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胜负既分,海兰察割辫明志(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吴军早餐的油水和分量很足,所以勉强还能支撑着作战,不至于心慌手抖。  

士兵们随身携带干粮,此刻正好救急。  

凡是没有在一线直接厮杀的士兵,都默默撕下烤馕放入嘴里咀嚼,再灌2口清水。  

风力,  

在逐渐减弱。  

千里之外,超强台风逐渐离开了广东福建交界陆地,转向了浩瀚的太平洋。  

而风力的减弱,某种程度上也给清军提供了便利。  

他们的火绳枪终于能打响了第2军团郑河安带人猛攻老乡,排枪齐射然后刺刀冲锋,杀的尸横遍野,然而就是啃不下来。  

阵线犬牙交错。  

老乡们举着刀矛拼死顽抗。  

不是他不尽力,而是老乡们太玩命了。  

杀不完,根本杀不完。  

远处,  

吉林马队迂回接近,旗帜隐隐出现。  

“老苗,怎么办?”  

“先稳住阵脚,分兵挡住八旗骑兵。我这就派人去要大炮,他妈的,老子就不信了,大炮一响,我看他们拿什么挡?”  

淮西新军至少阵亡了9000余人。  

明亮大约是第一批战死的,尸体都不知道在哪儿重金招募的先登200勇士死了一大半。  

许满仓没死,也许是沾了人小,受弹概率小的运气。  

此时,  

他正在二线听着乱糟糟的乡音咒骂,以及愈发密集的火绳枪声直隶绿营和京旗派下来的军官已经傻眼了。  

被这支“农夫新军”的战场顽强表现吓傻了。  

他们不敢吱声,而是和淮西新军当中的威望高者商议。  

“老刘,怎么办?”  

庐州府舒城人,刘黄通把腰刀往泥地里一插:  

“怕个卵,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现在风小了,把火绳枪和盾牌组织起来,冲出去。”  

正当众人乱糟糟列队时,  

对面传来了熟悉的乡音劝降:  

“不要打了,投降吧。”  

“不会杀你们的,咱们都是老乡,说话算数。阜阳县著名的大哥郑河安就在这,做了吴国的大官呢。”  

许满仓一抖,  

他猛然想到了入伍时,老爹问的那句话:  

“你要是遇上了隔壁二婶子的娃,你咋办?打还是不打?”  

战场西边,炮声骤密。  

甘州副将李久霖部开始推炮出营。  

沿途安全,  

吴军压根抽不出多余的步兵对付他。  

“大人,我们是先对付贼兵火炮阵地还是支援步兵?”  

“轰他们的炮阵地!”  

“嗻。”  

李久霖想在火炮对战中直接摧毁吴军的火炮,做会战的最大功臣。  

倘若吴军没了火炮,只剩步兵。  

官兵有火炮,有骑兵,那就赢定了。  

他的底气来自麾下的4门大将军炮。  

在清军序列当中:  

4000到6000斤的重炮,被称为大将军炮。大致对应28磅炮。  

3000到4000斤的重炮,被称为二将军炮。对应22磅炮。  

2000到3000斤重炮,被称为三将军炮。对应12磅炮。  

1000到2000斤重炮,被称为四将军炮。对应8磅炮。  

而从炮声听来,吴军似乎没有携带这个口径的重炮!  

一名守备低声劝谏:  

“大人,标下认为还是先轰吴贼步兵吧。多迂回几里路,大炮轰步兵,一轰就垮。”  

李久霖转身,眼神阴冷:  

“两军厮杀,阵线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炮弹若是落在八旗兵的头上?你担责吗?”  

“标下一时糊涂,请大人恕罪。”  

“布置炮位,尽快开火。”  

重5000斤的大将军炮需20匹健壮驮马外加30名炮手的奋力牵引。  

炮手们个個大汗淋漓,几乎虚脱。好在从大营到预定阵地路程不算太远。  

“快,架炮。”  

这么重的火炮架设炮位可不容易。  

李久霖等的几乎发飙时,炮手终于前来禀告:  

“报,大将军炮架设完毕,可以开火。”  

“那还等什么,放”  

炮声沉闷,好似天边滚雷。  

李久霖甚至觉得自己的内脏都被震撼,颇感不适。  

他望着天空,几颗黑点划过漂亮的弧线飞向吴军火炮阵地。  

同样,  

吴军炮兵也瞠目结舌,望着这几枚射程超远的炮弹。  

落地,然后蹦跳。  

1门6磅炮被命中。  

炮车当场碎裂,炮筒甚至被砸飞了2丈多。  

众人傻愣,  

没想到清军居然拥有这么远射程的重炮,大意了。  

军官立即做出了反应:  

“快,推炮前进。”  

炮兵们连忙将12磅炮重新套车前移和清军炮战。  

按照经验,  

只需前进1里,就可以和清军对轰了。  

而林淮生的军令也堪堪到达:  

“独立混成营立即出动,从西边炮击淮西新军。”  

迫不及待的李二狗立即抽出佩剑:  

“还等什么,上啊。”  

这次,  

混成营主力武器是那28门2磅速射炮。2匹驮马牵引1门炮,行进速度很快。  

每1门炮后面还跟着1辆4对轮的弹药车,车体狭长好似毛毛虫。  

炮手在前拉着驮马的缰绳控制方向。  

还有400步兵扛着火枪跑步前进。  

此时,  

第2军团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