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 游击战的克星、军事理论奇才——陛下(2/3)
尚机动灵活,所以搞起了袭击队。
袭击队不超百人,由土生土长的湘西汉子组成,背着弓箭火枪在树林里穿梭伺机偷袭。
的确给进山吴军造成了很大困扰。
沅江沿岸,人喊马嘶。
薄薄的雾气当中黑压压的吴军水陆并进,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突然,
哨声响起。
正在行军的步兵立刻架起大抬枪。
吹哨子的瞭望兵指了一下方向,抬枪接二连三的轰鸣声在山谷里回荡。
密林埋伏的袭击队一人猝不及防,胳膊中了霰弹。
吴军见山上并无异样,遂继续行军。
两名老兵窃窃私语。
“太慢了。”
“没办法,一天挨了八次袭击,我恨不得头顶长个眼睛。”
话音未落,
一颗至少300斤的山石从坡上滚落,摧枯拉朽般将途经之路的树木撞断,动静惊人。
底下的步兵们撒丫子就跑。
最终,
一名躲闪稍慢的士兵和两名纤夫被砸到,河滩血红。
反应过来的众人举枪对着被笼罩在雾中的山顶射击,铅弹打的噼里啪啦,但只见树叶飘落之前,
吴军还会派遣小分队登山清剿。
但每次都是损失大于收获,中箭矢的,掉陷坑的,踩兽夹的,以及无功而返的。
有劲使不出。
傍晚宿营更是可怕。
黝黑的密林中好似藏着怪物,不时传出渗人的动静。
袭击队半夜敲锣,唱歌,放火,滚石头。
嚣张无比。
吴军睡不好,第二天就萎靡不振。
不过,
袭击队也不太敢下山了,因为吴军数量实在是多。
就算一时偷袭小股吴军得手,前后吴军赶到夹击,自己也跑不掉。
沅陵,成了吴军的第一个物资据点。
驻扎重兵,配备火炮。
艰难跋涉进入城中的士兵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今晚可以安心睡觉了。
一名军官大声吼道:
“沅陵百姓听好了,全体排队登船,出山。”
“出山为良民,入山为暴民。”
“天兵绝不滥杀无辜,但也绝不放过一个抵抗分子。”
果然,
有人开始煽动。
“你们这些丘八凭什么要我们走?老子死也不走,这里是我家。”
枪声响起煽动者连同身边的几个倒霉鬼,一起中弹了。
吴军的凶狠让城中4000多百姓产生了恐惧。
反抗,真的会全家死绝。
于是,
众人乖乖排队登船。
船队溯流而上很艰难,要靠人力拉纤。
顺水而下,船速飞快鸡贼的吴军吴军绝不和这些百姓同乘一艘船,害怕被袭击。
由百姓们自己撑篙自己驾船,真出了事自己负责。
每10艘船漂出去,后面就跟上1艘满载士兵的船。
不出所料,
当天就发生了2起故意搁浅事件。
望着那些争先恐后跑向山林的百姓,押运船上的所有抬枪毫不客气的对着人群开火。
枪口火焰迸现,岸上血雾漫天。
《论反山地游击战》,节选。
“游击一方若坚守城镇,只会留给强势围剿方歼灭己方有生力量的机会。”
“以城镇、枢纽为点,河流或者官道为线,部署优势兵力,加强火力,逐步限制游击武装空间。”
“游击区域内的百姓,是游击武装潜在的兵源、耳目、物资供应者。他们往往和游击武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故而,必须集体迁徙。”
以上思路传达到中尉一级,军官们都以为是陆军大臣林淮生思虑周全。
鲜有人知,
作者——陛下。
全篇洋洋洒洒1万字。
送到常德时,林淮生和一众参谋看完,惊为天人。
前线将士纷纷赞叹陛下是500年一出的军事奇才,把游击战的背景、策略、人心分析的鞭辟入里。
只恨通信手段过于原始,不能每时每刻聆听圣训。
吴军好似贪吃蛇,沿着沅江继续前进。
沅陵之后,是泸溪。
泸溪之后,是辰溪。
用大炮轰开城门,歼灭了守军。
然后,将所有百姓装船迁下山。
沅陵县驻2000兵力,一半新兵一半老兵。
泸溪被烧了,只能在附近临时修筑简易营垒,驻兵2500。
辰溪,驻扎2000兵力。
以上三处各布置了轻重火炮30门,加强火力。
沅陵和辰溪两城内还囤积了大批粮草、弹药。
吴军就像一头笨熊,行动迟缓但坚决。
而湘西武装好似猎豹,行动灵活,神出鬼没,四处出爪。
从辰溪县出发,沿着辰水溯流而上,可以抵达麻阳。
两地距离大约在百里。
5个步兵营,2个辎重营,按照既定计划拖着50门大炮默默行军。
这一路是湘西地区罕见的河谷平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武陵山和雪峰山两大山脉之间,有那么一条狭窄的河谷平原丘陵,属于难得的适合人类居住区。
不过,
如今村村空,镇镇空。
吴军坚决迁移百姓的消息传开之后,百姓们都带上粮食衣裳跑了。
进山!
只要进了山,就能躲避绝大部分兵灾。
“不好,又起雾了。”
“全体都有,戒备,上刺刀
袭击队不超百人,由土生土长的湘西汉子组成,背着弓箭火枪在树林里穿梭伺机偷袭。
的确给进山吴军造成了很大困扰。
沅江沿岸,人喊马嘶。
薄薄的雾气当中黑压压的吴军水陆并进,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突然,
哨声响起。
正在行军的步兵立刻架起大抬枪。
吹哨子的瞭望兵指了一下方向,抬枪接二连三的轰鸣声在山谷里回荡。
密林埋伏的袭击队一人猝不及防,胳膊中了霰弹。
吴军见山上并无异样,遂继续行军。
两名老兵窃窃私语。
“太慢了。”
“没办法,一天挨了八次袭击,我恨不得头顶长个眼睛。”
话音未落,
一颗至少300斤的山石从坡上滚落,摧枯拉朽般将途经之路的树木撞断,动静惊人。
底下的步兵们撒丫子就跑。
最终,
一名躲闪稍慢的士兵和两名纤夫被砸到,河滩血红。
反应过来的众人举枪对着被笼罩在雾中的山顶射击,铅弹打的噼里啪啦,但只见树叶飘落之前,
吴军还会派遣小分队登山清剿。
但每次都是损失大于收获,中箭矢的,掉陷坑的,踩兽夹的,以及无功而返的。
有劲使不出。
傍晚宿营更是可怕。
黝黑的密林中好似藏着怪物,不时传出渗人的动静。
袭击队半夜敲锣,唱歌,放火,滚石头。
嚣张无比。
吴军睡不好,第二天就萎靡不振。
不过,
袭击队也不太敢下山了,因为吴军数量实在是多。
就算一时偷袭小股吴军得手,前后吴军赶到夹击,自己也跑不掉。
沅陵,成了吴军的第一个物资据点。
驻扎重兵,配备火炮。
艰难跋涉进入城中的士兵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今晚可以安心睡觉了。
一名军官大声吼道:
“沅陵百姓听好了,全体排队登船,出山。”
“出山为良民,入山为暴民。”
“天兵绝不滥杀无辜,但也绝不放过一个抵抗分子。”
果然,
有人开始煽动。
“你们这些丘八凭什么要我们走?老子死也不走,这里是我家。”
枪声响起煽动者连同身边的几个倒霉鬼,一起中弹了。
吴军的凶狠让城中4000多百姓产生了恐惧。
反抗,真的会全家死绝。
于是,
众人乖乖排队登船。
船队溯流而上很艰难,要靠人力拉纤。
顺水而下,船速飞快鸡贼的吴军吴军绝不和这些百姓同乘一艘船,害怕被袭击。
由百姓们自己撑篙自己驾船,真出了事自己负责。
每10艘船漂出去,后面就跟上1艘满载士兵的船。
不出所料,
当天就发生了2起故意搁浅事件。
望着那些争先恐后跑向山林的百姓,押运船上的所有抬枪毫不客气的对着人群开火。
枪口火焰迸现,岸上血雾漫天。
《论反山地游击战》,节选。
“游击一方若坚守城镇,只会留给强势围剿方歼灭己方有生力量的机会。”
“以城镇、枢纽为点,河流或者官道为线,部署优势兵力,加强火力,逐步限制游击武装空间。”
“游击区域内的百姓,是游击武装潜在的兵源、耳目、物资供应者。他们往往和游击武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故而,必须集体迁徙。”
以上思路传达到中尉一级,军官们都以为是陆军大臣林淮生思虑周全。
鲜有人知,
作者——陛下。
全篇洋洋洒洒1万字。
送到常德时,林淮生和一众参谋看完,惊为天人。
前线将士纷纷赞叹陛下是500年一出的军事奇才,把游击战的背景、策略、人心分析的鞭辟入里。
只恨通信手段过于原始,不能每时每刻聆听圣训。
吴军好似贪吃蛇,沿着沅江继续前进。
沅陵之后,是泸溪。
泸溪之后,是辰溪。
用大炮轰开城门,歼灭了守军。
然后,将所有百姓装船迁下山。
沅陵县驻2000兵力,一半新兵一半老兵。
泸溪被烧了,只能在附近临时修筑简易营垒,驻兵2500。
辰溪,驻扎2000兵力。
以上三处各布置了轻重火炮30门,加强火力。
沅陵和辰溪两城内还囤积了大批粮草、弹药。
吴军就像一头笨熊,行动迟缓但坚决。
而湘西武装好似猎豹,行动灵活,神出鬼没,四处出爪。
从辰溪县出发,沿着辰水溯流而上,可以抵达麻阳。
两地距离大约在百里。
5个步兵营,2个辎重营,按照既定计划拖着50门大炮默默行军。
这一路是湘西地区罕见的河谷平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武陵山和雪峰山两大山脉之间,有那么一条狭窄的河谷平原丘陵,属于难得的适合人类居住区。
不过,
如今村村空,镇镇空。
吴军坚决迁移百姓的消息传开之后,百姓们都带上粮食衣裳跑了。
进山!
只要进了山,就能躲避绝大部分兵灾。
“不好,又起雾了。”
“全体都有,戒备,上刺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