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胜负既分,海兰察割辫明志(2/3)
淮西新军的战斗变的不那么激烈了。
双方都拉开了距离,有所犹豫。
江苏人不认老乡,可皖北人真的认老乡,手底下就犹豫了。
然而,
郑河安想劝降这几万人也不容易。
首先,
清廷没有克扣他们的军饷待遇。
其次,
他们的家眷还在清廷统治区。
苗有林望见正在快速行军的混成营炮队,突然变了脸色:
“老郑,再给你一盏茶的时间,不降就必须杀光他们。”
郑河安的额头全是汗珠,
他一咬牙,居然向前走出了10几丈,举起帽子大声吆喝:
“我是颍州府阜阳县郑家圩的郑河安,排行老二。你们想必听过我的名字吧?放下刀枪,现在投过来,我担保,吴王他老人家厚待我们皖北人。”
淮西新军内部分歧很大。
一部分人心动犹豫。
一部分人觉得还是朝廷更可靠,不愿投降。
军官多是绿营派下来的,此时拼命的维持士气,叫嚣绝不能降贼。
“弟兄们,为家里的爹娘想想,朝廷没有亏待伱们,一天两顿干,军饷赏银一分都没有克扣你们。顶戴,说给就给。”
刘黄通忍不住摸了一下头顶的那7品顶戴,还有巡抚大人对自己的亲切勉励。
他大吼:
“弟兄们,姓郑的他是颍州人,我们是庐州人,投过去也不会被重用。还不如死心塌地跟着朝廷,在哪儿不是当兵吃粮?”
他这么一煽动,身边围过去很多庐州兵。
以地域团结了一部分人,也得罪了一部分人。
许满仓是阜阳人,离郑家圩就十几里地。
他心里觉得郑河安还是可以信任的,唯一的担忧就是官府会不会报复家人。
咚咚咚,
西侧响起了炮声,动静不是特别的大,但是杀伤却很可观。
李二狗可不管什么老乡情。
他指挥着2磅炮迂回到了距离淮西新军70余丈外就迫不及待的下令大仰角开炮。
不是直瞄,而是间接炮击。
用加农炮间接打击,有2个硬性要求。
第一,要有射表。第二,火炮口径必须小。
吴军的轻型野战炮已经开始普及螺杆调整仰角的装置。
第一轮试射,3发霰弹覆盖。
仰角最大的那门炮取得了最佳战绩。
肉眼可见,落弹点周围的人群哗啦啦倒下一片。
“仰角18,急速射,3发。”
随着军官的精准指引。
28门2磅炮快速挪动就位。
炮车加上炮筒才200斤的重量,2名炮手左右挪动车轮很轻松。
在试射火炮的距离基础上,其余火炮向前又移动了5丈。
霰弹和药包是一体的。
1人举着从炮口塞进去,另1人拿推弹杆怼到底。
炮手以烧红的铁签子直接戳入火门,激发火炮。
连绵的炮声不是那么的震耳,然而威力却可观。
一团团从天而降的霰弹,就是无甲单位的噩梦。
李二狗望着远处的烟尘,急切无比:
“轰,轰垮他们。”
北边,双方正在炮战。
东边,是第2军团在分兵拦截吉林马队,想必损失不小。
淮西新军,阵型猬集。简直就是速射霰弹炮最理想的打击目标。
混成营的炮手边炮击边前进,弹幕前移被打懵了的淮西新军也急了,数百名火绳枪手冲出,想干掉这些令人恐惧的霰弹炮。
李二狗手一挥,步兵立马冲上去保护火炮。
炮兵们疯狂转动螺杆降低火炮仰角。
随着炮口喷出火焰,正面冲来的清军火绳枪手崩溃了。
2磅炮射击一次,威力相当于5支大抬枪或者是50支燧发枪同时射击一次的威力。
李二狗表情狰狞:
“火炮轮流往前推,轮番掩护,炮兵也可以三段击。”
“弹药车跟上。”
战马牵引着弹药车默默伴随火炮前进。
炮手们在火炮和弹药车之间来回跑动,好似接力。
若是骡子驴子此刻定然会被枪炮声吓的发疯,拒绝拉车。
淮西新军崩溃了,受不了这种恐怖的炮击。
霰弹每落下一发就是几十人伤亡。
这不是打仗,是单方面的屠杀!
望着狼奔豕突的淮西新军,李二狗如释重负:
“追上去,继续轰,逮谁轰谁。”
“炮管太烫了。”
“用水壶里的水浇,降温。”
有炮手脱下军服浇上水然后覆盖在炮筒上,水蒸气腾起,令人视线模糊众人有样学样,给炮筒持续降温。
李二狗还分出了30人去河沟里打水。
吴军炮车随车携带一整套工具。
包括木桶、锤子、钉子、清膛杆,推弹杆等等。
降温后的火炮,
继续撵在溃兵的后头跑,见哪儿人头攒动就1炮轰过去。
这种虐杀的畅快感,让整个混成营的士兵嗜血到发狂。
突然,
1名骑士举着小红旗奔跑而来。
“林总指挥有令,独立混成营携带速射炮快速机动,去西岸封锁战场。不要让一个清兵跑了。”
“是,混成营坚决完成任务。”
李二狗兴奋无比,招呼底下人赶紧套车。
趁着这会清军还没反应过来去守住西边的浮桥,掐住逃跑的路线。
速射炮
双方都拉开了距离,有所犹豫。
江苏人不认老乡,可皖北人真的认老乡,手底下就犹豫了。
然而,
郑河安想劝降这几万人也不容易。
首先,
清廷没有克扣他们的军饷待遇。
其次,
他们的家眷还在清廷统治区。
苗有林望见正在快速行军的混成营炮队,突然变了脸色:
“老郑,再给你一盏茶的时间,不降就必须杀光他们。”
郑河安的额头全是汗珠,
他一咬牙,居然向前走出了10几丈,举起帽子大声吆喝:
“我是颍州府阜阳县郑家圩的郑河安,排行老二。你们想必听过我的名字吧?放下刀枪,现在投过来,我担保,吴王他老人家厚待我们皖北人。”
淮西新军内部分歧很大。
一部分人心动犹豫。
一部分人觉得还是朝廷更可靠,不愿投降。
军官多是绿营派下来的,此时拼命的维持士气,叫嚣绝不能降贼。
“弟兄们,为家里的爹娘想想,朝廷没有亏待伱们,一天两顿干,军饷赏银一分都没有克扣你们。顶戴,说给就给。”
刘黄通忍不住摸了一下头顶的那7品顶戴,还有巡抚大人对自己的亲切勉励。
他大吼:
“弟兄们,姓郑的他是颍州人,我们是庐州人,投过去也不会被重用。还不如死心塌地跟着朝廷,在哪儿不是当兵吃粮?”
他这么一煽动,身边围过去很多庐州兵。
以地域团结了一部分人,也得罪了一部分人。
许满仓是阜阳人,离郑家圩就十几里地。
他心里觉得郑河安还是可以信任的,唯一的担忧就是官府会不会报复家人。
咚咚咚,
西侧响起了炮声,动静不是特别的大,但是杀伤却很可观。
李二狗可不管什么老乡情。
他指挥着2磅炮迂回到了距离淮西新军70余丈外就迫不及待的下令大仰角开炮。
不是直瞄,而是间接炮击。
用加农炮间接打击,有2个硬性要求。
第一,要有射表。第二,火炮口径必须小。
吴军的轻型野战炮已经开始普及螺杆调整仰角的装置。
第一轮试射,3发霰弹覆盖。
仰角最大的那门炮取得了最佳战绩。
肉眼可见,落弹点周围的人群哗啦啦倒下一片。
“仰角18,急速射,3发。”
随着军官的精准指引。
28门2磅炮快速挪动就位。
炮车加上炮筒才200斤的重量,2名炮手左右挪动车轮很轻松。
在试射火炮的距离基础上,其余火炮向前又移动了5丈。
霰弹和药包是一体的。
1人举着从炮口塞进去,另1人拿推弹杆怼到底。
炮手以烧红的铁签子直接戳入火门,激发火炮。
连绵的炮声不是那么的震耳,然而威力却可观。
一团团从天而降的霰弹,就是无甲单位的噩梦。
李二狗望着远处的烟尘,急切无比:
“轰,轰垮他们。”
北边,双方正在炮战。
东边,是第2军团在分兵拦截吉林马队,想必损失不小。
淮西新军,阵型猬集。简直就是速射霰弹炮最理想的打击目标。
混成营的炮手边炮击边前进,弹幕前移被打懵了的淮西新军也急了,数百名火绳枪手冲出,想干掉这些令人恐惧的霰弹炮。
李二狗手一挥,步兵立马冲上去保护火炮。
炮兵们疯狂转动螺杆降低火炮仰角。
随着炮口喷出火焰,正面冲来的清军火绳枪手崩溃了。
2磅炮射击一次,威力相当于5支大抬枪或者是50支燧发枪同时射击一次的威力。
李二狗表情狰狞:
“火炮轮流往前推,轮番掩护,炮兵也可以三段击。”
“弹药车跟上。”
战马牵引着弹药车默默伴随火炮前进。
炮手们在火炮和弹药车之间来回跑动,好似接力。
若是骡子驴子此刻定然会被枪炮声吓的发疯,拒绝拉车。
淮西新军崩溃了,受不了这种恐怖的炮击。
霰弹每落下一发就是几十人伤亡。
这不是打仗,是单方面的屠杀!
望着狼奔豕突的淮西新军,李二狗如释重负:
“追上去,继续轰,逮谁轰谁。”
“炮管太烫了。”
“用水壶里的水浇,降温。”
有炮手脱下军服浇上水然后覆盖在炮筒上,水蒸气腾起,令人视线模糊众人有样学样,给炮筒持续降温。
李二狗还分出了30人去河沟里打水。
吴军炮车随车携带一整套工具。
包括木桶、锤子、钉子、清膛杆,推弹杆等等。
降温后的火炮,
继续撵在溃兵的后头跑,见哪儿人头攒动就1炮轰过去。
这种虐杀的畅快感,让整个混成营的士兵嗜血到发狂。
突然,
1名骑士举着小红旗奔跑而来。
“林总指挥有令,独立混成营携带速射炮快速机动,去西岸封锁战场。不要让一个清兵跑了。”
“是,混成营坚决完成任务。”
李二狗兴奋无比,招呼底下人赶紧套车。
趁着这会清军还没反应过来去守住西边的浮桥,掐住逃跑的路线。
速射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