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7私房钱没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言,笑靥如花,非常满意徐解的知情识趣。啧啧,还是跟聪明人打交道更加舒心啊,连带着心情都阳光了不少。徐解擦擦额头虚汗,好奇询问荀贞怎么返回王都。  

要是知道荀贞在,他说什么也不会在户部拆这封密信,不在这里拆就不会被撞见。  

主上的私房钱也不会被荀贞吃进国库。  

徐解不提还好,他一提,荀贞脸色就沉下来:“哼,还能是为什么,还不是姓崔的碍眼?不见他干多少活,开口要钱倒是利索。”  

徐解一听就知道荀贞口中这个“崔”是谁。  

西南地界能让荀贞都吃瘪的“崔”,数来数去就一个崔止了,崔氏家主,同时也是西南众神会分社的主社。荀贞可以不鸟崔止前面的身份,但后面这个不得不提高重视。  

一开始,沈棠命令褚曜跟崔止坐镇西南。  

褚曜主外,崔止主内。  

警惕西南大陆跟中部大陆接壤边界防线。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啊。  

中部盟军这边来势汹汹,沈棠果断将褚曜调走,也借此让荀贞坐镇后方。荀贞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是真,但沈棠这边赤字严重也是真,上一笔赤字还不知多少年还清。  

荀贞为此气闷了好几日。  

凭什么康时都能上,他就不行?  

生气归生气,但打仗就是打后勤,康国此次目标还是中部盟军,大概率要一口气打穿对方才能停下脚步,后勤补给线会拉长。荀贞要是不在,沈棠也不能完全放心下来。  

徐解倒是有本事,但缺了几分全局眼光。  

算来算去,荀贞还真不能上前线。  

这段时间都在西南那边奔波。  

至于崔止开口要钱什么的…  

西南分社虽无中部分社那么黑深残,也没后者那么逆天人脉底蕴,但毕竟是人才交易市场,崔止朋友圈也是能捞上来几个靠谱的。  

公羊永业跟罗元不就是他帮着牵桥搭线?  

康国这边给够时间,崔止也能帮忙走动。  

高端人才往往有着与之匹配的身价。  

索要的东西也是千奇百怪,钱权势反而是最容易满足的东西,其他条件都什么鬼?  

荀贞差点儿被气出个好歹来。  

崔止叹气道:荀尚书是沈君肱骨,又是泰山多年同僚,此事涉及康国大业,西南安定,崔某自是尽心竭力,不敢有丝毫为难。  

他崔止没有从中抽成!  

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沾碰。  

除了这事儿,西南各地百废待兴,哪里都需要国库财政拨款,荀贞每天睁眼都能收到许多“嗷嗷待哺”的文书等着他批阅盖章。  

他每天闭眼都能看到许多水蛭爬到自己腿上、身上吸血,他打理多年才能满满当当的国库肉眼可见消瘦。他心痛到无以复加!守夜仆从还能听到自家家长半夜哭湿枕头。  

有什么冲他来,不要伤害国库!  

荀贞一边面无表情盖章,一边内心滴血。  

有理由怀疑西南各地有虚报贪污吃空饷的嫌疑,于是他让耳目死死盯紧得到审批的郡县。有一分钱花到不该花的地方,别怪他心狠手辣,派送贬官抄家流放一条龙服务!  

谁都不能乱花他打理的国库。  

糟心事儿还不止这两件。  

荀贞在西南出差期间巡视各地,两眼一黑发现以西南郡县的拉胯程度,三年内都看不到盈利的希望,五年内能勉强收支持平,七年左右才可能开始盈利,十年左右回本。  

他疯狂拨弄着算盘。  

崔止被算珠碰撞声音弄得心烦。  

西南少耕田,各地水路被改得面目全非,加之人丁大批流失,拨乱反正并非朝夕之功…荀贞将算盘打破了也是这个结果,除此之外,各地的账目也不好算啊。  

平账也需要时间啊。  

荀贞被气得眼睛发红。  

他迫切想打土豪弄点钱。  

康国干事儿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哪怕是盯上别人钱包,那也要引经据典证明这个钱包自古以来是自己的,或者跟自己有缘。荀贞不能上去就说钱包是自己的,但可以找钱包主人身上有多少虱子。只要钱包主人的钱来路不干净,不就有理由将钱弄成自己的?  

崔止对此举的评价颇有意思。  

难为荀尚书还肯大费周章。  

怪有礼貌的,为什么不直接派人去抢?  

能在乱世发财的人家,有几个屁股会是干净的?越是不义之财,越是有机会暴富。  

说句不好听的——  

将这些人家全部抓来杀了,一百个里面有一个无辜都算稀奇。荀贞又是派人调查他们的黑历史,抓他们小辫子,又是派人上门…  

这个流程太长太折磨人啦。  

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上门抄家。  

干脆利落,他们也能少担心受怕两天。  

荀贞跟崔止处不来,恰逢崔孝也在,他就让崔孝去盯着崔止,自己抽身回来王都办点儿事情。万万没想到,此行还有如此大收获。  

瞧,他发现什么?  

主上的私房钱。  

嘿嘿,统统没收了!  

一想到主上会气得跳脚,荀贞心情明媚。  

主上藏私房钱?  

最基本的君臣信任都没了!心痛!  

徐解如丧考妣,揣着绝望悲痛心情下值回家,看得他夫人以为家里要大祸临头了。  

“哎,这事儿…你不懂…”  

“你不说怎知我不懂了?”  

徐解凑近她耳朵,极其小声道:“哎,可知主上的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