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坚持敌后武装走私的第4军团,遭遇了黑吃黑~(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襄阳确系坚城,  

可天底下,从来就没有一座永不沦陷的坚城。  

时代变了。  

火药武器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军事如今的吴军,  

有的是撬开坚城乌龟壳的办法,信心十足。  

不过,  

按照预定计划,  

当李二狗看到成群结队的第4军团下船时,  

他肯定会目瞪口呆,然后气急败坏。  

去问刘叔:  

“为什么不调第2军团来?第5军团也不错啊。”  

扬州府,  

下辖2州、6县。  

民间戏称:扬八属。  

第4军团的一个步兵连正在行军,水陆并进速度有些慢,只因船舱内携带了500担新茶。  

没错,  

这支由江南小商小贩组成的军团,因驻扎扬州期间闲的无聊,手痒难耐,又搞起了业余买卖。  

出茶叶,  

换大米。  

乱世,粮价飞涨,  

茶叶和普通人几乎绝缘。  

但对于清统区的官绅阶层绝对是不可缺少的消费品。  

京城贵胄们喝了100多年的好茶。  

现在突然断了货源,这种难受,大约10年以上的老烟民懂。  

所以,  

这些走私的武夷山大红袍、杭州龙井、苏州碧螺春等昂贵茶叶一旦过了江,身价暴涨十倍百倍。  

目标——扬州府下属兴化县。  

此地水网密布,又多是人工开挖的笔直小河。  

论河流密度,远远超过苏州。  

兴化县,既是鱼米之乡又是洪涝之地。  

一个地方能够同时戴两顶风格迥异的帽子,只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  

西边,是本省著名的地上悬湖——高邮湖(本质上是黄河水)。  

北边,是射阳湖。  

周边修建有30余处水闸,在打仗之前属于南河总督管辖。  

一到汛期,防洪压力很大。  

历朝历代,  

都是保大不保小。  

京杭运河是“大”,里下河是“小”。  

如果说,  

里下河平原(在江苏省中部)是江苏的锅底。  

兴化县就是锅底的底!  

所以,  

兴化百姓能不能过好日子,就取决于高邮湖的汛情。  

不淹,  

大家日子还可以。  

一到汛期,家家户户都备着小船,作为防洪措施。  

周边都是平原,没多大高差。  

就算决堤了,也不会出现湍急的洪水!而是缓慢匀速的往上涨。  

这一点很特殊,  

和山区省份完全不一样。  

每次,  

黄河上游泛滥,高邮湖水闸扛不住,就开始放水。  

兴化县的百姓们默默的收拾东西,  

让家中的妇孺老残坐在八仙桌上。  

待水位漫过八仙桌时,附近的小河沟早就满了,划着小船可以直接入户,  

全家人登船,默默漂在水面上。  

好在一般百姓也没什么值钱家当,无非就是些粮食、衣服、被子,家禽,都搬上船。  

村里人划着船互相照应将船拴在树顶。  

等洪水慢慢褪去,家园就再次露出来了。  

这种特殊的洪涝现象,  

人员伤亡不算太大,财产损失相对也小些。  

对于当地人来说,  

最可怕的是在水稻成熟收割前几天,高邮湖突然放水。  

猝不及防,水稻淹没,颗粒无收。  

之后百姓因缺粮大批死亡。  

遇上心善的,还会留出1天的准备时间,稍微通知一下。  

遇上狠的来个半夜放水,反应都来不及。  

总之,  

即使在洪灾来了,这片也比更北边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传统创业区”幸福多了。  

以上情况,  

第4军团少尉顾一刀都烂熟于心。  

他家3代人在苏州府城开小饭馆的,生意做的不大,4张桌子而已,但比一般农夫的日子好过多了。  

读过几年私塾,为人伶俐。  

身为厨房唯一刀手,加入军团是为了将家族生意做大做强。  

如今,  

父母借着酒水专营赚的盆满钵满,在城北买了块地,盖起了如今苏州府最流行的2层小楼。  

家里来信说给自己安排了一门亲事,小娘鱼已经正式进门了,每天在家开纺车。  

就等自己回家探亲时正式成亲。  

总之,  

日子是很有盼头的。  

众所周知,  

第4军团极其惜命。  

日子很有盼头的顾少尉自然更加惜命。  

小命要是丢了,未婚妻啊、两层小楼啊,幸福未来啊,就都没了。  

所以,  

少尉带了一个满编连压阵。  

吴军军制,  

一连满编250人,分5个排。  

顾少尉带来的这个连,其中有1个散兵排、3个滑膛枪排,还有1个轻炮排。  

明明是可以下乡武力清剿的配置,  

如今却用来搞走私。  

应该说,  

涉足走私,除了第4军团,其余军团无人敢。  

其余军团无非是趁着快打赢了,搜索残敌的时候,假装鞋带开了,低头弯腰稍微摸块银锭塞到自己口袋里,然后假装若无其事的继续追击。  

个人小赚一笔。  

而第4军团,  

则是成建制的武装走私。  

分工明确,  

事后从军官到士兵,人人有份。  

而这个走私链条的上下游,分别是浙江茶叶商会和江北漕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