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力大砖飞(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至于跟丢。  

航速不如对方,便只能越追越远。从对方留下航迹,到己方探测到航迹的时间便越来越长,追踪越困难,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李青松仍旧没有放弃希望,而是仍旧在坚持着。  

他知道,紫月文明舰队总归是要停靠星系进行补给的。到时候,自己便能凭借更大的工业实力,将这些差距补回来。  

一路追踪,不知道又航行了多少万亿公里,在距离某颗恒星仅有不足4光年的地方,李青松终于探测到了自己希望探测到的痕迹。  

星际游离分子的动能比起之前阶段所探测到的骤然提升了20左右。  

这看在李青松眼中,几乎等于在明晃晃的告诉他,紫月文明主舰队在这里进行了几乎全功率的整体机动。  

正是因为高速离子推进器全功率喷射速度达到了每秒钟数万公里的高速离子,通过相互之间的撞击,才导致了星际游离分子和气体尘埃分子的动能增加。  

喷射方向也通过统计数万亿立方公里之中的无数星际尘埃和粒子的运动数据,被李青松计算了出来。  

这些尾焰,全部都是指向旁边那颗恒星的!  

几个线索综合起来,李青松立刻便得出了结论。  

紫月文明在这里开始面向那颗恒星展开了减速,并最终停泊到了这个恒星系之中,展开了补给!  

下一刻,李青松便调集了几乎所有可以动用的远程观测设备,间隔数光年距离,对准了那颗恒星。  

这是一颗普普通通的红矮星,质量约有太阳的35,表面温度约2000K。在它周围有总计三颗行星,全部都是气态巨行星,没有岩质行星。  

李青松仔细的观测着,不错过任何细微的痕迹与线索。于是,众多值得注意的地方便渐渐展现在了李青松面前。  

他看到,气态巨行星的大气层温度似乎有些不同寻常的高,疑似受到过极大规模的搅动,或者撞击。  

围绕着气态巨行星运转的几颗冰卫星,表面出现了大面积的平整地段,而这种平整基于行星的潮汐引力似乎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恒星的温度相比起它的元素构成、质量等,也略微高了一些,恒星活动也较为活跃。  

尤其是,在几颗卫星上,李青松检测到了疑似大当量氢弹爆炸的迹象。  

种种原因综合,李青松最终得出了结论。  

紫月文明舰队必然在这个星系之中停留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且进行了极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然后离开了这个星系。  

但他们具体在这里停留了多久,已经离开了多久,暂时还无法确定。  

那需要抵近观察才行。  

“正好,我的物资储备也不多了,那就在这个星系之中停靠补给一下。”  

李青松操纵着己方舰队,同样展开了面向恒星的喷射。  

那些消失已久的微弱重力再度出现在了每一艘飞船之中。  

以0.9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喷射了约9年的时间,航行出了约4光年的距离,李青松的舰队终于停泊在了三颗气态巨行星最大的那一颗周边。  

此刻,充当李青松干粮的那颗飞星早已经消失不见。所余物资仅剩下了空天母舰和运输船之中的那些而已。  

这对于普通文明来说算是充裕,但对于耗能和耗物资大户李青松来说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不过没关系,此刻已经来到了恒星系之中,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补给了。  

大量的工业飞船和物资飞船满载着各种工业设施,降临到了每一颗较大的卫星上面。庞大的工业建设立刻开始。  

同时,李青松也展开了大规模的搜索行动,全面搜索这个星系之中一切有关紫月文明的线索。  

搜索的最终结果,让李青松精神一振。  

数据分析显示,紫月文明大概是在150年前到达的这个星系,之后,在这个星系之中停留了约80年的时间,最终于70年前从这个星系之中起航,驶向了稍微偏离银心的方向。  

70年时间,以紫月文明主舰队的航速,此刻大约已经离开这个恒星系60光年左右了。  

“在这个恒星系之中停留了80年么?那…40年时间,完成一切补给任务,主舰队起航!”  

虽然40年之后,紫月文明主舰队与自己的距离就拉大到了至少95光年,但没关系。  

这个距离看似遥远,但总比之前更为接近。更何况,每一次停靠补给,自己都能以更庞大的工业实力,耗费更短的时间完成。  

再多来几次,自己就距离紫月文明舰队更近了。  

40年时间匆匆而过。李青松主舰队之中,那一艘又一艘的空天母舰、重型运输船再度全部装满,已经消失的庞大飞星,也再一次出现在了星空之中。  

起航!  

顺着紫月文明舰队远离的方向,李青松再一次展开了追踪。  

这一追,便又是四百多年时间过去。李青松再次找到了一个紫月文明主舰队停靠补给过的的恒星系。  

一番检测后,李青松再度心中振奋。  

数据显示,紫月文明舰队大约在120年前到达这个恒星系,同样耗费了80年时间进行补给,并在40年前从这里离开。  

自己和紫月文明主舰队的距离再度拉近了30年!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说不定下一次紫月文明舰队停靠恒星系进行补给的时候,还未等他们离开,自己便能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