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我当为天道(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文学度)  

“原来如此,你未有心魔竟然是因为此等因素。”  

“不对!”  

“你还未曾圆满!”  

“而且五行也不是很契合!”  

“可惜,可惜。”  

玄冥之宫的器灵摇头叹息。  

方钧道:“看你这幅模样,这五行平衡的生灭之道,早就有人修炼了?”  

玄冥之宫的器灵道:“那是当然的,当年的五行仙宗的创始者,就是依靠这个能力在炼气筑基打遍天下无敌手。甚至有着筑基对抗金丹的辉煌战绩。”  

“即便是筑基九重战金丹一转,那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只可惜后辈无能,再也出现不了这样的人物。”  

方钧问道:“那么五行仙宗到底在何方?”  

玄冥之宫的器灵道:“你想要拜入吗?”  

“其实大可不必。”  

“所谓的五行生灭平衡之道,也顶多在筑基期逞凶。”  

“以及因为前期的积累在金丹前期的道路上比较有优势罢了。”  

“到了后期,大家的法则都提升了上来。”  

“其实也就这样了。”  

方钧疑惑:“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的简单?”  

“就是那么简单。你可知法则是什么?”  

“法则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  

“是这样没错,但你可知在凡人眼中,在修士眼中,法则是不同的。就如日升月落,凡人眼中日月真的降落了。可你我知晓日月仍然高居住天上。”  

“日月高居天上?日月是一颗圆球?”  

“你未曾登上九天吧。也是,你没有金丹修为,突破不了罡气层的阻碍。等你达到金丹后,就能够见证真正的日月了。其实这不关键,我且问你,凡人的观点和修士的观点,到底谁是正确的?”  

“自然是修士的观点更为正确一点,因为这更接近大道。”  

玄冥之宫器灵闻言哈哈大笑:“大道?你可知道何为大道?”  

方钧道:“其实在我看来法则和大道都只不过是‘道’的一个同义词,你叫它真理,叫它天道也无可不可。”  

“错了,错了!你果然是没有得到什么传承之人,我要告诉你的是,只有元婴的修行才能称得上大道。”  

墨伊伊踏入到宫殿中,只见宫殿中已然多出了一人。  

这是一个面若冠玉的修士,他见到墨伊伊进来的瞬间,立马恭敬道:“见过仙子,这里的宝物就归仙子所有。在下就不和仙子争了。”  

墨伊伊认识这人,也是给她送礼的一员:“玄冥之宫的设计就是如此的歹毒。房中一宝,两修相遇,必起冲突,真是没安什么好心。”  

对于这句话这名修士只是苦笑,没有应答,私底下说说可以。  

这可是拥有器灵的玄冥之宫。  

光明正大的述说的话万一引起麻烦可就不好了。  

虽然理论是来玄冥之宫的器灵是讲规矩的。  

但规矩这玩意谁知道它不能改变。  

也只有你作为仙宗的道子才敢无所顾忌的说出来。  

墨伊伊自然不是因为她是什么仙宗的道子才敢说的。  

她是按照直觉说出来没有危险才说的。  

这也是方钧和白小馨觉得她莽撞的源头。  

不过,说出来没有附和也很无趣。  

故而墨伊伊径直走到这个房间中央大鼎中寄存的宝物。  

那是一块闪烁着玄光的黑铁。  

“墨钢,融入法宝之中,可大幅提升其硬度和锋利度。将道纹铭刻其上后,能够增强道纹的稳定性和威力。”  

“在筑基材料中位列二阶十一级,乃是筑基九重修士才能够炼制的材料。”  

“但因为本身达到十一级,超出筑基九重炼制成功率最高的九级。”  

“故而哪怕筑基九重获取这个材料也仍旧不易。”  

“只有金丹期才能够轻而易举地炼制。”  

墨伊伊看到材料的瞬间,元婴号就提供了一大串的信息。  

“才二阶材料。”  

“玄冥真人真够小气的。”  

“这种材料筑基炼制不易,他身为金丹一炼一大堆。”  

“难怪有人说玄冥之宫不过是金丹手中露出来的一些残羹冷炙。”  

“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差距。就注定了金丹手中的废物在筑基手中都是好东西。”  

墨伊伊暗暗思量。  

然后走向下一个门户,那个面若冠玉的筑基修士也紧随其后。  

他们是不会一同前往下一个房间的。  

而是在空间之力的作用下,继续分散开来。  

再次和其他人进行匹配。  

白小馨走进宫殿后,也看到了另外一个修士。  

当然在她眼中,这些修士都和路边的石头没区别。  

“好奇怪,按照常理来说,即便我在外面研究玄冥之宫,耽搁了一些时间。”  

“但我破除心魔阵的速度应该也是最快的。”  

“这个区区筑基八重的修士怎么还能先我一步到来?”  

“是他没有心魔吗?还是因为这里的变动不仅涉及空间,还涉及时间?”  

白小馨心中分析道。  

而对面的修士见到白小馨进来已经噤若寒蝉。  

墨伊伊还好,毕竟她几乎没有怎么杀人。  

但是白小馨可是一个杀星,一个大大的杀星。  

在玄冥之宫外,她是杀人最多的存在。  

其他修士厮杀基本都是混战而死。  

杀的人根本就没有白小馨的多。  

“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