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长驱直入(6/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卒。  

时间在推移,王涉也感觉到了他与刘继隆双方的差距,渐渐心生绝望。  

刘继隆敏锐察觉到官军应变越来越迟缓,心里也明白了官军将领状态不对。  

他见状立即挥舞令旗,后军两团一千人脱离队伍,迅速返回西岸,往马群靠近。  

“不好…”  

王涉心下一紧,立即猜到了刘继隆已经做好了击溃他们的准备,并且提前准备好了马步兵追击溃兵。  

想到这里,王涉连忙挥舞令旗,下令三军撤往武山县。  

一时间,官军南北两阵官兵皆步步为营撤向武山县,而张武见状,当即下令道:  

“官军要撤回武山县,有力气的弟兄现在随我冲向武山县,挡住他们回城要道!!”  

“杀!!”  

数百陇右兵卒跟随张武的身影冲向官军退回武山县的官道。  

王涉也察觉到了不对,但是不等他所有反应,便眼见陇右军加大力度,死死咬住了后军。  

后军一千多人难以脱离战场,若是贸然脱离,阵脚松动下,必然被官军趁势击破。  

王涉心神动荡,他不舍得抛弃这一千多后军,但如果再不撤回武山,他们的后路就要被张武切断了。  

心神松动下,王涉还是咬牙放弃了后军这一千多人。  

他挥舞令旗,余下三千多官军迅速撤往了武山县,而刘继隆却不慌不乱。  

他已经听到了马蹄声,那一千马步兵的马蹄声…  

“嗡隆隆——”  

果然,一千多马步兵越过了石桥,主动分为左右两翼,好似钳子般绕过官军步卒,朝官军后方要道夹击而去。  

“完了!”  

王涉没有想到陇右的马步兵来的这么快,他眼睁睁看着马步兵即将完成合围。  

陇右军若是完成合围,他们这七千多人都得葬身此处,而他也将被陇右军俘虏,亦或战死沙场。  

王涉不想死,正因如此,他立马挥舞起了令旗。  

只是在场的诸镇官兵也不傻,眼看陇右的马步兵即将完成合围,他们立马松动了阵脚,开始朝着武山县西门跑去。  

“混账!全都给我稳住阵脚,督战队!”  

“敢后退者斩!!”  

王涉眼见官军自乱阵脚,大怒之下令督战队执行军法。  

手执陌刀的督战队连忙砍杀,可很快被人数数十倍于他们的官军溃兵淹没。  

“进!”  

将一切收入眼底的刘继隆不喜不悲,手中令旗猛然挥下。  

一时间,战锋身后的中军、后军立马分为左右,前军则是依旧咬紧被王涉抛弃的那一千多官兵。  

中军及后军的兵卒开始追杀官军逃卒,王涉见状也自知大事去矣,他连忙策马试图突出重围。  

张武所率的数百人眼见自家节帅不到一炷香便以五千人包围七千人,且将战场分割为三块,心中震撼之余,所有人的目光也被穿着华贵明光铠的王涉所吸引。  

“直娘贼的,那是官军的主将,擒住他,最少擢升一级!!”  

“弟兄们,跟着我杀过去!!”  

张武发了疯,毕竟现在的王涉身旁就百余名马步兵,自己身旁数百人,足够拿下他。  

若是被其它军的弟兄发现,这功劳可就跑了。  

很快,张武率领数百人追击而来,而前方又有陇右的马步兵阻击。  

一时间,王涉陷入重重包围中。  

“兵马使,我们败了!”  

几名都将脸色骇然,直到现在都不敢相信。  

四周战场已经变得杂乱,七千官军被刘继隆所率五千官军分割三块。  

撤退成了溃退,三块战场中,官军没有一处占有优势,已然败了。  

“败了?”  

王涉精神恍惚,他跟随他父亲征讨林邑、大破南蛮,讨平中原乱兵,十余年南征北战,如今竟然兵败渭水?  

他目光不断搜寻,试图找出一处可以突围的地方,但刘继隆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在刘继隆的指挥下,陇右的兵卒不断运动,好似铁桶般将他们关在了其中。  

他们真的败了…  

反应过来后,王涉果断拔出鄣刀,正欲自刎殉国,却听到耳边传来咆哮声。  

“猪犬的家伙,你要干嘛?!!”  

那声音惊恐,似乎十分担心他自刎于此。  

王涉还以为是自己麾下部将,却不想下一秒他就被人从马背扑倒,狠狠摔下马来。  

他摔的七晕八素,好不容易睁开眼睛,却见一面色黑紫的陇右军将压着自己。  

“直娘贼,你可不能死!!”  

张武动作不慢,三下五除二便把王涉绑了个结实。  

王涉还想反抗,结果被张武三拳重击面部,直接打晕了过去。  

张武在本部弟兄的护卫下生擒王涉,抓住王涉后连忙对四方叫嚷。  

“王涉已经被俘,弃兵降者免死!!”  

“王涉被俘,弃兵降者免死!!”  

一时间,河谷内回荡着这番话,四周被屠戮的官兵闻言纷纷丢下手中兵器,而坐镇后方的刘继隆几乎是亲眼看着张武生擒的王涉,毕竟王涉那一身如花孔雀般的甲胄,着实太惹眼了。  

若非张武动作够快,生擒王涉的便是别人了。  

所以得知王涉被俘后,刘继隆并不感到意外,只是忍不住摇头:  

“既无本事,何必穿得花花绿绿…”  

话音落下,刘继隆对身旁的都尉吩咐道:  

“催促高进达率军挺进,受降后驻扎武山县,将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