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谶书(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简直就是看着老黄历过日子。  

既然都这么迷信了,自然就躲不开谶语了。  

谶语就是预言,预算将来会发生的事情,这很正常,即使后世,也会有人找人算卦,看看我能不能考上大学,看看我能不能生个儿子,看看我能不能发大财。  

长安背地里玩这个的绝不在少数,但是高官们,是不准这么干的。  

因为影响太大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玩意不是顺口胡诌的,有一种东西叫谶书,专门记载了怎么解谶。  

汉王充《论衡·实知》记载:孔子将死,遗谶书曰:不知何一男子,自谓秦始皇,上我之堂,踞我之牀,颠倒我衣裳,至沙邱而亡。  

这句话传播的相当广,以至于人们对谶书深信不疑,都想借此来预见未来。  

谶书不是孔子写的,但是那些僧道术士手里的谶书,可以写成是孔子写的,当然,老子、庄子、鬼谷子都可以。  

反正得是名人。  

要是李琩写的,那也没人信啊。  

而被杨慎矜引为至宝的那本谶书,听春草讲,竟然是姜子牙写的。  

不会是封神榜吧?李琩顿觉哭笑不得。  

他在这笑,杨玉瑶则是一脸诧异的看向李琩,因为她不明白李琩为什么要笑?这么严肃的事情,你怎么能笑的出来。  

“也就是说,杨慎矜经常与那些僧道研究谶书?”李琩问道。  

春草点了点头:“奴婢只见过两次,听不明白,惟有侍女明珠,可解其中一二。”  

不愧是杨慎矜的侍女,说话都文绉绉的,李琩点了点头,看向杨玉瑶。  

杨玉瑶朝着春草挥了挥手,等后者退下后,道:  

“李霅都跟我说了,我出面拿人,得罪右相几乎是避不开了,不过也没什么,既然支持李适之,得罪他也是早晚的事。”  

李琩笑道:  

“无妨的,李林甫没有你想的那么小心眼,人家看的是大局,你有用一天,他都不会跟你翻脸,如果真是小肚鸡肠,他能坐到如今的位置?”  

杨玉瑶叹息一声,随即问道:  

“武氏来长安做什么?”  

李琩摇头一叹:“鬼知道她来干什么,反正不是过节来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