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打穿了(3/4)
光,说的没错,朕过几日,就是一位新天子了,开元圣人到天宝圣人,古来之君,没有几个像朕一样,圣御天下三十年。”
实际上,到了明年才算三十年,三十和二十九虽然只差一个数,但是听起来好像差很多。
比如一件东西十块钱,你不买,九块九你就买了,因为你觉得占便宜了。
杨玉瑶见到圣人如此高兴,心里也是一阵犹豫,说还是不说呢?
说出来,圣人的大好心情一下子就没了,恐怕这年关,大家都要不好过。
可是不说吧,自己有什么资格隐瞒圣人呢?
杨玉瑶思量片刻后,还是道:
“也不知道西北的战事如何了,大冬日的,我听十八郎说,西北的冬天烈风如刀,能将人身上刮下一层皮呢,也真是苦了戍边的儿郎了。”
李隆基笑了笑,手指抬了抬。
高力士见状,立即将殿内的一干宫女奴婢都遣退出去。
杨玉瑶也发觉不对劲了,等人都离开之后,蹙眉看向其姐:
“杨钊有消息来?”
杨玉瑶叹息一声,将一封卷轴拿了出来,跪地捧上道:
“没有比圣人改元更大的事情了,臣妾恳请圣人,万勿动气,伤了仙体。”
高力士面无表情,其实他已经提前从冯神威那里知道了,但是他没有说,扫兴的事情,还是别人说吧。
他知道杨钊那边一定会有奏报。
杨玉环脸色一变,立即走过去将卷轴接过,交给李隆基。
李隆基本来打算抬手去接,但手到半空,手掌一翻,将卷轴又给压回去了:
“朕不看了,正如三娘所言,没有比朕改元更大的事情,不过是一些人不争气,大过年的想给朕添堵,朕偏不遂他们的愿,收起来吧,等过了节,朕再看看他们到底捅出了多大的窟窿。”
杨玉瑶顿时喜上眉梢,笑道:
“事情并不大,确实是有几个人不争气,辜负了圣人,但是他们对圣人的忠心是绝无问题的,也许不用多久,他们便可以将功补过。”
“不谈他们了,拿另外一件过来,朕再试穿一下,”杨玉环姐妹赶忙上前伺候。
高力士放心了,如果节日过后,西北能传来好消息,那么圣人便不会震怒,这个时候不看是对的,看了,以圣人的性子,怕不是要亲自督战,那样一来才是真的对战局不利李琩这边,自然也知道了,因为有杜鸿渐。
这一次谁也不怪,皇甫没错,安思顺没错,甚至丢了安人城的臧希液也没错。
兵力太悬殊啊,而且吐蕃的督战队太狠了,伤亡极重的情况下,一波接一波的猛攻安人军,臧希液就是神仙,也扛不住人家轮番轰炸。
吐蕃这一次可没有后顾之忧,河西方向,盖嘉运被拖的死死的,陇右这边,石堡城那边也是狂攻猛打,在这样的情况下,边境线上遍地开花,以至于安人军方向根本不会得到太大的支援。
绥戎城是属于战略丢失,城内本有守兵八百人,外加河州平夷守捉,鄯州合川守捉驻扎在这里的三千人,还有河源军的三千铁骑,是可堪一战的。
但是皇甫惟明认为不能打,敌军攻破安人城,士气正盛,臧希液的败军又极需休整,重振旗鼓,绥戎城距离安人城距离太近,来不及整顿兵马。
所以他下令放弃绥戎城,全部撤往临蕃城,安思顺的主力河源军也已经抵达。
这里将会是决定整个陇西局面的决战之地,精锐都屯这了。
像这样的顶格军情,李琩是不会跟自己的属官商量的,以免漏泄出去,让人知道他在西北有消息来源。
杜鸿渐是他的人,大家都知道,但是杜鸿渐的职责,是不能对外泄露军情的,李琩不能拖累了他。
所以他只能是跟盖擎商量。
逢年过节,大部分衙门,都是会放假的,但肯定有留值人员,具体留多少,看你的职能。
像金吾卫这样的,至少留一半。
借着巡查之名,李琩“路过”河西进奏院,于是抬脚迈进了大门。
“大过节的都不回家,你们家是在洛阳吗?”李琩见到盖擎之后,调侃道。
盖擎笑道:“元日当天会回府一趟,夫人已经先回去了,家里今年的用度开销,需她核准一番,免得府上不知节俭,胡乱开销。”
“最近有什么消息吗?”李琩在炉火便坐下,紧了紧身上的披风。
只听这句话,盖擎立即便明白了,于是凑过来,小声道:
“皇甫明年的日子要不好过了,右相肯定要定他的罪,安人城丢了,家父认为夺回来的可能性很大,但陇右的关键已经不在这里了,皇甫惟明这次怕是要栽个大跟头。”
“有这么严重?”李琩语气平淡道。
皇甫点了点头:
“吐蕃犯境的根本目的,是抢夺资源,湟水一线历来囤积重兵,为的就是看守两岸沃野之粮,从陇右主力的嘴里抠粮食,吐蕃做不到,那么若能打开积石城这个口子,便可绕过湟水一线,沿黄河东入兰州,过秦陇,皆是千里沃野,遍地仓廪,所以家父认为,安人军一线的贼军,会避开河源精锐,南下夹击积石城,打通黄河这条东进之路,届时贼兵便是鱼入大海,难以驱逐了。”
李琩叹息一声,没错,盖擎的分析基本符合历史走向。
这一点,他曾经三番五次交代杜鸿渐,而杜鸿渐也没有让他失望,眼下杜希望已经将
实际上,到了明年才算三十年,三十和二十九虽然只差一个数,但是听起来好像差很多。
比如一件东西十块钱,你不买,九块九你就买了,因为你觉得占便宜了。
杨玉瑶见到圣人如此高兴,心里也是一阵犹豫,说还是不说呢?
说出来,圣人的大好心情一下子就没了,恐怕这年关,大家都要不好过。
可是不说吧,自己有什么资格隐瞒圣人呢?
杨玉瑶思量片刻后,还是道:
“也不知道西北的战事如何了,大冬日的,我听十八郎说,西北的冬天烈风如刀,能将人身上刮下一层皮呢,也真是苦了戍边的儿郎了。”
李隆基笑了笑,手指抬了抬。
高力士见状,立即将殿内的一干宫女奴婢都遣退出去。
杨玉瑶也发觉不对劲了,等人都离开之后,蹙眉看向其姐:
“杨钊有消息来?”
杨玉瑶叹息一声,将一封卷轴拿了出来,跪地捧上道:
“没有比圣人改元更大的事情了,臣妾恳请圣人,万勿动气,伤了仙体。”
高力士面无表情,其实他已经提前从冯神威那里知道了,但是他没有说,扫兴的事情,还是别人说吧。
他知道杨钊那边一定会有奏报。
杨玉环脸色一变,立即走过去将卷轴接过,交给李隆基。
李隆基本来打算抬手去接,但手到半空,手掌一翻,将卷轴又给压回去了:
“朕不看了,正如三娘所言,没有比朕改元更大的事情,不过是一些人不争气,大过年的想给朕添堵,朕偏不遂他们的愿,收起来吧,等过了节,朕再看看他们到底捅出了多大的窟窿。”
杨玉瑶顿时喜上眉梢,笑道:
“事情并不大,确实是有几个人不争气,辜负了圣人,但是他们对圣人的忠心是绝无问题的,也许不用多久,他们便可以将功补过。”
“不谈他们了,拿另外一件过来,朕再试穿一下,”杨玉环姐妹赶忙上前伺候。
高力士放心了,如果节日过后,西北能传来好消息,那么圣人便不会震怒,这个时候不看是对的,看了,以圣人的性子,怕不是要亲自督战,那样一来才是真的对战局不利李琩这边,自然也知道了,因为有杜鸿渐。
这一次谁也不怪,皇甫没错,安思顺没错,甚至丢了安人城的臧希液也没错。
兵力太悬殊啊,而且吐蕃的督战队太狠了,伤亡极重的情况下,一波接一波的猛攻安人军,臧希液就是神仙,也扛不住人家轮番轰炸。
吐蕃这一次可没有后顾之忧,河西方向,盖嘉运被拖的死死的,陇右这边,石堡城那边也是狂攻猛打,在这样的情况下,边境线上遍地开花,以至于安人军方向根本不会得到太大的支援。
绥戎城是属于战略丢失,城内本有守兵八百人,外加河州平夷守捉,鄯州合川守捉驻扎在这里的三千人,还有河源军的三千铁骑,是可堪一战的。
但是皇甫惟明认为不能打,敌军攻破安人城,士气正盛,臧希液的败军又极需休整,重振旗鼓,绥戎城距离安人城距离太近,来不及整顿兵马。
所以他下令放弃绥戎城,全部撤往临蕃城,安思顺的主力河源军也已经抵达。
这里将会是决定整个陇西局面的决战之地,精锐都屯这了。
像这样的顶格军情,李琩是不会跟自己的属官商量的,以免漏泄出去,让人知道他在西北有消息来源。
杜鸿渐是他的人,大家都知道,但是杜鸿渐的职责,是不能对外泄露军情的,李琩不能拖累了他。
所以他只能是跟盖擎商量。
逢年过节,大部分衙门,都是会放假的,但肯定有留值人员,具体留多少,看你的职能。
像金吾卫这样的,至少留一半。
借着巡查之名,李琩“路过”河西进奏院,于是抬脚迈进了大门。
“大过节的都不回家,你们家是在洛阳吗?”李琩见到盖擎之后,调侃道。
盖擎笑道:“元日当天会回府一趟,夫人已经先回去了,家里今年的用度开销,需她核准一番,免得府上不知节俭,胡乱开销。”
“最近有什么消息吗?”李琩在炉火便坐下,紧了紧身上的披风。
只听这句话,盖擎立即便明白了,于是凑过来,小声道:
“皇甫明年的日子要不好过了,右相肯定要定他的罪,安人城丢了,家父认为夺回来的可能性很大,但陇右的关键已经不在这里了,皇甫惟明这次怕是要栽个大跟头。”
“有这么严重?”李琩语气平淡道。
皇甫点了点头:
“吐蕃犯境的根本目的,是抢夺资源,湟水一线历来囤积重兵,为的就是看守两岸沃野之粮,从陇右主力的嘴里抠粮食,吐蕃做不到,那么若能打开积石城这个口子,便可绕过湟水一线,沿黄河东入兰州,过秦陇,皆是千里沃野,遍地仓廪,所以家父认为,安人军一线的贼军,会避开河源精锐,南下夹击积石城,打通黄河这条东进之路,届时贼兵便是鱼入大海,难以驱逐了。”
李琩叹息一声,没错,盖擎的分析基本符合历史走向。
这一点,他曾经三番五次交代杜鸿渐,而杜鸿渐也没有让他失望,眼下杜希望已经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