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攻克秦州(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杀!不要放跑任何一人!!”  

“噼里啪啦…”  

夜幕下,麦积山上火光冲天,无数官兵在王重荣的指挥下后撤。  

陇右的将士则是在其身后不断追击,期间还需要躲避那些因为大火焚烧而垮塌的帐篷。  

双方追杀数百步,直到撤到南营门口,王重荣才开始重整兵马,但能聚集在他左右的兵马已经不足遇袭前的半数了。  

期间还有官兵在往此处逃离,但许多都被追击而来的陇右军敲掉了脑袋。  

火势越来越大,加上此时是秋天,麦积山上枯枝落叶数不胜数,于是火势很快便顺着营盘往四周蔓延而去。  

营盘内的大火变高,滚滚浓烟腾空而去,几乎了半边天穹,使得本就不算明亮的天色更为昏暗。  

紧接着,营盘四周着火的山林开始传来沉闷的爆裂声,这是松脂在高温下炸开,树干崩裂的声响。  

“簌簌啪啪…”  

麦积山的风不知何时变大,从渭水河谷吹来的山风裹挟着热浪呼啸而去,麦积山上的鸟兽开始奔逃。  

然后、火线出现了…  

“直娘贼的,撤下山,全部撤下山去!!”  

“撤!撤!”  

“铛铛铛铛…”  

眼睁睁望着四周山火被点燃,王重荣只觉得空气都炙热起来,声嘶力竭的下令撤军。  

他们亡命逃离此处,而率军拿下麦积山的刘继隆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撤!”  

“哔哔——”  

刘继隆也下令撤下山去,顾不得已经被攻陷的营盘,带着人亡命撤离。  

人力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那么弱小,火势沿着树木席卷而来。  

那不是普通的火焰,而是一道赤红的巨浪,从山脊上倾泻而下。  

火舌舔舐着每一寸草木,所过之处,松林瞬间化作火把,灌木噼啪爆燃,连岩石都被炙烤得发烫。  

热浪扭曲了空气,远处的景象如同在水中晃动,模糊而狰狞。  

风助火势,火借风威,麦积山仿佛活了过来,变成了一头咆哮的野兽。  

火焰窜起数丈高,黑烟如巨蟒般盘旋上升,灰烬如雪片般漫天飘落,落在人的皮肤上,烫出细小的红痕。  

野兽在火中打滚,羽毛烧焦的飞禽扑腾着坠地,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混合着松脂燃烧的刺鼻气息,吸进肺里,像是吞下了一把滚烫的沙。  

火海倾泻而下,无人能挡,所有人只能亡命逃跑。  

火光照亮了整个渭水河谷,将所有人都映照成了橘红色。  

半个时辰的上山路程,他们只用一刻钟就到了半山腰。  

数千陇右将士看向山顶的大火,由于渭水河谷的气流在不断上升,加上营寨北门二百余步的树木都被砍伐殆尽,因此大火虽然不断试图蔓延北侧山体,却始终冲不下来。  

相比较陇右军的好运,王重荣等人就不行了。  

大火几乎追着他们向山下跑去,无数人用横刀割断甲胄,丢盔弃甲的逃亡,却还是觉得自己跑得太慢,恨不得生出八条腿来逃命。  

饶是如此,却也还是有不少兵卒被裹挟进入火势中,要么窒息而死,要么被活活烧死。  

麦积山的火势冲天,便是连十余里外驻守木门道的赵黔所部都能看到,更别提距离麦积山不过四五里的上邽城百姓了。  

大火冲天的那一刻,王式便被人唤醒来到了城中鼓楼处,远眺不断燃烧的麦积山。  

他的瞳孔中火光闪烁,可他本人却手脚冰凉。  

“传令、召各部兵马聚集上邽,在此与叛军决战!”  

王式声音平静,身旁长山都的都将听后连忙作揖应下,立马派出快马前去落水道和木门道通知李弘甫、赵黔两部撤回上邽。  

“娘贼的,这火势也太大了,这得烧掉多少木柴啊!”  

“某刚才还以为要被烧死了。”  

“嘿嘿,俺们是没事,但官军肯定有事…”  

麦积山北侧,眼看着山顶滚滚烟尘升腾,劫后余生的上万陇右兵卒竟然还能相互打趣。  

刘继隆倚靠一棵树干,眼底是麦积山顶那还在燃烧的大火。  

待安破胡和张武走来,他便对二人交代道:“这样大的火烟,说不定等会会下雨。”  

“派人去取蓑衣与帐篷来,待火势停下,我们立即上山,抢占那废墟!”  

“是!”二人作揖应下,随后急忙派人去通知山下的民夫,驱赶挽马车运送蓑衣与帐篷、粮食前来。  

眼下已经来到寅时四刻(4点),距离天亮最多不过半时辰。  

天色在时间推移中渐渐开始明亮,而山上的滚滚烟尘则是将方圆数十里的天空都尽数遮蔽。  

如刘继隆预料那般随着大量树木被焚烧,烟尘遮蔽的天空范围越来越大,天空也在天亮不久后开始下起了细雨。  

刘继隆亲率三军披上蓑衣登山,但见山腰以上的树木尽数被烧毁,而原本山顶的营盘也被大火彻底烧为废墟。  

刘继隆吩咐张武在山顶扎营,自己则是四处走走看看。  

麦积山几乎被烧了个干净,尤其是南侧的山岭被烧了个精光,可以直接眺望到坐落山脚的上邽城。  

虽然看不清上邽方向在干嘛,但刘继隆猜测王式大概在部署兵马,准备在上邽河谷间的平川与自己决战。  

他若输了,大概率就得败走,连上邽、清水、秦岭三城都守不住,只能退至陇山以东的安戎关。  

届时秦州及秦州十余万人口尽数归属陇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