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乱渐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些都不用你说!”

听着典武的话,林萧没好气地摆了摆手,道:

“对于关猛,我还不知道他?我要是不信任他,就不会让他担任渝关主将了!”

“还有其他军将也是如此,都是我带出来的兵,也多是西山军校出来的军官将领,我对他们是心里清楚的,岂会因为一点利益就动摇初心?况且我们平戎军的隐性规制大家心里也都清楚,谁会这么去做?谁会跟自己过不去?”

“再有,我刚才也说了,入关检查是官府在负主责、军队只是协助,有些事情他们也说了不算!”

“所以,你今天没必要帮他们解释什么的,本王不会因为这点事情就对他们有想法,更不会因此对自己的部下产生不信任!”

“你去告诉关猛他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有心里负担,只要以后严格检查入关就行!”

说罢,林萧板着脸看着典武,眼中露着责怪和佯怒。

“是是是,末将稍后去信说说他们!”

典武被林萧看得有些不好意思,高壮的汉子竟是有些扭捏了起来,讪笑着连连点头。

林萧也不再逗弄典武,说完后,逐渐收敛神色,然后让典武坐下,准备跟他说点事情。

只不过,还没等典武落座呢,外面便再次响起姜寒衣的声音:

“禀告王爷,幽都路布政使李延儒大人求见!”

“嗯?”

林萧诧异地看了眼门外,然后顿时又没好气地看向了正要落座的典武:

“看看,又一个请罪的来了,你们一个个的,今日这是商量好的?”

闻言,典武苦笑着摇了摇头,却也没坐下了,而是站在椅子前望向了门外。

林萧打趣过后,此时也转过了头,朝门外沉喝:

“把李大人请进来吧!”

“是!”

门外响起姜寒衣的回应。

然后没一会儿,一身官袍的李延儒走进了堂内。

如今的李延儒看着又沧桑了许多,两鬓都已经变得斑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深了许多,一副饱受劳累的模样。

他走进堂内之后,看到典武在这先是怔了怔,然后当即朝林萧一礼:

“下官见过王爷!”

“下官有罪,下官御下不严,造成假银从渝关关口流入幽云,给幽云带来了巨大损失和危机,特来向王爷请罪!”

李延儒直接道出了来意,声音自责懊悔,说着话时,朝林萧躬身不起。

林萧看到李延儒,还真就泛起了火气,直接开口:

“李大人,官府在此事上确实有大问题了!”

“本王知道,你们读书人讲究的是中庸和人情世故,可特别通关文牒是给一些特殊商队用于方便的,不是免查证明!”

“但你们下面的人都做了些什么?看到有特别通关文牒的商队,就以为它们身后有什么背景,搞起了特殊关照和人情世故,竟然都不认真检查就直接放其入关了,把特别通关文牒硬生生变成了免查证明,这才造成了大麻烦!”

“并且,还不止是关口那边,据本王了解,在下面的各地官府,也开始在逐渐滋生这种不良现象,甚至我们北疆自己的好些官员都已经有了官僚主义的苗头!”

“这些官僚习性是要不得的,会毁了我们幽云北疆!”

对于李延儒,林萧就没有对典武这么客气了,口气严肃的责问,并且连自称都变成了‘本王’,很是严厉。

“是!都是下官御下不严、管理失当,请王爷责罚!”

李延儒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躬着身体,全部揽下了责任,声音中透着自责、沧桑和无奈,也仿佛瞬间老了好几岁,躬着的身体都感觉驼了起来。

一旁的夏瑾见此,神色有些不忍,转头看向了林萧。

林萧说过一通之后,此时的怒火也消散了一些,再看着李延儒斑白的鬓角和沧桑的身影时,亦是有些复杂。

下一刻,林萧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李大人起身吧,刚才本王的口气是有些严厉了。”

“其实说起来,此事也不能全怪李大人,自西征云中开始,整个幽蓟的政务和大军的一些后勤事宜就全担在了你身上,其它一些事情你也确实顾之不及。”

“此外,我们幽云北疆又有些特殊,还有一些朝廷派来的官员在这任职,他们一身坏习性,在这时间长了,难免传染给周围的其他官员,这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如今云中收复,李大人应该腾出手来好好抓抓幽蓟官府的吏治了,给下面的官员敲响警钟,杜绝陋习!”

“还有就是,官府的人在入关检查方面确实有些局限,以后边境的出入关由各关口驻军负责,官府的关吏只负责收税和各项登记!”

“这是基于幽云北疆的安全考虑,李大人别多想,另外假银案的事情李大人也别太自责了,既然事情出了,那就准备协助幽云钱庄和商务司做好应急准备吧,接下来怕是要不太平了......”

说罢,林萧也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

“是!多谢王爷体谅,王爷考虑周全,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边境出入关检查确实交由驻军最为合适,下官定让下面的关吏配合好各关口驻军,也会全力准备,以应对接下来假银案的影响!”

李延儒直起身,郑重地点了点头,整个人浑然没有林萧做出入关改动的想法,反倒是一副认真议事的郑重。

劝慰了两人。

林萧随即顺势而为,既然典武和李延儒两位幽蓟的军、政主官正好都来了,那干脆跟他们商议起了事情,商议如何应对接下来假银案的影响!

所以,说过之后,林萧再次让两人落座,然后开始商谈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