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石破天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莫非王孝伯与夏道自之间的恩怨,原本就是假象,只是做戏给外界看的,将相不和,两人才不会遭到猜忌?”  

“如此说来,王将军岂不是早早就布局,等待这一天?这心思手段也太可怕了!”  

“真假不重要了,夏道自是权臣奸臣,可他又不傻。那玄天教入京,是要改朝换代,夏道自毕竟是皇族,若真让玄天教坐上江山,还有他什么事。”  

“不错,再大的冲突,只要有共同利益,都可以妥协。”  

江湖群雄众说纷纭。  

叶玄沉默不语。  

夏国将相此番联手,其中详情极为复杂,牵扯极广,远非众人议论的这么简单。  

将相失和,这一点做不了假。  

能让两人摒弃前嫌,选择联手,是因为叔父出面。  

说服王孝伯不难,玄天教威胁南夏,日渐壮大,乃是北伐军的心腹大患。  

但想要说服夏道自,却有不小的难度。  

此事转机,出现在夏元显身死。  

夏元显与玄天教关系密切,师承宫中那位高人。  

夏道自只知道此人的存在,却不知她的身份来历。  

夏元显一死,他与玄天教之间便断了联系。  

而在玄天教眼中,夏道自无足轻重,可有可无,有宫里那位在,随时可以取而代之。  

叔父将宫里那位的身份,透露给夏道自,并提醒他,南夏一朝,多位皇帝横死,皆出自此人之手!  

夏道自是聪明人。  

这意味着,如果玄天教入京,他不但会失去现有的一切,甚至还有性命之忧!  

他只能合作。  

还有一点。  

夏元显被陈棠所杀之后,玄天教没能替他报仇。  

虽然有孙灵秀出手,却被叔父阻拦。  

孙灵秀失手,自然不会跑去跟夏道自解释。  

夏道自对玄天教的嫌隙更深。  

所以,他才同意叔父安排,与王孝伯联手,布下这个局中局。  

至于沈国宝,只是这个局中的牺牲品。  

若非如此,玄天教也不会轻易入局。  

“不对。”  

云逸风皱眉道:“按照玄天教的计划,是要等京城禁军和北伐军、江州大军大战,两败俱伤之后,才会动手。”  

“就算王孝伯和夏道自暗中联手,若双方阵营没有厮杀起来,玄天教又岂会上当?”  

杨简之道:“按照大伯密信中所言,是王将军这边提前动了手。由夏道自出面,引诱玄天教众人入宫,双方于宫中爆发大战!”  

“玄天教两位教主,"雷公"孙敬,"风师"杜灵,全部身死!玄天教二十四位祭酒,其麾下数千位玄师,死伤无数,只逃脱百余人!”  

“啊!”  

人群中传出一阵惊叹。  

这个消息太震撼了,可谓是石破惊天!  

玄天教两位教主身死,玄天教京城折戟,几乎是全军覆没!  

这对玄天教的打击太大,可谓是釜底抽薪,将玄天教连根拔起!  

天下皆知,雷公、风师两位教主对南夏的威胁最大,数千位玄师,更是玄天教的根基。  

而如今,全部葬身于京城,死在王孝伯、夏道自联手之下!  

没了两位教主,二十几位祭酒和数千位玄师,就算玄天教聚众十几万大军,也是不堪一击。  

陈棠听得暗暗咋舌。  

他之前才想到,京城那边应该会有一些大动静。  

没想到,剑阁、北伐军、禁军,江州军四方势力搞出这么大的手笔!  

何掌柜面如死灰,有些惊慌的看向醉翁。  

云逸风、炎阳岛主、余青峰、岳震四人对视一眼,回想起叶玄方才说的那句话,不禁一阵后怕。  

还好他们出于谨慎,刚刚没有贸然站边,若是选择与醉翁联手,今日怕是很难全身而退!  

叶玄明明早就知道京城之变的结果,却故意不说,来看他们的反应,心思当真歹毒。  

“王将军真是好手段!”  

“不愧是北伐军统帅,真乃护国柱石!”  

“只此一战的功绩,便可比肩当年夏江之战了。”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赞叹连连。  

剑阁众人的脸色微沉,面露不悦。  

叶玄依旧沉默,喜怒无形。  

在场的众位宗师的情绪,倒没这么轻易被调动起来,心中仍有诸多疑惑。  

江枫皱眉问道:“夏道自是如何引诱玄天教众人入宫的?”  

这是关键所在。  

若玄天教众人没有入京,只是观望,就不会被一网打尽。  

几位宗师很难想象,夏道自想出什么法子,能将玄天教众人,包括两位教主在内,引诱到皇宫之中。  

杨简之又看了眼密信,摇头道:“这上面没细说,但肯定错不了。”  

叶允在一旁听了,不禁冷哼一声,正要开口说话,叶玄却横了他一眼,微微摇头。  

叶允握了握拳,神色变幻不定,最终也沉默下来。  

几位宗师察觉到这一幕,不禁心中生疑。  

云逸风问道:“信中还说什么了?”  

杨简之道:“京城大局已定,王将军、杨将军联手,迎战吴江二州沿海登陆的玄天军,想必不日便能将这些玄天军击溃。”  

云逸风又问:“还有吗?”  

“再就没什么了。”  

杨简之摇了摇头。  

停顿片刻,他又想到什么,道:“对了,余太后寝宫闻变,受惊崩逝。”  

太皇余太后历经数朝,已经是百岁高龄,本就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