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火烧城(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娘贼的刘继隆!猪犬的刘继隆!别让我抓到你!!”  

嘉麟城外,尚摩陵在看完加急情报后急的发狂。  

这封情报的内容,赫然写着昨夜刘继隆放回廓勒登,让廓勒登带话说自己要去袭击昌松的事情。  

面对这熟悉的情报,熟悉的感觉,尚摩陵不抓狂才奇怪。  

上次他就是因为错误预判了刘继隆的想法,导致他在西边浪费了三天时间。  

现在刘继隆再度让人送来消息,自己若是再选错了,那自己这一仗无疑打得十分丢人。  

这般想着,尚摩陵渐渐冷静下来,思考着自己应该怎么做。  

与他站在一处的莽隆化见状,不免说道:“这刘继隆尤为诡诈,您得小心应对才行。”  

“我知道!”尚摩陵瞪了一眼莽隆化。  

见状,莽隆化只能闭上了嘴。  

嘉麟城自他父亲被刘继隆所袭杀后,实力下降的厉害,日后若是遭遇刘继隆袭击,少不得需要尚摩陵帮忙,他自然不敢得罪尚摩陵。  

“先回姑臧!”  

良久之后,尚摩陵还是决心率先返回姑臧。  

莽隆化不敢说什么,只是在尚摩陵他们吃饱喝足后提供数百斗豆料,随后便看着尚摩陵统帅精骑往东边疾驰而去。  

以他们的情况,今日是注定赶不到姑臧了,但明天清晨应该就能抵达姑臧,黄昏前就能抵达昌松。  

在他们赶赴姑臧的时候,昌松城外却是一片惨淡。  

三四百具被扒光的尸体和数百匹军民的尸体就如此曝尸荒野,直到哲多悉别派出的精骑跟随刘继隆他们北上二十余里外,他才敢派人出城收敛尸体,参与灭火。  

昌松城四周的耕地被焚烧的不成样子,通天的火光将城池的温度都抬高了好几度。  

为了救火,哲多悉别派出了上万男丁开始抢救,并把轻骑的巡哨距离放出三十里外。  

为了应对刘继隆所部突进的马速,他为轻骑配备了两匹马。  

做好一切防备后,哲多悉别心里才稍微安定几分,而时间也来到了黄昏。  

哲多悉别来不及走出悉多虞被俘的悲伤,愤恨看着城外的狼藉。  

秋风吹过,那风吹麦地的景象不复,只剩下少量被烟熏火燎而灰黑的麦穗。  

空气中弥漫着烟熏火燎的味道,刺鼻而沉重。  

灰黄的土地上,斑驳的痕迹映衬着天边残留的火光,显得分外凄凉。  

“节儿,城外被焚毁的粮田…起码…六七万亩!”  

小节儿走到哲多悉别身后小心禀报,哲多悉别攥紧拳头:“传令!”  

“城内不论男女老少,全给我出城收割剩下的粮食,别让刘继隆继续肆意妄为了!!”  

“是!”小节儿应下便要后退,却见哲多悉别继续看向他吩咐道:  

“轻骑继续往外放,要放到四十里之外!”  

“另外把昌松的情况告诉姑臧,问问尚摩陵到底在干嘛!我们和刘继隆交战两日,他们人呢?!”  

哲多悉别气得发抖,毕竟他们平日少不了供奉姑臧,而今刘继隆在昌松肆意妄为两天,姑臧却连一个人都没有派来。  

昌松实力虽然不如姑臧,但姑臧想拿下昌松也十分困难。  

因此哲多悉别有理由怀疑尚摩陵是故意让刘继隆消磨昌松,想着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现在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自家岳父被俘,而昌松城内也并非自己一家独大。  

他虽然是悉多虞的女婿,但悉多虞还有三个未成丁的十几岁孩子。  

万一有人煽动他们,污蔑自己图谋不轨,那自己的情况就危险了。  

想到这里,哲多悉别就准备去悉多虞的府邸,找自己的那三个小舅子解释解释。  

不曾想,还未等他行动,北边就忽然响起了哨声。  

“哔哔——”  

“撤退!!”  

“撤退!”  

当哨声出现,城外正在抢收粮食和灭火的上万昌松男丁发了疯般往城门逃跑。  

“刘继隆!!”  

哲多悉别低吼着看向哨声响起的方向,双目赤红。  

零星点点的轻骑开始吹哨撤回,但他们并非身处巡哨第一线,而是根据传递回来的哨声吹响警哨。  

一刻钟、两刻钟…  

随着三刻钟过去,撤回的轻骑越来越多,直至哲多悉别派出的轻骑几乎都撤了回来。  

黄昏下烟尘四起,让人分不清是城外粮田的烟尘,还是远方的马蹄烟尘。  

大批人口拥挤在城门口,花了近一刻钟时间才彻底疏通,放轻骑入城。  

此时,北边出现了乌压压的一大片马群。  

当哲多悉别看到这片马群的时候,他的心简直快跳出了嗓子眼。  

他误以为是刘继隆率领更多的精骑南下,眼底透露出绝望。  

好在随着马群靠近,当嗢末杜部的旌旗出现在哲多悉别眼前,哲多悉别眼底的绝望才慢慢消失。  

“猪犬的嗢末!”  

哲多悉别气得发笑,他没想到嗢末竟然也敢来蹚这趟浑水。  

要知道嗢末实力不强,以往只敢去劫掠番和、嘉麟的牧群,如今却跑来昌松城下。  

这对于哲多悉别来说,简直就是最大的侮辱。  

他可以忍受刘继隆侮辱自己,但嗢末这群家畜不行!  

“点齐兵马出城,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干什么!”  

哲多悉别说罢,不忘瞪着小节儿:“派出轻骑,连夜把消息送往姑臧。”  

“如果姑臧再不派出援兵,昌松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