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 昭告扬州全城留辫不留人,留人不留辫(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衙役们不辞辛苦,穿着蓑衣继续敲锣提醒:  

“扬州父老都听好了,留辫不留人,留人不留辫。午时3刻为最后期限。凡城中遇留辫者,男丁皆斩首,家眷流放。快点决定吧。”  

更多的人打开家门,在家门口来回踟蹰犹豫。  

选错一步,人生清零。  

选错一步,全家上天。  

“五哥,伱要走吗?”  

“走!割了辫子,官兵一旦收复扬州,肯定又要大开杀戒。江南终究不是朝廷的对手,撑不了几年的。”  

被唤作五哥的人是个糊纸匠。  

可别小看了这一行,他凭借这手艺在扬州算中等偏上生活水平。  

五哥推着独轮车载着他年轻的妻子、2个孩子走了。  

冷冷的雨点打在他光秃秃的脑门上,十分提神。  

问话的邻居是个厨子,叫春三。  

在扬州这座繁华的运河城市,一个好厨子也属于收入不错的阶层。  

可是,  

他唯一的儿子病发烧,如果这会全家出城流浪,必死!  

他抓着门框犹豫了好久,  

突然听见了城中炮声连续响了3声。  

衙役们好像被抓住后脖颈的鸭子,敲锣紧密,嗓音尖锐:  

“午时3刻已到,百姓出门接受检查。”  

春三额头瞬间渗出大颗汗珠,  

他抓着脑后的辫子,到处找剪刀1名衙役瞅见了,厉声喝道:  

“你不要命了?”  

“官爷,我要剪辫子,可,可可我找不到家伙什。”  

衙役抽出牛尾刀,蹭,割断他的辫子扔在积水里。  

远处,整齐的军靴声响起。  

春三和衙役不由自主的跪在泥水中,低头不敢直视。  

2名士兵看了一眼春三的短发茬,  

走进了他隔壁邻家家,门口无人,必定是离开了。  

士兵砸开锁看了一遍确定无人,退出屋子。  

贴上了封条封条上,一行醒目的红色字体:  

“擅自开启此封,斩!”  

从此糊纸匠五哥的这间屋子就不再属于他个人,而是吴国朝廷的财产。  

扬州城太大了。  

这项工作持续到了第3天才基本结束。  

预计走掉了8万人,留下了22万人。  

林淮生很忙,  

麾下参谋比会战时出入屋子更频繁。  

目前有2件要务:  

第一件,查抄扬州罪官财产、没收离城富户的全部财产。  

第二件,组织船只南运。  

运河河面,白帆遮天蔽日。  

各地迁居而来的士绅和船夫讨价还价,想尽快让全家人和金银细软过江。  

1名江阴船老大,  

指着刚谈妥价格的士绅脑后:  

“你这个猪尾巴,怎么没割掉?军爷太忙,把你给漏了吧。”  

“啊?”  

“啊什么?想脚踩两条船吗?还想不想渡江了?”  

扑通,  

河面多了几条辫子,在水波中荡漾。  

船老大掂了掂兜里银子。  

近2个月挣了以前2年才能挣到的银子。  

家里的老婆孩子每天天蒙蒙亮就到码头上卖饭菜、卖凉开水,太阳下山才恋恋不舍的回家。  

这样下去,  

家里很快就能建3间瓦房,再添2亩水田了,美滋滋。  

陛下英明说书先生真没骗人,老乡帮老乡。  

以前的皇帝都是北方人,现在的皇帝是江南人。这真的不一样。  

想到这里,  

他更加自豪,握着撑篙大吼一声:  

“北侉们,都坐稳了。开船喽。”  

士绅心里暗骂:  

“南蛮,你全家都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