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 熬过了最危险的时刻,死在了最安逸的时刻(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断很自信,  

7代从医,家学深厚。对于各类常见病信手拈来,尤其对温病颇有研究。  

“吴敖,听说官府有人上门找你谈话了?可是劝你去做那卫生署的官?”  

年轻的吴敖,眼神清澈,点头道:  

“不敢隐瞒前辈,确有此事。”  

叶天名叹了一口气:  

“你怎么想?”  

“晚辈医术尚浅,只想精进。”  

“嗯,杏林如海,永无止境。你在制药方面可圈可点,但自身的理论尚薄,要多多积淀。而且你学的太杂了,老夫竟不知伱究竟为何流何派?”  

“前辈批评的是。”  

“今日可有诊单?”  

“并无,偷得浮生半日闲。”  

“一起回府,老夫正好有些心得想找个人切磋切磋。”  

“固所愿也。”  

吴敖态度很谦逊,跟着去了叶府。  

在园子里倚窗用餐,不过4样精致小菜,1尊醇酒。  

叶氏7代行医积攒了可观的财富。  

古人有“不为名相,即为名医”的说法。名医的社会地位颇高,自带保护光环。  

吴敖今日颇为谦逊,请教了叶天名多个医学问题。  

叶天名几杯黄酒下肚更显爽朗,忍不住好为人师,指点颇多。  

“我府内有几册孤本医书,可借于你一阅。”  

“如此太好了。”  

同行聊天,有时只需只言片语就能琢磨出很多东西。  

就在刚刚,  

吴敖已大致猜到了叶天名治疗某几种典型江南地区传染病的用药关键。  

叶天名怎么也想不到,面前的年轻人心中已打定了主意,弃医从仕。  

吴敖的祖父吴敬梓,才华横溢,嫉恶如仇,刚烈如火。  

虽出身于小官宦家庭,却是穷困潦倒,以至于身后事都靠友人资助,留下的《儒林外史》更是无人问津。  

在清廷治下若大量刊印,只怕吴氏全族躲不过文字狱。  

吴敖学医,虽有家学,但不足倚。  

他能立足苏州府,靠的是兜售颇受普通百姓欢迎的廉价中成药。  

别的大夫开一个方,3两诊金。  

他的一板成药丸,300文。并不十分细分,一种药丸吃多种病。  

府城,  

1队骑兵呼啸而至。  

为首一人乃是秘书处侍卫,叩开郑河安的宅门后,大步走入后宅见到正主,即拱手道:  

“听闻郑校尉病体未康,陛下亲赐神药”  

打开盒子,  

精致白瓷小瓶,软木塞封口。  

郑河安错愕,接过时手竟有些微微发颤。  

来人面无表情,继续说道:  

“陛下有旨,郑校尉务必全部喝下,一滴不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