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神京陷落(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门。  

只见城门处尘土飞扬,魏权与独孤愿正联手压制一名灰头土脸、衣衫褴褛的通窍初境武者。  

那人虽被制住,却仍挣扎不休,眼中满是惊惶与绝望。  

郑均负手而立,目光如刀锋般扫过那人,冷声道:“怎么回事?”  

魏权与独孤愿见郑均亲至,当即收手,拱手行礼:“大都督!”  

魏权沉声禀报道:“此人方才直冲城门,末将二人便联手将其拿下。”  

“你是何人?”  

郑均眉头微皱,看向那狼狈武者。  

那人喘息片刻,勉强稳住身形,声音嘶哑道:“大都督,下官礼部右侍郎周勉,神京在三个时辰前失陷!”  

神京虽然先前一直被围,但里面的消息也是十分清晰,自然知道如今坐镇神京之北,岚州的便是大都督郑均。  

因此,周勉便毫不犹豫,朝着郑均下拜。  

“什么?!”魏权与独孤愿同时变色。  

郑均眸光一凝,周身气势陡然凌厉:“说清楚!”  

周勉咬牙道:“三日前,秦逆与一尊神秘元丹武圣联手攻破神京大阵陛下留下的护国禁制被生生撕裂,皇城陷落,禁军死伤殆尽…监国太子在几位通窍供奉拼死护卫下,才勉强突围而出。”  

“另一尊元丹武圣?”郑均眼中寒光闪烁。  

周勉摇头:“那人黑袍遮面,气息阴冷如渊,出手时漫天黑雾翻涌,似有万鬼哭嚎…绝非人族正统武圣!”  

说完,周勉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继续低声道:“太子殿下猜测,此人极可能是妖庭的某位妖王,改头换面,来辅助秦逆!”  

秦王竟与妖族勾结至此?!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杀意,冷声问道:“太子殿下现在何处?”  

周勉急忙道:“殿下南下逃亡,欲往洛水关而去,但追兵紧咬不放!下官突围时,见那秦逆和神秘妖王一路追击而去,殿下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郑均听完周勉的禀报,沉默片刻后挥了挥手:“周侍郎一路奔波辛苦,先下去休息吧。”  

“多谢大都督。”  

周勉拱手道谢,待其被亲兵搀扶离开后,郑均独自立于城楼之上,神色惊疑不定。  

“两尊元丹武圣追杀太子。”  

郑均眼底闪过一丝冷意。  

太子不过通窍境界,在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下,恐怕连洛水关的影子都见不到就会殒命。  

自己原先的战略,看来要推翻大半了。  

本以为只需应对秦王一尊元丹,如今却凭空多出个来历不明的妖王,若继续固守宣陵,恐怕会陷入被两大武圣合围的死局。  

如今,郑均觉得自己最应该做的是放弃宣陵,退回新驿郡,屯兵待战了。  

秦王灭了太子之后,定然会来寻自己的麻烦!  

正思忖间,城外又闪过数道身影。  

这几道身影,赫然都是通窍武者才有的真元震荡。  

郑均眉峰一挑,身形已闪至城下。  

来者有四,三男一女,看起来颇为狼狈不堪。  

不必多言,皆是从神京中逃出来的通窍武者。  

这神京里到底有多少通窍武者?  

郑均不由一怔,当即上前,而一名身穿甲胄,大概有通窍四境修为的中年男子也迎了过来,对着郑均拱手道:“可是郑都督当面?在下户部尚书刘虎,此乃家妻颜从凝,早早听闻郑都督大名,今日一见,果不同凡响。”  

一旁一名外貌看上去三十余岁的女通窍也上前见礼。  

此女,正是郑均麾下降将,颜存真的妹妹。  

“原来是刘尚书。”  

郑均呼出一口气,微微颔首,同两人客套了一下之后,又看向了最后一人。  

那人乃是一尊通窍初境的武者,瞧见了郑均的视线之后,上前通报姓名。  

此人乃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王骥。  

对此,郑均不由感到有几分棘手。  

神京城中的通窍武者,应该不下三十人。  

这样的配置,都被秦王和那不知名的妖王破城,看来敌人的力量还是十分庞大的啊。  

郑均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而这期间,陆续也有数十名外罡武者北逃,涌入了宣陵城中。  

“速速召集大军,准备后撤。”  

郑均深吸一口气,望着一旁的魏权、独孤愿,当即吩咐道:“后续不会有通窍武者来投了,我且去靠近安陵郡看看情况。”  

安陵郡,在宣陵郡以南。  

整个直隶地区,除却神京之外,共有六个郡。  

这六个郡,其中有四个都有皇帝陵墓所在,因此以皇帝陵墓为名来命名,是为安陵郡、宣陵郡、涉陵郡、长陵郡。  

至于不会有通窍武者来投的原因也很简单。  

通窍飞的快,现在也差不多了。  

如果现在还没来,多半是陷在了神京之中,或者干脆往其他方向逃了,自是没有后续了。  

郑均说罢,便化为一道疾风朝着安陵郡飞驰而去。  

而望着郑均的背影,魏权、独孤愿也没有跟着郑均一起离去,而是迅速整军,打算撤退。  

“轰!”  

天边传来一声巨响,青金真元在郑均脚下凝成流云,身形如电划破长空,沿途草木皆被气浪压得低伏。  

一路疾驰,行至半途,郑均忽然眉头一皱,神识感应到前方百里外有五道通窍武者的气息正在激烈碰撞。  

仔细分辨,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四打一。  

而那被围攻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