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 朕不装了,朕扒了龙袍和你李郁比下三滥~(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个朝廷已经不抱一丝希望了。  

只希望少碰旋涡,将来向新主子投诚之时也能减少些麻烦。  

达县袍哥首领老文叫嚣:  

“官府收不起,袍哥收的起。”  

“官府管不起,袍哥管的起。”  

“达县的天,是大清撑着。但达县的地,是袍哥罩着。”  

团练在码头、水路要道设置厘关20余处,对所有来往商民收取过路税。  

达县只是缩微一角类似的情况到处都有发生。  

川渝大地,乌烟瘴气。  

再迟钝的人都意识到秩序变了,乱世将至。  

不过,  

各县包税人倒是老老实实将今年的钱粮如数交上。  

一分不少!  

新任巡抚孙士毅靠着成都驻防八旗和绿营兵系统,努力保持着朝廷最后的威严。  

一边裁撤老弱,一边编练新军。  

工部将14种火炮的铸造工艺、图纸编纂成册,下发到各省巡抚衙门。  

孙士毅正巧为新军饷银急红了眼睛,  

急中生智,  

以每一款铸炮工艺100两的价格,卖给各地团总。  

乾隆发疯,  

带动底下所有封疆大吏都开始发疯。  

汉人团总来了,卖!  

土司来了,也卖!  

大炮,  

是战争的灵魂。  

哪怕是再愚昧的土司也知道火炮意味着什么,踏马的金川山上的硝烟散去还没几年呢。  

离谱的事一桩接着一桩发生。  

有几位奉诏去南阳府拜见乾隆的湖南土司后裔,皆被封官。  

而且,  

乾隆将于土司领地毗邻的汉人世居县,赐给他们做封地。  

并且承诺,  

土司爵位世袭,100年不变。  

从此以后,  

朝廷不搞改土归流,反过来,搞改流归土。  

消息传出,震惊无数人。  

许多人感慨,  

小金川土司僧格桑与大金川土司索诺木,这两位是生不逢时。  

要是晚点扯旗造反,只怕要被清廷封大官哩。  

就连乾隆自己也后悔,  

如果金川部稍微老实点,可能这会就成了吴军的心腹大患呢,至少能消耗李逆3000万两军费。  

武昌城。  

情报署署长刘千,突然赶到。  

临时指挥部内,  

只剩下陆军大臣林淮生和刘武,两人对面坐。  

只听得翻纸哗哗的声音。  

“情报属实吗?”  

“千真万确。”  

换个人敢这样质疑刘千,怕是要倒霉。  

但林淮生不一样!  

沉默了一会,  

林淮生评价:  

“乾隆疯了,他宁可掘烂了根基,也不肯让我们轻松占据西南诸省。”  

“是。很阴险,但是有效。”刘千又补充道,“这也说明我军把清军压了极致。绝望之下,人才会发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