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 前车之鉴,吴国的粮食会议(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福寿听完,沉默了很久。  

敢情邻居庆二爷平时出门红光满面,肚子里的油水是这么来的他从衣袖里摸出2两银子。  

“走后边小门悄悄塞给隔壁的。我和庆二爷虽然不熟,可好歹邻居一场,替我上一套白礼。”  

“是。”  

家奴眼眶微红,感慨自己主子心善人好。  

要知道,如今的觉罗爷家也没余粮啊。  

福寿隔着院墙听着隔壁高一声低一声的嚎哭,慢悠悠的转着手上祖传的玉扳指。  

语调阴鸷:  

“都踏马的说如今是乾隆盛世,四海升平,日子好过得不得了。爷身为旁系宗室子弟,身份够显赫了吧,至多到明年,怕是也要尝尝折箩菜的滋味喽。”  

“扳指,你说泔水那味儿能地道吗?”  

冬季,在古代又叫死人季。  

升斗小民家的茅草屋简陋,四面透风,没有煤炭,柴禾很贵,哪怕是热值很低的稻草也不是想烧多少就能烧多少的。  

农耕文明发展到这会,燃料危机已经十分严重。  

北方的山,每一座都是光秃秃的。  

南方稍微好点,也仅仅是稍微。  

受限于化石燃料开采技术的落后,一个3亿多人的农耕文明,吃饭取暖全靠烧木材枯叶柴禾,越来越金贵。  

人丁,越滋生越多。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400年内,文明就走向总崩溃了。  

棉衣,是重要资产。  

家中的每个成员拥有一件五成新御寒棉衣,至少是中等户。  

普通百姓全靠骨头硬,命硬。  

不够硬的都熬不过冬天。  

天降大雪,  

文人看到的是诗情画意,百姓看到的却是阎王殿的小鬼收人。  

即使是正常年份,一个县也会冻死几百人。  

而乾隆四十三年的这个冬天,由于严寒叠加缺粮,直隶乃至整個北方,冻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河南开封府,延津县。  

黄河在不远处流过,局部有封冻。  

县城街道积雪1尺。  

郊外的田野里,积雪甚至超过3尺。  

延津知县率数十人,出城迎接新任的河南巡抚——刘墉刘大人。  

众人头戴暖帽身穿棉袄,袖子里还笼着黄铜捂手炉。  

即使如此,众人还在小声抱怨着这鬼天气。  

大约过了2刻钟,  

探马出现在雪地里,高喊:“来了,来了。”  

知县振奋,将捂手炉扔给一旁的师爷。  

快步向前,环视众人。  

“诸位,拿出点精气神,欢迎巡抚大人。”  

当刘墉的车队出现在距离众人1里之外时,  

知县果断下令:  

“放鞭炮。”  

噼里啪啦,响了半刻钟。  

然后,  

锣鼓唢呐,各种刺耳的乐器一起发声。  

众人扯着嗓子:  

“恭迎抚台。”  

刘墉出轿,见此景微微皱眉。  

随即温言道:  

“本官奉皇命巡抚河南,途经你们延津县。天寒地冻,诸位不必如此,一起进城吧。”  

随着漕运制度崩塌,北方的粮食问题越来越严重。  

严重到了,  

六部九卿、御史言官人人都避之不谈的地步。所有人都知道,这粮荒问题躲不过去,早晚要爆,届时只怕四海皆饿殍。  

乾隆也意识到了,但不想提,只是亲自点将刘墉出任河南巡抚,。  

他这个巡抚最重任务就是——征粮!  

河南是北方唯一的大粮仓,务必要替皇帝看牢了。  

黄河支流,河面结。  

一群衣衫褴褛的渔民正在凿冰取鱼!  

今日运气不佳。  

传统取鱼方法,居然零收获。  

延津县衙主簿不顾严寒,亲自坐镇,大冬天急的微微出汗。  

他挥舞着右臂:  

“都听好了,4斤以上的黄河大鲤鱼,捞上一条,县衙赏粮50斤,不,100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一老渔夫灌下烈酒,深吸一口气钻进冰窟窿300息后,老渔夫还没有露头,家眷跪在河边哭了。  

“再下!”  

“再下!”  

又是一人咬着牙跳下冰窟窿这已经是第4个了。  

冒着热气的冰窟窿,好似地狱入口。  

只见吞人,不见出人。  

临时抓来的渔夫们跪倒一地,磕头如捣蒜,再也没人愿应承差事了。  

赏赐再高,可没这个命啊。  

“大人,河神生气了,谁下去都是个死。”  

主簿烦躁的来回踱步,官靴踩着积雪,嘎吱作响。  

眼神残忍好似独狼:  

“巡抚大人亲至我延津县,全县父老翘首以待。”  

“本官告诉你们,今日这鲤鱼必须捞上来,2石官粮,见鱼就给。如果捞不上来,就别怪本官心狠手辣。”  

“三班衙役听令,每隔30息杀1个人,扔进去祭黄河。一人不够诚意,就杀十人。十人不够,就杀百人。巡抚大人要是吃不上这黄河大鲤鱼,会怎么看我延津?”  

衙役们齐刷刷抽出佩刀。  

刀锋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令人心悸。  

这次跳下冰窟窿的渔民似乎有点幸运,居然捞上来了1条2斤左右的鲤鱼。  

整个人抱着鱼蹒跚向前走了几步,突然直挺挺摔在冰层上。  

外面围观人群中,又响起了凄厉的哭声饶是平自诩狠辣的主簿,也有些莫名的悸动,一挥手:  

“赏家眷70斤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