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神京陷落(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竟还护着三尊外罡武者。  

见此情况,郑均当即催动‘飒沓流星’,速度再提三分。  

而在安陵郡郊野中,三道人影踉跄奔逃。  

只见得在其三人身后,四名通窍武者配合默契,真元交织成天罗地网,将那名护卫三人的通窍武者逼入绝境。  

四名通窍武者分占四方,一人持刀斩出赤红刀芒封锁退路,另一人双掌拍出寒冰真元冻结地面,第三人以长枪刺向咽喉要害,最后一人则凌空跃起,拳势如山岳压顶。  

被围的通窍武者怒喝一声,周身爆发青紫色真元,强行震碎寒冰束缚,反手一剑劈开刀芒,却被长枪贯穿肩胛。  

未及喘息,头顶拳影已至,他只得抬臂硬接,骨骼碎裂声清晰可闻。  

持枪者趁机抽枪再刺,枪尖裹挟雷光直透心口。护卫武者踉跄后退,鲜血狂喷,最终被一刀斩首,尸身轰然倒地。  

那三名被护的外罡武者面色惨白,转身欲逃,然已经占据上风的秦王殿下四尊通窍武者当即涌上前来,想要将其三人拿下。  

就三人绝望之时,天际骤然传来破空之声。  

一道身影如流星坠地,青金真元化作滔天威压笼罩全场。  

来者,正是郑均!  

郑均的气势尤为恐怖,登时震慑全场。  

而见到了郑均之后,那三名外罡武者登时眼前一亮。  

此三人皆身穿华服,看起来非富即贵,见到郑均降临之后,其中为首之人当即大喊道:“可是郑都督当面?本宫乃是太孙李璟,还望郑大都督速来救驾!”  

“这两位,乃是本宫皇叔景王李钺与胞弟春生侯李丰!”  

郑均闻言,眸光骤然一凝,视线扫过那三名外罡武者,最终落在那自称太孙的李璟身上。  

只见其虽衣衫破损、满面尘灰,但眉宇间隐有贵气,看起来确实颇为不凡。  

“太孙?”  

郑均略有确认,同时周身青金真元如怒涛翻涌,将四名追击者的气机死死锁定。  

太孙李璟、景王李钺与春生侯李丰。  

三个宗室之人啊。  

正好了。  

郑均心中已经微微感到欣喜,进而望向那四尊通窍。  

那四人中,三名通窍武者身着秦王麾下制式黑甲,另一妖物则生有鳞尾,獠牙外露,显然是通窍境化形大妖。  

鳞尾妖物见状厉啸一声:“哪里来的人族,敢插手秦王大事?!”  

“聒噪!”  

话音未落,青金真元已然凝于郑均指尖,化作三尺锋芒,直刺这妖物咽喉!  

妖物瞳孔骤缩,仓促间挥爪撕出一道腥风,但却没有丝毫作用!  

“噗嗤!”  

妖物头颅冲天而起,黑血喷溅三丈。  

见郑均轻描淡写斩杀了这尊通窍妖魔,其余三名通窍武者当即大惊,旋即骇然暴退:“郑均来了,速撤!”  

不同于那蠢妖魔,他们仨都是人类,可是知晓郑均的实力,因此见到郑均没有出刀,只是用青金真元便轻而易举将那妖魔斩杀之后,便意识到是郑均本尊来此,便毫不犹豫的后撤飞遁。  

三道血色遁光刚撕裂云层,而此刻,一道龙吟闪烁而出,龙渊刀已然出鞘!  

郑均反手扣住龙渊刀,‘熠日流光’的赤金刀芒已如大日坠空,截断去路!  

而这三名通窍武者被这‘熠日流光’截停了道路,周身血遁尚未完全展开,青金真元已如惊涛骇浪般封锁八方。  

“结阵!”  

为首的黑甲刀客暴喝,正欲结阵,却见郑均已然出刀,刀身凝出青金色蛟龙残影,朝着这黑甲刀客斩去!  

“噗!”  

黑甲刀客手中长刀寸寸崩碎,咽喉处血线骤然扩大。  

他惊愕地捂住脖子,通窍二境修为竟连半息都未能抵挡。  

而另一名持枪武者见此,当即趁着同伴身亡的同时祭出杀招,枪芒吞吐,化作百道寒星!  

而郑均左手已然攥紧五指,周天气浪迅速被郑均攥入拳头之中,接着便裹挟万钧之势朝着这名枪将砸去。  

流影浮生!  

“轰!”  

一声巨响,百道寒星瞬间消弭,玄铁胸甲应声凹陷,枪将七窍迸血倒飞而出!  

而其手中长枪,也被郑均顺势夺过,手掷向正欲逃窜的最后一名持剑的通窍武者。  

却只见得枪身裹挟着青金真元化作流星,朝着那持剑的通窍武者轰鸣而去!  

那持剑的通窍武者此时已经飞掠出了数里,正当他以为自己或许能逃出生天的时候,忽然感觉到一股极大的危机感正在靠近,心中惊骇之际回头望去,正好见到了那柄长枪正化为凶戾煞狼,奔腾而来。  

“不,不…”  

那通窍武者瞳孔一缩,当即想要抵挡,但却没有任何作用,这长枪直接荡开一切屏障,直接贯穿了这最后的通窍武者!  

“轰!”  

贯穿这通窍武者身躯之时,竟带起音爆云环,瞬息之间,竟将其钉入百丈之外的山岩,炸开漫天碎石!  

见此情况,那三位皇亲国戚登时目瞪口呆。  

不过是须臾之间,四尊追杀他们的通窍尽数伏诛!  

太孙李璟怔怔望着满地残甲,而景王李钺喉结滚动,喃喃道:“通窍斩通窍,竟如屠猪狗…”  

不过在太孙李璟错愕的同时,这永昌皇帝的第十七子,第一时间被封为郡王,早早已经确定无缘皇位景王李钺眼眸之中却闪过一抹兴奋之色。  

而郑均此刻,则是转过身来,看向三人,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