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 乾隆大彻大悟,吴乱的本质压根不是造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罪恶。  

乾隆很纠结,  

事关军心,毕竟大清军队7成都是绿营,而且南方各省此时多靠绿营顶着。  

投鼠忌器!  

他痛苦的来回踱步,猛然意识到那位从未谋面的落榜书生手腕极其毒辣。  

一时间,  

他甚至心中嘀咕:  

“早知如此,当初朕就赏他个进士出身了”  

“天下大才还是得收入帝王彀中。遗落于野,社稷危矣。”  

和珅来了。  

步履匆匆,带来了2封来自京城的折子。  

“主子,京城有事。”  

乾隆的三角眼更加阴冷,夺过折子自顾自翻阅。  

一封来自京城留守,嘉亲王永琰。  

一封来自军机处留守兼礼部尚书,于敏中。  

两份折子实则都在讲述同一件事:  

京城直隶,粮价飙升,若不解决,恐有不稳,如何处理,期待圣裁?  

乾隆把两份折子丢给和珅。  

和珅看完,瞬间就明白了老皇帝的愤怒。  

谁裁决,谁挨骂。  

缺粮是不争的事实。  

明面上,谁也解决不了。  

不过,  

其实有解决的办法,就是出面解决的人会背上很难听的骂名。  

老于油滑,坚决不碰这种烂事。  

逼急了,他就生病逼狠了,他甚至敢自缢,任何一个文臣都清楚这骂名至少流传1000年。  

老于70岁了,他宁愿死。  

不过,  

年轻单纯的嘉亲王居然也学会了这一套?  

其心可诛,不当人子!  

折子里,  

永琰哭诉:  

目睹京师百姓陷入饥馑,心如刀绞,然而才具浅薄,只能散尽府中家财接济贫苦旗丁,嘉亲王自他以下所有人一天2顿粥。  

千难万难,求皇阿玛赐下良策。  

天家无父子果真如此。  

不过,和珅也不由得赞叹,嘉亲王这个时机和态度拿捏的很好。  

老爷子就是再愤怒,这会也不宜动这个儿子。  

乾隆冷不丁开口:  

“和珅,你素来擅长理财,是朝廷里少有的明白人。你说说?”  

“奴才觉得如今大清正值危难,各督抚各部堂都应自力更生,尽量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事事向皇上伸手。”  

乾隆的面色稍稍缓和。  

指着旁边的凳子:  

“和珅,你坐。”  

“嗻。”  

望着乖巧懂事的宠臣和珅,乾隆心里感慨,生子当如钮祜禄永琰,  

他要是有和珅的7分懂事朕就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喽!  

“那你说,如今漕粮制度名存实亡,粮食岁入锐减一半。朝廷该优先保证哪些人吃粮?”  

“奴才觉得,前线将士的粮一定不能短缺。”  

乾隆默默点头。  

和珅继续说道:  

“京师满汉官佐的禄米也不能短。”  

乾隆点头,中枢当然要保。  

“蒙古王公们的赏赐,尤其不能短。”  

乾隆再点头,当前,草原不能乱。  

朝廷需联手蒙古王公,将更多的控弦之士送上战场消耗。  

“北方驻防八旗也不宜短。”  

乾隆又点头,事关国族根本,事关北方安危。  

“皇上,似可让南方各省督抚自己解决一部分钱粮?”  

见乾隆沉默不语,  

和珅继续小心的出主意:  

“奴才觉得,其实地方上还是有余粮的。只不过”  

“只不过这些余粮在士绅豪强们手里,朝廷收不上来。”  

“圣明无过主子。”  

乾隆丝毫不惊讶,反而笑了:  

“朕给他们放权!”  

和珅遂不再多言,磕头离开。  

乾隆沉思片刻,提笔亲自拟文。  

草文传到军机处,  

众人看的腿脚哆嗦、眼皮抽抽。  

就差脱口而出:  

“皇上失心疯了吧?”  

继湖广、两广被允许地方士绅自建团练后,又开放了四川团练。  

云贵两省比较特殊!  

乾隆重新赏赐总督阿桂一等诚谋英勇公,3眼花翎,加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接旨之日起,  

阿桂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可自行筹建军队,怀柔土司,任何军事调遣不必向朝廷请示,3品以下地方官可先斩后奏。  

云贵贫瘠,  

所以由四川协饷,每3个月必须协饷80万两,粮食10万石。  

随驾文臣私下感慨:  

阿桂大人从此不再是云贵总督,而是云贵王!  

什么叫信任?  

什么叫魄力?  

皇上真是千古名君呐。  

世人皆知乾隆嗜权如命,却不知他也是一台冷静的正治机器。  

经过这段时间,潜心研究前方战报。  

乾隆得出了一个结论:  

吴军已成大气候,攻城略地锐不可当。  

纵然是野战,  

大清精锐也无法克制全步兵吴军的火力。  

以前,  

是当三藩之乱看。  

现在,  

应该当成安史之乱看待。  

乾隆读史书,思考到了更深层次:  

安史之乱的根源,  

有人说是藩镇野心膨胀,有人说是胡人觊觎汉土。  

更有什么某教背后煽动、安禄山冲冠一怒为干娘之类的野史奇闻。  

大谬!  

根本原因是,  

河北集团(地方)被关陇集团(中枢)长期压制,日益不满。  

从上到下,  

无数人支持安禄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