是官府重地,也有众多卫兵和衙役守卫,突然看到这么多带刀黑衣人冲来,他们立即沉喝,并且做出了攻击准备。
只不过,那些情报部行动队的黑衣人却不管不顾地直冲。
“平戎军情报部执行公务,所有人站在原地不许动!”
声音响起,一众行动队的黑衣人直接冲进了守卫的卫兵和衙役中。
那些卫兵和衙役听到是平戎军,顿时个个惊愕,却也真就不敢再妄动了,只是不明所以地站在原地,茫然地看着那些黑衣人。
而那些黑衣人,一路奔行间,所过之处,一边留下人警戒四处,一边继续朝着布政使司内部奔去,直奔提举榷场司所在的部门。
那一路上,那犹如兵祸的动静,顿时惊动了衙门内的众多官吏,众多官吏纷纷侧目,或停下脚步、或从公房内走了出来,震惊地看着涌进衙门的众多黑衣人,看着布政使司衙门从未发生过的这一幕。
就连正在一间公房内处理事务的布政使李延儒都被惊动,快步走了出来。
在他身后,还跟着好些官员,其中就有提举榷场司的副使顾建成!
李延儒出来后,看了眼衙门内林立的黑衣人,然后看向了外面的方向。
当看到外面正好走来张学礼等人时,他当即快步走上了前。
“张将军,这是怎么回事?你们为何率兵冲入布政使司衙门?”
走到近前,李延儒快速急问,脸上没有情报部冲撞衙门的愤怒,只有事严的凝重。
张学礼带着人停在李延儒面前,亦是肃严地直视李延儒:
“李大人,冲撞布政使司衙门非我们本意,实在是事情紧急没时间跟您招呼了!”
“关于假银的事情,营州那边已经在民间传开,城内开始出现动乱,而我们昨日在营州榷场查到涉案的‘四海商贸’有可能与提举榷场司这边有关联,所以立马赶来询问,以尽快找到源头、遏制事态,便没时间跟您提前说了!”
张学礼快速解释。
而李延儒听完,顿时一惊:
“你说什么?营州那边已经传开了?”
张学礼等人是从营州一路日夜兼程赶回幽州的,一路吃喝都在路上、也一路在驿站换马,谓之八百里急行也不为过,所以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回了幽州。
而这点时间,营州官府那边的消息还没传到布政使司衙门呢,所以布政使司这边还不知道营州发生的事情。
也就燕王府,通过情报部的飞鸽传书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不过也是昨晚才收到的消息。
“李大人,王爷稍后应该会找您议事,此事王爷到时会跟您说,本将现在有紧事要办,就不跟您多说了!”
面对李延儒的震惊,张学礼此时却快速摇头,然后没再多说,而是冷冷地看向了李延儒身后的顾建成:
“顾大人,你在这里正好,你是提举榷场司的副使,本将先问问你,这本允许营州榷场‘四海商货’专营丝绸和茶叶的批文,是谁批准的?为何只有印章而没有署名?”
说着话时,张学礼从身上拿出了一份文书,直接翻到最后一页,朝顾建成展示着。
就见那文书的最后一页上,字迹的下方盖着印章,却没有核准的署名。
李延儒看到这样的文书,顿时皱眉,亦是质疑地看向了顾建成:
“提举榷场司什么时候发过这样的专营文书了,本官怎么不知道?并且布政使司什么时候允许文书不署名就可以下发了?这是怎么回事?”
“呵呵~~”
顾建成一声轻笑,却是没有丝毫紧张,反而满身轻松和好整似暇,只是瞥了瞥文书后,朝李延儒和张学礼两人挑了挑眉:
“两位问错人了吧?顾某在这衙门里有什么实权啊?什么事都没有顾某插手的份,整个就一闲人,哪知道这些事?”
“更何况,提举榷场司的印章一直都是由榷场使沈书砚大人在保管,本官可接触不到这些事情,你们问了也白问,也别赖在本官头上!”
顾建成丝毫不怕张学礼和李延儒两人,语气毫不客气。
并且说着话时还挺了挺胸,一副朝廷上差且背后有人撑腰的架势,浑身透着久在朝廷为官的派头。
并且,看到官府如今出了这事,顾建成的眼中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张学礼和李延儒两人见此,都是对顾建成升起了恼怒。
不过此时事急,张学礼也没心情和时间跟顾建成一般见识,抬脚就继续朝衙门里面走去:
“走!去榷场使公房,找沈大人问问!”
嗒嗒嗒
后面立马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沈缉带着数名黑衣人紧步跟随。
而李延儒,此时亦是急忙跟上,其眉宇间紧皱起了眉头。
沈书砚是李延儒在雄州当知府时的老部下了,
幽都路布政使司衙门!
“嗒嗒嗒~~~”
清晨的阳光下,众多凌乱且急促的脚步声在布政使司衙门的大街上响起,一群三四十名带刀黑衣人组成的队伍,迅速奔向了布政使司衙门。
在这群黑衣人的后面,还大步行走着面容冷肃的张学礼,他被沈缉带着数名黑衣人簇拥着。
没错,就是张学礼和沈缉等人!
此时已是张学礼带人离开营州的第二天清晨。
经过一天一夜的赶路,张学礼等人沿路在驿站换马接力,快马加鞭之下,于今日清晨抵达了幽州城。
然后,张学礼马不停蹄,召集了情报司的一支行动队后,直接朝布政使司衙门奔了过来。
此时,情报部的这支行动队便直冲布政使司衙门。
“站住!这里是布政使司衙门,你们是何人?”
布政使司是官府重地,也有众多卫兵和衙役守卫,突然看到这么多带刀黑衣人冲来,他们立即沉喝,并且做出了攻击准备。
只不过,那些情报部行动队的黑衣人却不管不顾地直冲。
“平戎军情报部执行公务,所有人站在原地不许动!”
声音响起,一众行动队的黑衣人直接冲进了守卫的卫兵和衙役中。
那些卫兵和衙役听到是平戎军,顿时个个惊愕,却也真就不敢再妄动了,只是不明所以地站在原地,茫然地看着那些黑衣人。
而那些黑衣人,一路奔行间,所过之处,一边留下人警戒四处,一边继续朝着布政使司内部奔去,直奔提举榷场司所在的部门。
那一路上,那犹如兵祸的动静,顿时惊动了衙门内的众多官吏,众多官吏纷纷侧目,或停下脚步、或从公房内走了出来,震惊地看着涌进衙门的众多黑衣人,看着布政使司衙门从未发生过的这一幕。
就连正在一间公房内处理事务的布政使李延儒都被惊动,快步走了出来。
在他身后,还跟着好些官员,其中就有提举榷场司的副使顾建成!
李延儒出来后,看了眼衙门内林立的黑衣人,然后看向了外面的方向。
当看到外面正好走来张学礼等人时,他当即快步走上了前。
“张将军,这是怎么回事?你们为何率兵冲入布政使司衙门?”
走到近前,李延儒快速急问,脸上没有情报部冲撞衙门的愤怒,只有事严的凝重。
张学礼带着人停在李延儒面前,亦是肃严地直视李延儒:
“李大人,冲撞布政使司衙门非我们本意,实在是事情紧急没时间跟您招呼了!”
“关于假银的事情,营州那边已经在民间传开,城内开始出现动乱,而我们昨日在营州榷场查到涉案的‘四海商贸’有可能与提举榷场司这边有关联,所以立马赶来询问,以尽快找到源头、遏制事态,便没时间跟您提前说了!”
张学礼快速解释。
而李延儒听完,顿时一惊:
“你说什么?营州那边已经传开了?”
张学礼等人是从营州一路日夜兼程赶回幽州的,一路吃喝都在路上、也一路在驿站换马,谓之八百里急行也不为过,所以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回了幽州。
而这点时间,营州官府那边的消息还没传到布政使司衙门呢,所以布政使司这边还不知道营州发生的事情。
也就燕王府,通过情报部的飞鸽传书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不过也是昨晚才收到的消息。
“李大人,王爷稍后应该会找您议事,此事王爷到时会跟您说,本将现在有紧事要办,就不跟您多说了!”
面对李延儒的震惊,张学礼此时却快速摇头,然后没再多说,而是冷冷地看向了李延儒身后的顾建成:
“顾大人,你在这里正好,你是提举榷场司的副使,本将先问问你,这本允许营州榷场‘四海商货’专营丝绸和茶叶的批文,是谁批准的?为何只有印章而没有署名?”
说着话时,张学礼从身上拿出了一份文书,直接翻到最后一页,朝顾建成展示着。
就见那文书的最后一页上,字迹的下方盖着印章,却没有核准的署名。
李延儒看到这样的文书,顿时皱眉,亦是质疑地看向了顾建成:
“提举榷场司什么时候发过这样的专营文书了,本官怎么不知道?并且布政使司什么时候允许文书不署名就可以下发了?这是怎么回事?”
“呵呵~~”
顾建成一声轻笑,却是没有丝毫紧张,反而满身轻松和好整似暇,只是瞥了瞥文书后,朝李延儒和张学礼两人挑了挑眉:
“两位问错人了吧?顾某在这衙门里有什么实权啊?什么事都没有顾某插手的份,整个就一闲人,哪知道这些事?”
“更何况,提举榷场司的印章一直都是由榷场使沈书砚大人在保管,本官可接触不到这些事情,你们问了也白问,也别赖在本官头上!”
顾建成丝毫不怕张学礼和李延儒两人,语气毫不客气。
并且说着话时还挺了挺胸,一副朝廷上差且背后有人撑腰的架势,浑身透着久在朝廷为官的派头。
并且,看到官府如今出了这事,顾建成的眼中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张学礼和李延儒两人见此,都是对顾建成升起了恼怒。
不过此时事急,张学礼也没心情和时间跟顾建成一般见识,抬脚就继续朝衙门里面走去:
“走!去榷场使公房,找沈大人问问!”
嗒嗒嗒
后面立马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沈缉带着数名黑衣人紧步跟随。
而李延儒,此时亦是急忙跟上,其眉宇间紧皱起了眉头。
沈书砚是李延儒在雄州当知府时的老部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