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 游击战的克星、军事理论奇才——陛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被一时的胜利喜悦冲昏了头脑的王知县,率领临时纠集的几百号乌合之众以及尚且能跑动的残兵200余人。  

追着溃兵尾巴,展开追杀。  

一路上,  

轻松弄死了几百号负伤滞后的桂军。  

又追了会,  

他被春天的冷风一吹,瞬间恢复了理智。自己可是文官,怎么可以这么冲动?  

又望着前面烟尘滚滚。  

“吁、吁。”  

“穷寇勿追,防止狗急跳墙。”  

“回廉州府,人人有赏。”  

众人如蒙大赦,连忙牵着知县老爷的毛驴打道回府。  

一路吹捧,自是不在话下。  

知县老爷说了:  

今日随他出城的百姓都算义士,每人赏20两,见血的两倍,死了的三倍。  

由府城富户均摊事后清点损失,  

2000士兵出战,阵亡1100余人,受伤500多。  

军官阵亡比例比士兵还高,少尉以下几乎被一扫空。  

王知县黯然,下令关闭城门。  

好生收治伤兵。  

3日后,广东援兵赶到,群情振奋。  

5日后,苗有林下令向北推进,驻兵沙河镇,摆出了随时进攻博白的姿态。  

桂东震惊。  

团练大臣陆廷升赶到梧州。  

“堂兄,何至于此?”  

躺在病榻上的陆廷武,双目无神,喃喃自语:  

“25000人的队伍,几乎折损了一半。大人,议和吧,不要再打下去了。”  

“我们难道就这么将诺大的广西拱手相让?”  

“你应该亲自去看看吴军火力,漫天炮子,又快又狠,火器威力非血勇可挡。若再打下去,只怕广西人的血要流干。”  

陆廷升沉默,一言不发。  

屋内众首领沉默,唉声叹气。  

突然,  

病榻上的陆廷武眼神古怪,径直问道:  

“陆大人,我们到底在为谁打仗?为清廷,为乡梓,还是为你?”  

这话过于犀利。  

陆廷升的白脸一下子涨红了。  

攥紧拳头,悲戚说道:  

“本官也是为广西父老多争取一些好处。”  

“本省土地贫瘠,桑蚕不兴,读书不旺,开矿不利,且汉土杂居,若不将赋税留在本地,甭管到了哪朝哪代,我们、我们”  

白健仁有些懵。  

似乎,这二位长辈说的都有道理。  

他总觉得再来一场类似的以命搏命,战场胜算至少有7成。少年心性,充满热血。  

谈话不欢而散。  

当晚,  

陆廷升默默召见了各府常备军军官谈话,将这些人的描述结合起来,拼凑出了当日之战的完整过程。  

之后,支出了赏赐抚恤银共计33万两。  

廉州一战,  

吴军的大炮威力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臼炮。  

白健仁这么形容:  

“吴军臼炮杀人好比割麦子,我军杀人好比砍甘蔗。”  

“我们是一棵一棵的砍,他们是一把一把的割。”  

陆廷升依旧不甘心,他不想放过这个效仿云南沐氏、播州杨氏搞割据的好机会,。  

恰好,  

斥候传来了最新消息。  

吴军进攻湘西不利,常德一线正在集结重兵。  

好似久旱逢甘霖。  

他喜出望外,喊来了心腹。  

“你,带着本官的亲笔书信去北边和吴军谈。我可以替他们剿杀桂西的各路土司,还可以出兵2万配合吴军进剿湘西。条件是将南宁、太平、廉州3府赐予我,封我为镇南节度使。我陆氏愿质子,世代为国守边陲,挡住安南人进犯。”  

陆廷升颇具眼光廉州府简直就是踏马的先天走私圣地,南方优质出海口。  

心腹犹豫了一下,大胆问道:  

“大人,若吴廷反问,手下败将,要你何益?小的该如何回答。”  

陆廷升略一思索,答道:  

“山区打仗,不同于平地。”  

“他们所依仗的大炮没有多大意义,身处密林,火枪阵也没法施展。燧发枪和弓箭的差距也不是那么大。想必经过了湘西之战,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山区作战的恐怖。”  

“封我为镇南节度使。以后,仗,桂军打。血,桂军流。”  

另有一层隐藏的威胁之意没有明说。  

如果不接受自己的橄榄枝。  

广西,也可以是第二个湘西。  

心腹拱手:  

“遵命。”  

常德府,  

陆军大臣林淮生不屑的对范京派来的人说道:  

“广西之请,绝无可能。”  

“告诉老范,可以谈着,拖延时间。等本官拿下湘西,大军掉头镇压广西。”  

“是。”  

实际上,范京也知道绝无可能。  

如果他敢答应陆廷升搞什么镇南节度使,不止是仕途完了,只怕性命都保不住。  

目前来看,  

陛下念旧情,对于旧人比较仁慈。  

但经常读历史的人都知道,皇帝算计功臣是常态,不算计功臣是罕见。  

范京绝对不可能给自己埋下这么大一颗地雷。  

所以,  

他坐镇衡阳主持谈判,一边和广西谈,一边和贵州谈。  

而湘西,没得谈。  

长沙一战,  

他们被兀思买的轻骑兵军团追杀了500里,千不存一。  

家家缟素湘西人素来彪悍桀骜,旧恨叠加新胜,倒是拧成了一股绳。  

曾涤没怎么修碉楼。  

他更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