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沙陀草草(3/4)
不济所致,待日后他们兵强马壮,再找回场子便是。
“传令吧!”
纵使心里不忍,但朱邪赤心还是下定了决心。
朱邪翼圣没有说什么,只是冷静作揖应下,随后开始吩咐三军埋锅造饭,吃完饭后穿甲准备突围。
时间在流逝,缕缕炊烟从萧关中升起,很快被陇右的塘骑记录下来,所有军碟送往了牙帐。
刘继隆带着斛斯光他们前往了营盘东边,观看了一片树林被砍伐为平地,不免唏嘘。
待到他们回到营盘,却不过才酉时(17点),而萧关之中炊烟已经升起许久了。
刘继隆调马回营时,也注意到了萧关内的炊烟,不免对斛斯光询问道:
“现在不过酉时,萧关的炊烟怎么看上去升起很久了?”
“某去取军碟来看。”跟在斛斯光身后的高述率先开口,随后策马而去。
斛斯光及李阳春等人则是留在原地,面对萧关炊烟,推测道:“莫不是有什么变化?”
“先等等军碟送到,再行判断。”刘继隆交代一句,随后等待高述送来军碟。
一刻钟后,军碟送抵刘继隆手中,他简单翻阅,很快便发现了萧关内升起炊烟的时间。
他默默记下,随后又取出昨天的军碟看了看,确定过后才将军碟交到高述手中,对斛斯光说道:
“过去三天,官军每天都是在酉时二刻才开始埋锅造饭,而今日却从申时四刻(16点)便开始了。”
“无缘无故,不可能提前六刻钟造饭,他们若不是想要趁机突袭我们,要不就是准备突围。”
刘继隆用马鞭指向萧关,对斛斯光吩咐道:“我军刚刚派遣民夫打造攻城器械,他们就提前了六刻钟造饭,显然是自觉不敌,准备出兵突围。”
“你现在急令南边的塘骑集结清水川中段,另外点齐军中精骑,让他们不要动旌旗,只需穿好甲胄,备足马料,等待出兵追击即可。”
略微沉思,刘继隆便根据萧关炊烟的变化,判断出了萧关城内沙陀精骑的想法。
斛斯光等人凝重脸色,当即按照他的吩咐开始去安排。
刘继隆之所以没有动用营内精骑提前南下,便是担心打草惊蛇。
南边的塘骑数量虽然不多,却也足有二三百骑。
哪怕无法拦下所有试图突围的沙陀精骑,也足够沙陀人喝一壶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下马来到营门处最近的帐篷内休息。
帐篷内的兵卒自觉走出帐篷,拱卫帐篷安全,马懿、李阳春等人更是如此。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营内的将士从酉时四刻准备好开始,直到时间走入戌时(19点),萧关方向才传来了动静。
“嗡隆隆——”
平静的清水川被马蹄声打破平静,沙陀骑兵成批涌出萧关南门,直奔南边的原州冲去。
“哔哔——”
“呜呜呜!!”
哨声与号角声同时响起,无数陇右精骑纷纷上马,不慌不乱的走南门、东门、西门冲出营盘。
“狗鼠的家伙,刘继隆如何得知某要突围南下的!!”
突围路上的朱邪赤心忍不住大骂,朱邪翼圣更是心中一沉。
父子二人没有太多时间抱怨,只能埋头向南边冲去。
双方的行动,仅仅不过相差十几个弹指,所相差距离也不过百余步罢了。
双方原本还处于东西两条线,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变成了前后姿态。
沙陀精骑张弓搭箭,且驰且射。
陇右精骑更不用多说,箭如飞蝗。
双方一追一逃,扬尘漫天,箭如雨下,马匹中箭而人仰马翻者不在少数。
沙陀人的马匹是代北常见的突厥马,耐力上佳,速度稍慢。
河西马是吐蕃及刘继隆用大宛马、吐蕃马及突厥马培育出来的新马种,个头高大且耐力中等,速度也快,缺点是食量大,生病不易转好。
只是这种缺点放在追逐战中,根本不值一提。
双方不过冲出去七八里,陇右精骑的前军便已经与沙陀精骑的后军交上了手。
军槊在黄昏下与马枪碰撞,但凡有沙陀骑兵不得不提枪交战,他的下场就是被陇右精骑用人海战术吞没。
沉闷的马蹄声在清水川河谷不断回荡,朱邪赤心及朱邪翼圣更是随着马蹄声的不断落下而心情动荡。
不多时,前方出现了二三百拦路精骑,朱邪赤心一看便知道这是刘继隆派往平高县的塘骑。
“不用管他们,冲过去!”
朱邪赤心话音落下,旁边的旗兵便开始挥动旗语。
数百沙陀骑兵加快马速,拱卫朱邪赤心父子四周,将父子二人包裹的严严实实。
“拦住他们!”
好水川足够宽阔,想要设下兵马完全挡住突围的两千余沙陀骑兵,没有上万兵马根本无法实现。
唯有在追逐之中,不断消磨其马力,陇右军才能有将其重创、全歼的机会。
朱邪赤心可以感受着后方时刻传来的哀嚎声,他埋头抖动马缰,只期盼能在几十里外甩掉身后的精骑。
朱邪翼圣不断抛射箭矢,以此干扰后方陇右精骑。
渐渐地,太阳没入了西边的山岭中,光亮开始隐隐退去。
不少人开始在疾驰的马背上点燃火把,也有倒霉的家伙将火把掉落马背。
数千朵火焰在清水川中快速运动,渐渐向南奔走而去。
夜幕下,骑兵的哀
“传令吧!”
纵使心里不忍,但朱邪赤心还是下定了决心。
朱邪翼圣没有说什么,只是冷静作揖应下,随后开始吩咐三军埋锅造饭,吃完饭后穿甲准备突围。
时间在流逝,缕缕炊烟从萧关中升起,很快被陇右的塘骑记录下来,所有军碟送往了牙帐。
刘继隆带着斛斯光他们前往了营盘东边,观看了一片树林被砍伐为平地,不免唏嘘。
待到他们回到营盘,却不过才酉时(17点),而萧关之中炊烟已经升起许久了。
刘继隆调马回营时,也注意到了萧关内的炊烟,不免对斛斯光询问道:
“现在不过酉时,萧关的炊烟怎么看上去升起很久了?”
“某去取军碟来看。”跟在斛斯光身后的高述率先开口,随后策马而去。
斛斯光及李阳春等人则是留在原地,面对萧关炊烟,推测道:“莫不是有什么变化?”
“先等等军碟送到,再行判断。”刘继隆交代一句,随后等待高述送来军碟。
一刻钟后,军碟送抵刘继隆手中,他简单翻阅,很快便发现了萧关内升起炊烟的时间。
他默默记下,随后又取出昨天的军碟看了看,确定过后才将军碟交到高述手中,对斛斯光说道:
“过去三天,官军每天都是在酉时二刻才开始埋锅造饭,而今日却从申时四刻(16点)便开始了。”
“无缘无故,不可能提前六刻钟造饭,他们若不是想要趁机突袭我们,要不就是准备突围。”
刘继隆用马鞭指向萧关,对斛斯光吩咐道:“我军刚刚派遣民夫打造攻城器械,他们就提前了六刻钟造饭,显然是自觉不敌,准备出兵突围。”
“你现在急令南边的塘骑集结清水川中段,另外点齐军中精骑,让他们不要动旌旗,只需穿好甲胄,备足马料,等待出兵追击即可。”
略微沉思,刘继隆便根据萧关炊烟的变化,判断出了萧关城内沙陀精骑的想法。
斛斯光等人凝重脸色,当即按照他的吩咐开始去安排。
刘继隆之所以没有动用营内精骑提前南下,便是担心打草惊蛇。
南边的塘骑数量虽然不多,却也足有二三百骑。
哪怕无法拦下所有试图突围的沙陀精骑,也足够沙陀人喝一壶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下马来到营门处最近的帐篷内休息。
帐篷内的兵卒自觉走出帐篷,拱卫帐篷安全,马懿、李阳春等人更是如此。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营内的将士从酉时四刻准备好开始,直到时间走入戌时(19点),萧关方向才传来了动静。
“嗡隆隆——”
平静的清水川被马蹄声打破平静,沙陀骑兵成批涌出萧关南门,直奔南边的原州冲去。
“哔哔——”
“呜呜呜!!”
哨声与号角声同时响起,无数陇右精骑纷纷上马,不慌不乱的走南门、东门、西门冲出营盘。
“狗鼠的家伙,刘继隆如何得知某要突围南下的!!”
突围路上的朱邪赤心忍不住大骂,朱邪翼圣更是心中一沉。
父子二人没有太多时间抱怨,只能埋头向南边冲去。
双方的行动,仅仅不过相差十几个弹指,所相差距离也不过百余步罢了。
双方原本还处于东西两条线,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变成了前后姿态。
沙陀精骑张弓搭箭,且驰且射。
陇右精骑更不用多说,箭如飞蝗。
双方一追一逃,扬尘漫天,箭如雨下,马匹中箭而人仰马翻者不在少数。
沙陀人的马匹是代北常见的突厥马,耐力上佳,速度稍慢。
河西马是吐蕃及刘继隆用大宛马、吐蕃马及突厥马培育出来的新马种,个头高大且耐力中等,速度也快,缺点是食量大,生病不易转好。
只是这种缺点放在追逐战中,根本不值一提。
双方不过冲出去七八里,陇右精骑的前军便已经与沙陀精骑的后军交上了手。
军槊在黄昏下与马枪碰撞,但凡有沙陀骑兵不得不提枪交战,他的下场就是被陇右精骑用人海战术吞没。
沉闷的马蹄声在清水川河谷不断回荡,朱邪赤心及朱邪翼圣更是随着马蹄声的不断落下而心情动荡。
不多时,前方出现了二三百拦路精骑,朱邪赤心一看便知道这是刘继隆派往平高县的塘骑。
“不用管他们,冲过去!”
朱邪赤心话音落下,旁边的旗兵便开始挥动旗语。
数百沙陀骑兵加快马速,拱卫朱邪赤心父子四周,将父子二人包裹的严严实实。
“拦住他们!”
好水川足够宽阔,想要设下兵马完全挡住突围的两千余沙陀骑兵,没有上万兵马根本无法实现。
唯有在追逐之中,不断消磨其马力,陇右军才能有将其重创、全歼的机会。
朱邪赤心可以感受着后方时刻传来的哀嚎声,他埋头抖动马缰,只期盼能在几十里外甩掉身后的精骑。
朱邪翼圣不断抛射箭矢,以此干扰后方陇右精骑。
渐渐地,太阳没入了西边的山岭中,光亮开始隐隐退去。
不少人开始在疾驰的马背上点燃火把,也有倒霉的家伙将火把掉落马背。
数千朵火焰在清水川中快速运动,渐渐向南奔走而去。
夜幕下,骑兵的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