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局中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外面冲进来的却是几位船帮的兄弟,其中一位正是曾载着巴山剑派众人抵达靖州的王响。  

“帮主,大事不好!”  

几人气喘吁吁,脸色苍白,王响大声道:“刚刚收到消息,玄天教十几万大军在吴州、江州沿海登陆,意图攻占二州,势不可挡,沿海各郡县守兵不战而溃,已弃城逃亡。”  

“什么!”  

江枫神色一变。  

在场众人闻言都是心神大震,面露惊容。  

特别是来自吴、江二州的门派弟子,听到这个消息,都是心情复杂。  

他们跟随掌门来参加武林大会,固然躲过一劫。  

可他们的门派,在玄天教十几万大军的攻伐之下,又能活下来多少人?  

江枫猛地转身,死死盯着醉翁,怒目而视,大声道:“老掌柜,你真是好算计!借助武林大会,聚集江湖各大门派的好手于此,使得六州空虚,好让玄天教大军有可乘之机!”  

在场这几位宗师强者什么没经历过,只是转念一想,便推测出其中的关键!  

范清目光冰冷,缓缓问道:“云庄主,这次武林结盟是由你一力促成,这事也有你一份吧?”  

霎时间,有无数道目光落在云逸风身上。  

云逸风感到压力骤增,连忙解释道:“范兄误会,诸位朋友冷静,此事老夫绝不知情!老夫若知道醉翁与玄天教有关,绝不会帮他筹谋这次武林大会!”  

说完,云逸风瞪着醉翁,喝问道:“老掌柜,你不解释一下吗!”  

醉翁一语不发,只是脸上浮现一抹嘲弄的笑容。  

“云庄主,事已至此,不如与我们真正联手,今后掌管南夏江湖!”  

何掌柜沉声道:“剑阁叶玄负伤,不足为惧,云庄主、炎阳岛主,岳门主,余掌门,你们四位加上家父,对上桃源谷这几位,未必没有胜算。”  

醉翁看着胸有成竹的何掌柜,欲言又止。  

事已至此,谁都无法置身之外,由他去吧。  

云庄主、炎阳岛主、岳震、余青峰四人何等人物,已经被醉翁骗了一次,此时哪里会因为何掌柜三言两语,就站在醉仙楼那边。  

云逸风淡淡道:“别忘了,吴江二州的守军都聚集在京城附近,一旦他们得到消息,必定会反击,玄天教未必守得住。”  

“呵呵。”  

何掌柜笑了笑,道:“不瞒诸位,吴、江二州的战场只是边缘,真正的中心战场就在京城!不出意外,年关之后,不会再有南夏,京城将改天换地!”  

“该如何选择,四位前辈,还有在场的诸位江湖朋友自行决断。”  

余青峰沉吟道:“玄天教的目的,是要趁北伐军、江州守军与京城禁军大战,两败俱伤后,来个渔翁得利,入主京城?”  

何掌柜笑而不语。  

云逸风四人已经猜出大概。  

如此说来,玄天教的计划分为三处布局,武林大会一处,吴江二州一处,还有最重要的京城。  

三处布局又环环相扣,相互牵制。  

正是因为武林大会,所以吴江二州的门派势力空虚。  

而由于京城之乱,使得吴江二州的官兵齐聚京城。  

如今,吴江二州大局已定。  

武林大会这边,出现了波折,结局未定,最终还要看在场众位宗师的态度。  

而京城那边,似乎已经在玄天教的掌控之中!  

云逸风四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动。  

只是,云逸风目光扫过叶玄,心中一动。  

叶玄太淡定了。  

听到这些事,竟然没有丝毫惊讶!  

他身上的伤,剑阁众人身上的血迹又是从何而来?  

难道是京城?  

老阁主既然在玄天教早早埋下一枚暗子,这次玄天教的大动作,他岂会不知?  

云逸风道:“你似乎忘了剑宗。”  

“就算剑宗出山,也有人对付他。”  

何掌柜轻笑一声,道:“既然筹谋良久,又怎会错过他?”  

众人听得心头一震!  

连剑宗都有人应对?  

难不成,玄天教中还有化境大宗师?  

众人各怀心思,窃窃私语。  

若真如何掌柜所言,玄天教入主京城,改天换地,他们哪里还斗得过玄天教。  

倒不如此刻站在醉仙楼这边,将来免得遭到玄天教的报复。  

云逸风四人心中犹豫不决,出于谨慎,仍没有立即作出决定。  

叶玄始终保持沉默。  

实际上,他也在等几人做出选择。  

“爹,爹!”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一阵呼喊。  

却是天马镖局的一群人闯了进来,为首之人,正是天马镖局少镖头,杨简之。  

当初,还曾帮助过陈棠。  

在他身后,簇拥着几位镖头、镖师。  

这群人一个个脸色潮红,神色激动,手中拿着一个竹筒,兴奋异常。  

“怎么回事?”  

杨总镖头起身,沉声问道。  

“京城的消息,大伯飞鸽传书!”  

杨简之说着,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  

天马镖局能做到运镖江湖第一,除了自身实力,还因为有官家背景,黑白两道都吃得开。  

杨总镖头的大哥,便是江州刺史杨堪。  

杨堪与北伐军王孝伯联手,早早率领江州大军赶赴京城。  

何掌柜微微皱眉,心中突然升起一丝不安。  

他下意识的看向醉翁。  

醉翁摘下腰间的酒葫芦,轻轻摩挲,茫然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