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乾隆朕敲打一下你这个老东西,顺便检测一下你的忠诚度(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紫禁城,  

皇帝銮驾正式回宫,也许是圆明园呆腻了,也许是天气不那么热了。  

军机处众僚自然也回到了他们熟悉的简陋办公地——位于隆宗门的军机处。  

这一排平房,是帝国官僚的毕生追求。  

即使是值班的小章京,出了宫门也会受到各路大人的追捧。因为整个大清朝最先了解中枢动向的就是他们!  

而乾隆,则是住进了保和殿。  

因为这座宫殿,距离军机处相对较近!方便处理紧急军务。  

他很愤怒,眼中几乎喷火。  

御案上的4份折子分别来自钱峰、海兰察、李侍尧还有崇道。  

两个当事人互相攻讦。  

两个旁观者,默默陈述事实,用词谨慎无比。  

“混账东西。”  

纵然是英明十全如自己,也愣是看不出来谁的嫌疑更大,谁在搅浑水。  

“召于敏中、和珅、刘墉。”  

“嗻。”  

小太监匆匆离开,脚步好似猫一样轻盈。  

没过一会,几位大臣匆匆赶到。  

刚一跪下,乾隆就烦躁的一挥手:  

“都起来,瞧瞧这些折子。”  

都是科举杀出来的顶级读书人,一目十行,看的飞快。  

饶是他们宦海经验丰富,也被这种离谱的事搞的心头发麻。  

和珅瞅了一眼于敏中,恰好被乾隆看到了。  

指着他问道:  

“你看他做什么?”  

“皇上恕罪,奴才一时间懵了。”  

乾隆居然很罕见的没发火,而是点点头:  

“别说你们懵了,朕也有点懵。两江总督和江宁将军互相指责对方通贼,甚至大打出手,还差点火并?”  

“朕活了60几年,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等咄咄怪事。”  

于敏中突然开口了:  

“老臣觉得通贼不可能。或是因为守城期间产生了龃龉,仇恨扩大了,一时间口不择言。”  

和珅眼睛一亮,心想老于你可以啊,越老越清醒。  

立马接话道:  

“奴才附议。”  

乾隆转向了一直沉默的内阁学士刘墉:  

“你呢?”  

刘墉很罕见的没有符合两位御前红人的意见,而是说道:  

“臣近来潜心收集关于江南匪乱的一切信息,细思极恐。”  

“你恐什么?”  

“臣恐的是世人皆知匪首李郁的枪炮犀利,却忽略了他的其他手段。此人做事无所不用其极,擅长交通官吏。或收买策反,或煽动造势。”  

乾隆一言不发,只是听着。  

刘墉继续讲道:  

“自从匪首李郁开始活动,周边就陆续发生各种蹊跷、不合常理的事,虽无实据,可臣隐隐觉得是此人的手笔。”  

“皇上恕罪,臣斗胆君前言鬼神。先父多次托梦于我”  

乾隆这才有些失态,问道:  

“刘统勋说什么了?”  

“先父一言不发,脸色焦虑,对我既摇头又叹气。”  

保和殿内安静无比,只有殿外的风铃声隐约传入。  

乾隆缓缓开口道:  

“倒是有几分道理。”  

于敏中幽幽的叹了一口气,他很不愿意看到这种结果,他猜和珅心中也是一样。  

皇上本就多疑刻薄,你姓刘的再搞什么鬼神。  

以后大家的日子都会难过的。  

今天圣心怀疑李侍尧,明天就能怀疑在座的所有人!  

你老刘家三代人,都踏马的一个德性。关键时刻假装“忧国忧民”,不顾同僚,不顾大局。  

乾隆一时间只觉得头疼,对于李、崇二人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  

恼火道:  

“传旨,李侍尧崇道皆戴罪入京,交三法司审查。”  

“嗻。”  

这下轮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掌门人头疼了。  

乾隆冷不丁的又说道:  

“你们俩还是应该感谢李侍尧的,毕竟他把和琳、于运和给带出来了。”  

于敏中、和珅顿觉口苦,只能托词:  

“这都是托了皇上的洪福。”  

“不必紧张。江宁城那么大,突围出来也很正常,福长安也随他们一起冲出来了嘛。”  

有时候,  

语言艺术就是这么的微妙。  

总之,乾隆莫名其妙的一番话,搞的二人心里暗自叫苦,这浑水怎么就溅到自己身上了。  

于敏中突然心中一震,连忙禀告道:  

“老臣还有件事,需向皇上禀报。”  

“讲。”  

“臣的家族100余口陷在江宁,后不知为何,贼酋又释放了他们。如今人在淮安府避难。”  

“哦?”  

“或是贼酋不知他们身份,故而勒索钱财后,就没有加以戕害。”  

“这么说来,李郁此人倒是不嗜杀?”  

“似是如此。此僚或是为了收买人心,装出一副大度模样。”  

一番君臣奏对,语言艺术含量很高。  

若是普通人听了,只觉平淡无奇。  

可殿内角落伺候的总管太监秦驷,却是听出了许多的凶险。  

前些日子,粘杆处的人早就汇报上来了。  

于氏家族有一小半人陷在了江宁城,被贼兵俘虏。后贼酋亲自下令释放,派人驾船送至江北。  

据查,仍有五六個年轻女子失踪,许是被贼兵祸害了。  

乾隆倒不会因为这件事就觉得于敏中和李郁有勾结。  

老皇帝虽刻薄寡恩,多疑残忍,但并不傻。  

今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